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苏州工业园区)
文/识局园区研究中心(识局智库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这段时间,全国115个国家高新区(含苏州工业园区)陆续收到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通报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结果的函》,告知该园区在此次排名中的名次。
该函里面包含《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国科火函[2015]41号)文,现在可以在各大高新区管委会看到。不过,这个排名非常神秘,以致于各个高新区很多时候要互相打听其他园区的排名,因为这个排名是不对外公布的。
科技部火炬中心如此低调的目的有三:
一来,因为各个高新区排名有升有降,降低的普遍不希望外界知道,所以现在不公布名单;
二来,国家也原则上不允许官方做此类排名,尤其是公开的排名;
三来,这个排名也是为了督促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并非非要分个伯仲,内部公布即可。
但是,各个高新区非常在乎自己的排名以及其他高新区的排名。识局君就接到电话询问这个排名具体情况。
识局和多家高新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逐个沟通,现在将已经给识局君已反馈的高新区排名予以公布。(未反馈的高新区待反馈后,未来将陆续公布)
有趣的是,排名前10的园区中,只有合肥高新区给与识局君以回复,其他高新区都表示要低调或者说暂时不方便透露。。。可见大家对于排名是多么地在意。
当然,前10名一般都是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高新区等等,一般不太会出现大的变动。
此外补充下此次评价的标准:
此次评价工作,是科技部火炬中心依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修订版)》,以2013年114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区(共115个单位)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评价分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权重30%)、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权重30%)、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权重20%)、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权重20%)四大模块共计40个统计指标。
关于园区排名是一个众口难调的工作。民间做的排名版本缺乏公信力,因为其有商业动机在里面;第三方机构,诸如国外的几个机构在国内做的园区排名,商业色彩更浓;大学和社科院系统做得排名相对较严谨,但数据等不全。科技部火炬中心这个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时间有点久远,比如这次公布的排名数据是根据2013年的数据。。。也是醉了。
好吧,我们来看看已经回复识局自己排名或者已经通过相关渠道公布排名的园区具体情况:(按照排名先后顺序)
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第8名(首次进入前10名)
郑州高新区:第16名(以前是第18名)
上海紫竹高新区:第18名(以前是24名)
石家庄高新区 :第19名(首次进入前20名)
洛阳高新区:第20位(以前是第28名)
松山湖高新区:第30名
珠海高新区:第31名(以前第41名)
昆明高新区:第34名
株洲高新区:第40名
南宁高新区:第41名(以前第48名)
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45名
昆山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第51名
蚌埠高新区:第57名(全国76家新升级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第7位)
南昌高新区:第61名
南阳高新区:第69名(以前是第74名)
安徽慈湖高新区:第73 名(以前是第88 名)
新乡高新区:第74名(以前是第86名)
安阳高新区:第75名(以前是第76名)
海口国家高新区:第76名
玉溪高新区:第77名(以前是87名)
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区:第79名
江门高新区:第80名
肇庆高新区:第88名(珠三角高新区中排名最后一名)。
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95名(以前是第111名)
新余高新区:第97名
以上是25家高新区的排名,其余园区正在陆续统计过程中。我们会在后期的内容中陆续予以披露。
从已经发反馈给识局上述25个排名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部分趋势:
1、中部地区高新区上升势头较好,比如合肥、郑州高新区,一个进入前10,一个进入前20,河南高新区的排名普遍前移。这反映产业转移和拥有人力资源优势的中部地区崛起是正在进行中的。
2、一些园区避而不谈自己的排名,主要是排名有所下降。原因在于部分发达地区的高新区遇到了转型之痛。这个压力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但归根结底还取决于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否则排名还会下降。
3、根据和多位专家官员交流的结果,资源主导型的高新区排名普遍下降。这说明依赖当地资源发展的单一产业结构模式的确走到了尽头。试想下,国内大部分制造行业不产能过剩? 加上还依赖单一的资源结构的园区,能不下降么?
4、为何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这么低调,都没公布自己的排名呢?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问了三家园区,有一家说:我们知道了对方的排名就行,不必高调。^_^
好了,欢迎上述排名中尚未公布的园区有关童鞋在识局后台留言告知您所在园区的排名。致谢!也欢迎随时和识局君交流园区方面的议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