本报讯(耿天龙牛艳秋记者李民峰)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北安市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着力打造开放、法治、诚信的北安,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机制活、商机多、回报高的发展环境和创业沃土。良好的发展软环境成了吸引人气、汇聚商气、增加财气的强劲“引擎”。
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机制。北安市提出“你带项目资金来,剩下的事情我来办”的服务宗旨,制定出台服务政策以实现审批零障碍、费用零收取、服务零距离,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加工创税型企业《工程筹建许可证》、《投资大户身份卡》、《投资绿卡》和《交通绿卡》“一证三卡”服务制度。为25家企业发放《投资大户身份卡》、《投资绿卡》,为所属企业78台车辆发放《交通绿卡》。建立完善联系和征求企业意见制度,在市属规模以上企业、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中设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15个,发放《联系卡》,每月征求一次监测点意见,每两个月到全市重点保护企业进行一次走访,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行政审批大厅、便民服务大厅、各种收费大厅和服务窗口以及行政执法部门开展经常性的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纪行为和影响较大的案件进行责任追究。对全市78个窗口单位进行明察暗访40余次,对7个单位提出整改措施22条,针对存在的问题约谈部门一把手3人。
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和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缩短行政审批时限。项目审批程序由原来的26个环节整合为“五步审批”,项目审批时间缩减了37个工作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32项,取消了13项审批事项的收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10个重点部门执法程序、处罚依据、罚没资金收缴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开展了“正风纪、提效能、优环境”专项行动,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明察暗访,处理违规违纪人员32人。在园区内实行了全程代办制、驻厂服务制、行政问责制,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高效率服务。推动项目审批提速、建设提速、发展提速,促进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一系列的硬措施营造了优质的发展软环境并产生了“三大效应”。一是产生了“洼地效应”,使资金、技术、人才、自然资源等生产力要素不断汇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全市共引进项目71个,落实到位资金58亿元,科迪集团食品产业、大连佐源集团菊苣综合加工、多维集团宏维农业物产、福润稻谷综合深加工、佳汇肉制品加工、涌风工贸等一批大项目落地。在去年11月中旬开始的为期5个月的“产业项目招商之冬”活动中,共签订协议和意向性协议24个,协议总金额148.2亿元。二是产生了“连锁效应”,使每一个投资者成为发展环境的宣传者,吸引和带动一片。2013年以来,通过来北安的投资者吸引和带动,引进大项目10余项,引进资金20余亿元。三是产生了“亲和效应”,使人们安居乐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创造了“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惠民生”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强大凝聚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