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列出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9方面39条重点“清单”。今年,将出台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5月19日《长沙晚报》)
在39条改革“清单”中,有关出租车改革的,不过原则性寥寥数语。但毫无例外的是,诸多媒体都将之从如海的议题中拎出来,或套红、或加粗,提示公众:这个行业虽是“硬骨头”,但顶层设计“啃骨头”的节奏已启。
“穷则思变”。长期以来,在出租车是“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补充”的名义下,国家对出租车行业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及总量控制制度。近年来,一方面是市民打车难,一方面是司机收入低。加之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等的搅局,令传统出租车行业沉疴更为显山露水。各地“祥子不拉活儿”的公共事件,显然无法完全归罪于“互联网专车”的发展;的哥的姐与出租车公司的矛盾,也难以靠讨价还价的“让利”来调和。以至于今年1月6日,连《人民日报》都呼吁,“是时候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了”。
改,是箭在弦上的事。何况,浙江义乌已经在陈腐的机制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义乌市日前公布了《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承诺2018年以后放开出租车市场准入和出租车数量的管控,而在2018年前的过渡期,综合人口、经济等因素增加出租车运力的投入。按照改革方案,义乌还将取消营运权有偿使用费、降低“份子钱”,将政府定价模式向政府指导价、行业定价、协商定价机制过渡。有人问得很直白,义乌面对的,亦是中国各个城市面对的问题;那么,义乌能改的,为什么其他地方不能群起效仿呢?
从媒体此前的报道来看,现在有一些地方已着手研究地方版的“出租车改革方案”,比如浙江杭州。不过,这个领域事关城市“衣食住行”,各地行政动作向来都是投鼠忌器。正因如此,不仅改革方案相当“敏感”,各方博弈也多在“悄悄地”进行。按照中央部署,今年将出台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那么,了然以上背景,就更当秉持公开透明的宗旨,将改革过程而不仅是事后方案,动态化告知公众——既便于广开言路、集纳民智,也利于新方案赢得更多理解与共识。(邓海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