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媒体平台-搜狐网站>IT

他一出家就成中国最帅和尚

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大学副教授与在押服刑女结婚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今日头条张一鸣:创业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品途网 创业 阅读(0) 评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未来中国青年领袖大型公益演讲是继“我看未来20年”大型公益演讲后,成都商报推出的又一全新大型公益演讲。成都商报将陆续携手中国各行业未来青年领袖,倾听他们青春的声音,感受未来的力量。

  本场演讲的嘉宾是“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以下是他的演讲实录。

  张一鸣:谢谢。非常高兴今天下午能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想法,我知道成都有很多优秀的创业公司,我的想法不一定能提供参考,但我希望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给那些跟我背景相似、年龄相似的创业者一些帮助。

  “今日头条”是一个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我们2012年初成立公司,2012年8月份推出产品,我们推出的时候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信息应用,那我们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这主要是我们理念的不一样。那时市面上不论各种门户也好,各种新闻客户端也好,他们要么采用人工订阅的方式,要么是一两千个编辑编排内容。我一直在想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用户发现信息呢?最后我们希望用信息推荐的方式,每时每刻给每个用户送上他最感兴趣的内容。

  我们如何做到按兴趣推荐?

  这需要让软件越来越懂你,它要知道每个用户的兴趣,比如70后男生对经济、车展、搜索引擎、天使投资感兴趣;90后女生对娱乐八卦、运动鞋、星座运势、择偶恋爱感兴趣。系统知道用户的兴趣后,才能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你不但要知道用户的兴趣,还要根据不同地点、时间、天气推荐不同的内容。比如我在成都,今天我看到的就是成都的内容比北京的多。

  每个用户在后台都有一个兴趣图谱。以我自己为例,把那么多兴趣点中的“人物”一项拎出来,我关心的十个人物基本是互联网的人,我对我自己也关心,我也看我自己相关的新闻,所以我也在我最关心的十个人物之中。

  系统不但知道我关心哪些人,还知道我关心什么公司,移动互联网新锐公司陌陌,新兴创业公司美团,媒体类像网易,还有红杉资本、特斯拉……后台还知道我对哪些明星感兴趣,比如沈佳宜,因为她在两部电视剧(《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小龙女》)中的形象反差非常大,引起了我的兴趣。

  基于这种“了解信息,了解用户,了解产品”的理念,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看似一片红海的行业,我却觉得是一片蓝海。在上线不到一年时间内,我们就有了100多万日活用户,截至目前已累计2.4亿用户,每天日活用户超过2千万,每天阅读时长仅APP端就超过8亿分钟。

  还有一个数据是社交分享量,大家在朋友圈会发现很多分享自“今日头条”的内容。据统计,“今日头条”在微博上的分享量是第一名,并且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微信上亦如是,所以我们是社交网站上分享最活跃的应用。

  从内容合作上看,目前已覆盖超过2万个帐号,既包括媒体,也包括政府机构、公司,内容形式包括文章、视频,我们有一个平台叫头条号平台,其中的“头条号”超过2万个,而且是每周以接近10%的环比速度上升。可以说在新媒体平台上应该是跟微信公众帐号、微博并列的。

  以上是“今日头条”的一些情况。

  我对未来有三个假设

  今天主要分享我在创业时的想法,包括对行业、公司以及我自己的感受。在创业过程中,我有三个假设,是我做很多决定还有思考问题的三个假设。

  第一个,这个世界会越来越透明。这是我自身的感受,这句话是我在2011年读《Facebook效应》时看到的,这本书里有一段讨论到扎克伯格跟他的大学同学讨论“越来越透明的世界”意味着什么,比如对企业管理,对朋友关系,对家庭都意味着什么。这给我的感触很深,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个背景。

  第二个,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对互联网时代来说是巨变的时代,PC互联网的流量不再上升,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正在快速上升,智能手机的兴起改变了太多行业:纸质地图没有了,闹钟没有了,相机没有了。对媒体行业而言也是非常巨大的改变,在互联网刚刚出现时,纸媒的发展还是上升的,那时的电脑不能随身携带。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次大幅度颠覆了局面,95%以上的事务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完成。

  另外我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变化在加速,比方说页岩气,我们原来觉得石油价格会持续上涨,但去年开始石油价格和大宗商品大幅度下降。再比如电动汽车时代,我觉得未来五年电动汽车会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现在电动汽车每公里型式成本也只有油价的1/10-1/5。

  这个巨变的时代有很多生产要素要重组,既然要重组就有很多新的机会,而且每个行业的重新变革会带动另外一个行业的变革。刚刚说了移动互联网和媒体,移动互联网和生活服务,移动互联网和电商,这是另外一个时代的背景。

  第三,中国机会。过去我们说中国落后于欧美两到三年,但是现在变了,在很多的产品、商业模式、运营实践上,中国的公司都是领先国外的,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先发明的,比如小米,不同的定价方式,不同的营销方式。比如“今日头条”,我们是最早在全球做全网搜索推荐引擎的。还有很多特色产品,“唱吧”、“陌陌”,这都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第一代互联网的时候中国的教育不够发达,很多都是从事数学专业的人在做互联网的事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计算机还是产品经理的人才越来越多,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就已经成为IT人才密集的创业基地。当然,还有很大的市场,中国人口密度高,像电商、O2O等商业模式更有市场。所以中国有机会在应用领域,在商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这是我的三个假设,下面跟大家分享我对行业的思考。

  技术变革带来的连锁反应

  我不是学媒体的,我是做技术的。我梳理过媒体行业的运营模式,从创意到审核,到筛选内容、组织内容、分发内容。分发内容过去是邮局、报刊亭;再到互动,读者来信;到再创作,写评论,读后感;再到分享,剪报就是互动分享;再到变现,广告是变现。

  随着技术变革,这些领域都在发生变化,每个环节都在变革。互联网时代第一次实现了双向互动,以前都是单项的。互联网时代让更多的人参与创作,用户对某个内容感兴趣的时候,也可以主动搜索。当信息进一步爆炸,你在等电梯的一、两分钟里想看一个内容,又没时间搜索,或打开很多页面进行浏览,那么什么方式更有效呢?就是推荐。比如一个炒股的人,他关注他所投资公司的最新情况,但他也不一定每时每刻搜。信息分发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推荐,你选择你感兴趣的人,感兴趣的来源,感兴趣的话题,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进行智能推荐。

  再来看介质,每种新介质的出现都会改变媒体格局。比如纸张和印刷术的出现产生了报纸这个行业,电磁波的发现就有了无线电台,显象管的发明也是,电视机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的媒体行业。互联网在1995年开始兴起,到2012年之前,整个PC互联网出现了很多产品,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

  我觉得,不仅是每一种介质发生了变化,创作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媒介本身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电视具有很高的表现力,所以有访谈节目。在电视出来之前是没有视频这种题材的,无线电也是,无线电是有声的。互联网这个介质的出现带来了重要的变化,之前的电视的互动是单向的,比如手机投票,电视本身是不行的。如果让我给移动互联网加一个词,那就是“全天候”,全天候跟人在一起,能更完整表征一个人的兴趣。全天候表征一个人的兴趣后,它就是个性化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人主要使用的手机只有一个,不会几个人共用一个手机,所以移动互联网出现是个性化的基础。

  还有一个角度是媒体,媒体运作流程其实可以简单分成三块:创作、分发、互动。推荐引擎对这三块有很大的改变。从推荐引擎出来之后,很多长尾内容能够发现了。比如,上周有一个自媒体入驻我们平台,它专门讲古筝。古筝内容在平媒时代是很难发行的,为什么?读者太少!全国可能有20万个读者,但是太分散了,每个省就10000个,通过零售渠道很难发行。有了推荐之后,发布第一天我们向对古筝最感兴趣的6万人推荐了这个内容,这样,长尾创作就发展起来了。

  互动也是,我们能识别出全国对古筝感兴趣的人,就有机会把所有爱好相同者集中起来,让他们互相讨论。因为有了推荐引擎,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从而让广告的投放更精准。

  有几个账号在我们平台都发展得很好,第一个是“养猪”的账号(每天读者非常多);第二个叫“捕风捉影”,讲摄影的。第三个叫“小学语数外”,专讲小学语数外教育。举个例子,把我们平台上对《我是歌手》这个节目感兴趣的人推荐出来,给他们看《我是歌手》这个话题,在他们看电视的同时就可互动交流。平媒时代也有这种活动——读者见面会,这个效率很低,且长尾信息得不到。我们可以把是各个爱好者找出来,让互动更有效率。

  行业的变化中还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人工智能。这也是一个大时代的开端,我刚才说巨变的时代,巨变这个词我觉得是包含人工智能的。大家对“深蓝”(深蓝Deep Blue是由美国IBM公司生产的一台超级国际象棋电脑)还有印象吗?就是国际象棋赛打败了国际冠军,我们说人工智能它能下棋,下棋对生活是没有关系的,90年代也有人工智能的概念,我觉得人工智能在未来会深刻影响各行各业。

  过去知识是通过怎么来累计的?是通过书,文字的发明非常重要,让知识能够跨代传播,不用说一代人学习了这个知识之后下一代就被遗忘了,每一百年才能出经典,比如《易经》,比如《本草纲目》,这个知识积累是非常慢的。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通过用户行为中存储很多智慧,系统就像一个大脑一样不断发育成长。

  比如说“今日头条”的系统,就能够知道成都跟重庆相比,喜欢李宇春的人是成都多还是重庆多?这些知识并不是用户告诉它的,而是系统自己学习的。去年年底我们做了一个发布会叫“算数”,我们知道去年最受欢迎的十个景点是哪些,最受欢迎的十个城市是哪些,十个城市中是男性更喜欢还是女性更喜欢,年轻用户更喜欢还是年长用户更喜欢……这些都是通过系统分析用户行为得知的。甚至,我们还能知道哪支股票最受关注。但,这些东西已经不是靠人了,是靠系统不断观察用户。

  系统怎么观察用户?

  以前我们读报纸,报纸投递到你手上的时候是你在看报纸,现在不仅你在看报纸,报纸也在看你。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一个手机的时候它会分析你这一条是否点击过了还是滑过了;你点击之后是认真阅读还是很快浏览了;是阅读完了还是中途退出了;阅读完以后写评论没有;你对这家公司关注程度高还是低?这些,系统都知道。

  不仅如此,它不仅关注一个用户,还观察很多用户。使用iPhone6的用户有什么特点,使用安卓系统的用户有什么特点,从事互联网的用户有什么特点,从事金融的用户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每个用户的行为,不仅得到对这个用户的了解,还得到不同用户之间的差距。系统扮演一个助理的角色,它仔细观察每个用户,它更像世界共享的大脑。以“今日头条”为例,它每天学习数千万用户的阅读行为,现在大概有100~200亿的日志记录,它观察人们有什么特点,早晚更喜欢看什么内容,所以它需要三个能力:第一是观察能力,观察用户行为的能力;第二是要理解能力,把用户的行为记下来并且理解;第三要有判断能力,再次出现类似行为的时候,它判断出你是不是喜欢看。

  刚才我们说人工智能下棋,现在不仅可以下棋,在垂直领域,搜索、阅读、导航、交易、保险、金融、天气都会出现垂直的“上帝”,它们在这个领域不断积累知识,计算机的智商未必高,不一定比最聪明的人聪明。但是,它有一个优势,不会死亡。对所有记忆都可以存储,可以观察很多人的行为。它不知疲倦,人需要休息和娱乐,但是系统不需要,它白天黑夜都在观察,也许它现在的智慧不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知识会比人多很多。像天气预报,积累的气象资料越来越多,理论上天气预报系统会越来越准确。它将来会大规模抹平信息鸿沟。什么叫“信息鸿沟”?诸葛亮知道“草船借箭”,但“曹军”不知道,因为有信息鸿沟。类似情况将被大规模抹平,为什么呢?因为信息越来越泛滥,搜索引擎和智能系统能够减轻人脑的负担。

  我再举三个行业的例子。

  我不知道成都有没有电梯司机、电梯阿姨,北方的大厦确实有,好多大厦有这个岗位,你告诉他开到第几层的,他可能在没有人的时候停在第几层,如果以后的电梯装上简单的智能协调系统,比如成都商报的大厦晚上9点钟有一个人下班,电梯大概知道有一个人9点钟下班,它会自动停在第几层,电梯比电梯司机更能理解,因为它知道过去几年这个大流中人出行的情况,它掌握这个情况以后能够自然调动,每栋楼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车险,车险3600元或者4000元,但是像有的城市是限号的,有人有两辆车,他有一台车每周只开四天也要交这些车险,这辆车每周只开一天,出险很低,优秀保险公司应该收取更低的费用支持这个客户,比如保险公司应该可以个性化算出不同车辆出险的概率。我们之前有精算师,精算师通过十几个特征的组合定出,汽车都还没有,国内可能通过车型、驾龄之类的定出简单的车险,但是每个人驾车情况不一样,这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学到,给每个用户量身定车险。如果每辆汽车都装上摄像头和雷达探测仪,它不断掌握人开车的规律,它知道如果是一个老司机的话,它在前车刹车的时候会提前减速,系统关注每个司机的现实情况,它就能成为一个驾驶经验很丰富的司机,我们知道现在欧洲在高速公路上已经允许智能驾驶上路了。

  所以,通过更有效的分析信息、组织信息,就能消除“早知道就好了”这种遗憾。比如成都商报以前报道在大雨情况下哪些下水道堵了,哪些小区有困难需要解决……它其实是社会的通讯总线,在总线上交换信息,能够消除“早知道就好了”这种遗憾。

  对公司我有一些想法:公司也是产品

  我们认为创业同时提供两个产品,一个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第二个产品就是公司,公司也是组织产品,公司有组织结构,有输入输出,公司也有它的机制,CEO也是公司产品的产品经理。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基于我对互联网行业的理解,我对公司也有一些设想,成立了一些公司的制度。比方说我们会为那些住在公司步行十分钟范围内的员工每个月给1000块钱租房补贴,有了补贴之后不是说要公司加班。我们有一个理念,时间很宝贵,青春很宝贵,年轻人不应该花在交通上,哪怕他健身,哪怕他娱乐,所以我们鼓励大家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提出了房屋补贴。

  我们不用敬语,我不知道在公司各位是怎么称呼上级的,有叫老板的吧?或者叫某某总,或者叫老大,或者叫某某哥某某姐,这在我们公司是不允许的,不允许使用敬语。大家说我们在面临一个巨变时代,外部是不断变化的环境,公司及时对外部环境作出响应,平等的畅所欲言的氛围非常重要,敬语是形式化的东西,它会有心理暗示,比如我是不是不能批评他。比如大家都叫他张哥,所以我不好意思批评他,所以我们需要消除形式化的心理障碍,我们不提倡使用敬语,我们也不使用“您”,都称呼“你”,当然这也是简单,淡化复杂性。

  我们公司没有Title(头衔),我们鼓励创新,淡化权威,鼓励畅所欲言。在我们公司所有人的差旅补贴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包括我。大家说你这个规定不是很死板吗?某个副总他习惯住四星级以上酒店怎么办呢?他既然已经习惯住了,他应该挺有钱的,他就自己垫余下的钱就好了。我们有一个理念是要简化,不希望出现复杂的规定。还有一个简化,上班不打卡。需要请假,没有假条,没有签字,发一封邮件就好。会不会有人不节制、不自律?我们采取弹性措施,每天早上10点10分之后不提供早饭,这是我们唯一的限制。本公司也没有处罚。以上是我们公司特色的制度。

  我们还有一个理念是保持简单跟灵活。内部尽可能透明,内部透明有利于创新。员工知道上下文,也能判断哪些事情可以做,可以问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坦诚沟通。保持信息在内部尽可能透明才能保持创新的环境。现在有匿名社交的产品,像“秘密”、“脉脉”,我们不鼓励在“秘密”上说,我们希望在公司坦诚沟通,哪怕说得不合适也没有关系,这是我们保持的要求。

  保持简单跟灵活,在人才上也是有要求的,如果你招聘的人是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很差的,是不会简化问题的人,那么你是很难保持简单和灵活的。为什么?因为它会产生噪音,你可能把规定定得非常具体才能达到效果。所以,我们觉得要保持工作简单灵活需要招聘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人才还有一个特点,自我驱动。如果你不是自我驱动的高素质人才,可能你就需要上下班打卡,很多人不是自驱的,所以他们需要打卡。如果你是自我驱动的人,你可能只需要每个月或每个季度检查一下他的工作,给他一些反馈就可以,而不需要对他每个工作做很细节的要求。我们认为最好的管理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而是自我驱动。这个驱动要信息透明,他要知道公司的愿景是什么,部门的愿景是什么,在公司的范围内他自己感兴趣并且能做好的事情是什么,他把这些事情做好就好了,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也容错,拥抱不确定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未来和创新的环境,你如果什么东西都规定得最好,可能就不会犯错误,我们不是努力防止犯错误的。比方说我们鼓励新员工在入职第一周进行代码发布上线,很多公司要经过培训,并且经过考核,在老员工的指导下才能把他的代码放到线上去,可能要一个季度过去了。我们是鼓励放上去的,放上去出错也没有关系,我们只需要出错能够快速回稳,比如出错能快速检查出来,线上有快速的基本的验证工具说他的代码不合格,那么回或者他放上去了,确实通过检测也出现意外,比如100次有1次,确实造成了服务器宕机了,但没关系,我们希望1秒钟之内把服务切回来,我们允许出错,只要错误是能被快速修复的,所以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胆使用年轻人,大胆让他实践和让他实现他的产品想法,就是他有产品想法不是特别有把握不算很靠谱也可以。

  传统的单位可能要写可行性验证报告,然后开研究会讨论。而我们是70%靠谱就上线,上线看结果,先从5%的用户试一下这个功能,反馈不好就下线,所以我们鼓励犯错误。我们每天都有上线,每天线上产品都有迭代,每天都能搜到昨天功能改进效果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上升幅度大不大,要不要做下一步的实验。所以容错也是保持灵活的机制。比如航空公司是不容错的,所以每个飞行员可能得非常复杂培训,非常缓慢的上岗流程,但是在我们这种公司不是的,一个非常优秀的毕业生或者毕业一两年的人,如果他基础很好,很快他在一两年就能成为公司的骨干。为什么?因为他有最大的锻炼机会。

  “不装”也是我们的文化,我们觉得是保持简单和灵活性的文化。我们要求所有的HR的邮件,所有的同事沟通中要去官腔、去形式化,尽量不要做形式化的东西,表面上搞得很隆重,但其实没有实际的效果,这也是为了保持坦诚的氛围,保持真实的状态,也能保持简单和灵活。

  和最优秀的人做有趣和有挑战的工作

  多用年轻人,我们同样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年轻人,前天开HR会议,有一个主管说如果不是“85后”,就必须要非常优秀的,“85年”之前的要非常有经验,要求更高。很多人喜欢用资历深的人,我们也喜欢资历深的人,但要求更高。对年轻人我们可以在经验和熟练度上的要求降低,因为我们觉得年轻人会成长,因为我们是给出很大的空间、高弹性的工作制度,我们觉得年轻人是最愿意花时间、最有热情的。

  最后,我们是要保持学习的组织,因为我们做的是创新的事情,很多事情大家都没有做过。移动互联网怎么推广呢?这个问题诞生才三年,不可能有专家,很多公司招聘是这么描述的:“大学毕业五年,三年以上经验,20万代码要求……”在我们公司,要是HR写出这样的招聘启事是会被批评的。为什么呢?比如说大规模机器学习只有两三年的应用场景,如果你要求有一个很有经验的人,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这个技术本来就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我们在招聘过程中,一般对人最常见的要求是要有好奇心、爱学习、爱折腾、爱动手,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我们发现要招到优秀的人,需要待遇好,仅仅待遇好还不够,还要有远大的愿景,要让他感受到不仅在完成工作,还在完成伟大的产品,给很多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对社会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这是招到优秀人的条件,待遇是必要的,但是不是充分的。当然,我在招聘过程中经常跟候选人讲,找工作有很多标准,不是只有一个标准叫做“钱多事少离家近,睡觉睡到自然醒”,我觉得最重要的标准不是这个,而是“和最优秀的人做有趣和有挑战的工作”,你看你的团队是不是优秀的,你周围的人是不是值得你学习的,你做的事是不是有群是不是有难度,这是最关键的。所以如果在座有选择工作选择事业的年轻人,我也是这个建议,和最优秀的人做有趣和有挑战的工作,这就是标准。

  创业与做生意的区别

  最后是关于我个人生活工作中的思考和分享。

  我们经常说创业,“创业”这个词是最近十年才比较流行的。之前也有一个类似的,叫“做生意”。做生意和创业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80年代、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在做生意,当时主要做生意的要素是信息灵通、胆子大,本质上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它并不是创造新的模式或者新的技术,或者推出全新不同一样的产品,这是我理解的“做生意”。但是我觉得在越来越透明的社会,越来越透明的世界,生意越来越难做。我们看很多公司的传记,万科最早的钱是倒卖玉米做来的,现在这些都被什么取代?海淘取代,可以上海淘,可以上阿里巴巴,所以外贸越来越难做,因为你现在可以直接买到亚马逊的产品,淘宝的产品也可以卖向全球,所以出现了一些平台性的公司。

  说到资源,现在的滴滴打车,出租车牌照资源已经越来越不值钱。现在的创业是什么呢?靠创新,靠新科技,靠新模式。另外一个角度,我确实不是一个生意人,除了做“今日头条”以及参与之前的创业之外,我自己没有做过生意,也没有通过做生意赚过钱。

  很多人创业的目标是赚到第一桶金,我其实没有这个概念,我创立公司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赚第一桶金,不是以这个为目标。我自己是一个信息获取的重度用户,我在想如何更有效的获取信息,除了我自己有效获取信息,如何帮助用户更好获取信息,如何帮助用户更好交流。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也不是一个生意人,这就是创业与做生意的对比。以前做生意是说“人傻、钱多、速来”,我们说创业的时候我们一般说这个事情是一个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这是做生意跟创业的区别。

  三年前我同样是创业,现在“互联网+”有很多互联网结合传统行业的创新,互联网改造卖衣服、改造卖烧饼、改造养猪等等。之前有一个降级论,说中国的青年不要做太多创新的事情,因为创新太多也会失败,而应该尽量做到高能低配。什么意思?你技术很好,那么你做技术中等难度的事情,成功的概率就很大。互联网能改造各行各业,但也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我认为中国的创业者,中国青年,不仅仅去做产业链的末端,比如在制造业的时代,我们不能生产装备和数控机床,但是我们能生产小电器,从赚钱和成功概率最大来说,我们可以做代工,做服装生产而不是做设计和制造装备的生产,同样,在科技行业也是。

  现在都说互联网烧饼、互联网米线,做低难度的事情,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者赚小白的钱,各种容易让人上瘾的游戏,这种就叫降级论。

  我们再看一下,马斯克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个企业家,他们做普通科技公司发射低成本的航天器,很多民营公司就可以做到了。比如特斯拉,从整车、驱动装备、发动机,全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流水线生产,我觉得社会要对失败更加容忍,对年轻人做更创新更高难度的事情有更多的鼓励。(埃隆·马斯克,环保跑车公司特斯拉、paypal网上支付公司、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及SolarCity四家公司的CEO。)

  说说生活状态吧,我每个月消费都不到三千块钱,往钱包里放零花钱之后很久都没有用到。我觉得奋斗的目标不是为了赚钱和享乐,当然经济回报是重要的,但是我越来越觉得不是最重要的了。我自己基本上没有什么花钱的爱好,对奢侈品、手表、汽车都没有爱好,对游戏、烟酒茶都没有研究。那什么事情能够驱动我做这些事情?靠物质是不够的,如果靠物质你有第一个一千万可能就没有动力的,有第一个一亿可能就完全没有动力,很难做特别有挑战的事情。

  什么东西能支撑自我创新自我实践呢?

  自我实现。希望有更多的创造体验,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更精彩的人生经历,希望遇到更多优秀的人,把最聪明的人最优秀的人集合在一起工作,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是一个自我实现。

  如何更好的自我实现呢?做一个有挑战、高难度的事情,就是其中是一种途径,创业就是其中最典型的途径,因为创业会让你自己激发自己的潜力,会让你自己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会让你每天每个月都有新的挑战。这是我的感受,获得经济回报是不是一个追求?肯定是一个追求,但是比重越来越降低的追求。

  同样我还有一个感受,特别是作为我的初创。20多岁,85后、90后创业的年轻人,我觉得要把优先级摆好,首先做有趣的事情和跟优秀人共事放在前面,要放弃一些人生时间表。我过年回去见到长辈的小孩,见到一些亲戚,他们刚大学毕业父母就说你能不能有成都户口,能不能有北京户口,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小孩,如果带着这么多标准去套,那么这些限制就会让可能性丧失。当然不是说这些东西不要考虑,这些都是生活,是需要平衡的,但是优先级需要调整。比如我在北京到现在都没有买房,因为我觉得这不是重要的事情,而且对工作生活不便利,这个优先级一定要调整好,这是我的一个感想。

  今天我对生活、公司、创业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mt.sohu.com true 品途网 https://mt.sohu.com/20150905/n420417052.shtml report 10961 未来中国青年领袖大型公益演讲是继“我看未来20年”大型公益演讲后,成都商报推出的又一全新大型公益演讲。成都商报将陆续携手中国各行业未来青年领袖,倾听他们青春的声
阅读(0)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热门关注

搜生活

搜生活+关注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MAGIC杨梦晶

MAGIC杨梦晶+关注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教育

搜狐教育+关注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星吧GEO

星吧GEO+关注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热门图片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