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奇,“遇见小面”品牌创始人兼CEO。他从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2008年到香港科技大学硕士班深造。毕业后,先后加入过麦当 劳(香港)、百胜餐饮(广州)等世界500强企业。2012年在餐饮界开始创业,曾做过粤式快餐、东北饺子、面馆等多个餐饮项目。最终选定以重庆小面为主 打的川渝风味面馆为未来主打方向。2014年创立“遇见小面”品牌,并开出第一间30平米测试店。同年9月,“遇见小面”获得天使投资,品牌估值2000万元。
在23号餐饮O2O新媒体主办的2015中国(广州)餐饮业O2O论坛上,宋奇分享难的是把事做好,吹牛逼谁不会!餐饮跨界逆袭五步走!下面是演讲精彩实录!
跨界逆袭之路。何为跨界?我之前打工时在香港麦当劳和广州百胜餐饮,我开始一直认为自己就是餐饮人,没有什么跨界不跨界。我也没从事过互联网方面工作,所以 也谈不上什么“BAT”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但奇怪的是遇见小面从一开始就被带上了跨界和互联网思维的帽子,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后来,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在别人眼里的认知是这样,根本原因不在于你的出身和背景,而在于你做事的方式。餐饮新青年们“不按套路出牌”的做事方式就是跨界,而出身和背景正 是在特定的做事方式下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包装出来的产物,外衣而已,不合身随时可以换。
讲讲我们的故事,我是东北人,我们团队开始是做东北饺子的,在体育东横街开了个30平米的小店叫“饺子工匠”,但是做了三个月仍然没有起色,入不敷出,基本 的东西都做不好,营销就更不敢做了。做重庆小面完全是意外之举,是逼到山穷水复后的一次挣扎,可能是由于“瞎猫碰上死耗子”的运气,也可能是由于“瞎猫” 锲而不舍的精神,就奇迹般的柳暗花明了。我们是六月中决定做重庆小面的,决定后第二天飞赴重庆考察,一周后带着学到的小面技术回到广州,2014年6月 27号还是做饺子的,6月28号这个店就开始卖小面了,当时连餐厅名字都没有。
我当时和团队坐下来说,我们定一个“六月计划”,我们五步走,六月份开店,先得保证自己不饿死;七月份调整优化产品,我们自己亲自下厨,亲自服务顾客听反馈,然后制定标准化程序;八月份招聘员工,让他们顶替我们做基础的岗位,我们去做战略性的决策;九月份搞营销做做PR(公关),当然前提是前面的工作做得好,得到大众认可;十月份去谈风投拿融资,开始连锁品牌计划。一个自身还在亏损的30平米小店说要在几个月内拿到风险投资的钱,这在当时看来就是痴人说梦。但我们就是咬着牙把这个事一步步的做出来了。
七月份我们深入厨房,以理工科学生独有的做科学的严谨精神,研究这一碗小面,做了无数次试验;八月份时我们员工团队建设完毕,我们成了师傅,那时销售额比最初翻了七倍,在大众点评广州站小吃组全市排名前三。
九月份自己制作并发布微视频《遇见小面-我从这里开始》,24小时内转发1000次,上万点击量,之后数十家传统媒体及自媒体的报道了我们的故事,报道都是以《港科大硕士卖小面-唯梦想与小面不可辜负》为主题。由于“事儿”干的还不错,相继引来了一些列投资者的目光,9月30日我们接受了著名天使投资人顾东生先生的天使投资,12月份我们又接受了国内知名的消费品领域投资公司的另一笔资金,使得这个30平米的小面馆有了2000万的估值。
然 后有了钱,怎么愉快的玩耍?我和团队又坐了下来,我提出了一年计划。仍然是五步走,店面迭代,产品升级,团队加强,这是三步基础,在基础稳定的前提下做下 两步,营销及再融资。为了维护品牌的一致性,我们做出了忍痛割爱的决定,将之前我们的发家之地,30平米的年利润一百万的路边小店关掉。转而在广州的 CBD珠江新城,五羊新城连开两间“商场店”。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我说我们目标要宏远,不迈出这一步,永远不能成为强有力的品牌,我们叫这次突破是“破解 成蝶”。
作为一个所谓的“跨界”,看了太多“跨界”的例子,他们有了新颖的思路,有着奇葩的商业模式,有着一进来就想颠覆整个行业的勇气。无论哪个行业,跨界们最大 的优势就在于不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他们“不按套路出牌”,因为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套路。然而最大的问题也源于此。跨界五步走,没有前三步的基础和沉淀, 何来后两步做公关和引投资的腾飞。在我看来,前三步是“做事”,后两步近似于“吹牛逼”,跨界们从来不缺少“吹牛逼”的能力和意识,缺的恰恰是行业内的经 验和“靠谱”的精神。所以请走在跨界路上的创业者记住一句话:难的是把事做好,吹牛逼谁不会!
— END —
餐饮O2OID:coffeeo2o中国餐饮业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的圈子!每天分享餐饮案例、营销干货!用创新商业模式和互联网思维解读餐饮行业,是餐饮老板、经理人、供应商、投资商必关注的公众平台。WeMedia联盟2014年度最佳自媒体、2015中国十大商业地产自媒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