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媒体平台-搜狐网站>其它

他一出家就成中国最帅和尚

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大学副教授与在押服刑女结婚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沧口广场是"够级"发源地 解放前是美军仓库(图)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2015年9月13日下午,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新闻发布会在莱西举行,世界休闲组织主席罗杰·科尔斯在发布会上称,世界休闲体育大会是每5年举办一次,将来有望变为4年一届。而青岛够级等特色比赛还将向全球推广。

  有人说,青岛有著名的“三大怪”:穿着泳衣过马路,塑料袋里装啤酒,路灯底下来“够级”。可见,青岛人是多么喜欢够级。够级是一种由6人用4副扑克进行的娱乐活动,作为地方特色项目出现在本届休闲体育大会的比赛项目中。青岛够级共分为各地市代表队和业余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的冠军均可得到1.5万元奖金。

  “够级”上世纪60年代发源于沧口广场。确切地说,沧口广场东北角的一片小树林应是“够级”的发源地。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不妨就借着这个话头讲讲够级及其发源地沧口广场吧。

  曾是青岛仅有的两个广场之一

  说起沧口广场,在青岛应该无人不知吧。上世纪60年代的沧口,青岛仅有的两个广场之一坐落在沧口,另一个是汇泉广场。青岛所举办的任何一次群众大会,必然要在沧口广场设立唯一一个分会场。

  沧口的精髓所在是沧口广场。沧口广场位于振华路与升平路之间,西靠永康路,东邻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新中国成立前,这儿是美军的一个露天仓库,院墙是用乱石砌成的。在高恒仑《沧口广场的变迁》一文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早期沧口广场的面貌。据说,解放初期,广场内杂草丛生,十分荒凉。直到1953年,沧口区团委组织工厂、学校的青年参加义务劳动,才将这个广场弄出个雏形。广场的西半部分被开辟为体育场,建有300米的跑道和足球场,后来在运动场的西侧建起主席台。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沧口区的大型集会或单位运动会均在此举行。

  解放后,沧口广场早期的群众娱乐项目大概是听说书。1952年前后,说书艺人王春林在广场北门东侧靠墙处,用秫秸和黄泥盖起一间“道士帽”式的说书场。这个说书场条件颇为简陋,内置木板钉的长条凳子,听书者随意进出,坐在长凳上听书。每当说书人说到“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时,就到了要收钱的时候了。钱收得不多,每听一回书只收二三分钱。那些年常说的评书有《三侠剑》、《七侠五义》等。春秋还好,冬天屋子里烧上炉子,人们穿得厚实点也还凑合。最难将就的是三伏天,说书人大汗淋漓,听书人汗流浃背。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年后,为了改善人们的娱乐条件,政府在广场的东南角建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曲艺场。除了说书之外,大鼓、琴书等曲艺活动也很受大家的欢迎。到了1955年12月,由邵寅初、李志明等11人筹资12万元,在广场北门的东侧,建起了可容纳1200多人的沧口剧场(“文革”期间曾更名为“长征剧场”),许多地方剧团经常在此演出,让青岛人大饱眼福。

  上世纪60年代,沧口广场依然走在民间娱乐的最前沿,“够级”也就是在这时候产生,我们后文会详细介绍。在上世纪70年代直到90年代,沧口广场几乎成为青岛业余生活的风向标。灯光篮球场、体育馆、游泳馆、剧院、旱冰场、商店、饭馆 、租“小人书”的书摊……鼎盛时代沧口广场拥有的这些娱乐元素,足以与现在最顶尖的休闲活动相媲美。崔燕在《曾经的沧口》中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沧口剧院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比现在可超值多了。白天放映电影,晚上经常有青岛话剧团、吕剧团等本地艺术团体和外地艺术团体在此上演各种剧目。一个剧院又是上映大片,又是有真人秀,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青岛已经罕见了。”

  当然,这里也留下了不少人青春的回忆。与沧口剧院做邻居的是旱冰场,那个年代最前卫的一批年轻人常常出没于此。当时不少认真的中学班主任经常来这里“捉”早恋的学生,几乎是一堵一个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青岛市翻建万米大商场的浪潮卷到这儿,沧口剧院、旱冰场、体育馆,连同可视为地域标志的体育场都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所有的人气似乎也忽然随昨夜的一阵风被吹走。直到10年之后,随着房地产热,这里才重新被购物广场、酒店和新建的居民楼所填充。

  老沧口唯一的娱乐场所在这里

  上文我们说了沧口广场的群众娱乐项目,其实追根溯源,解放前,这里就已经有了娱乐的传统,而第一个娱乐场所应该就是明月剧院,它也是当年老沧口唯一的娱乐场所。

  1940年,老沧口建起了明月戏院,就坐落在沧口广场南端。据吕铭康先生在《老沧口的明月戏院》中回忆,他有位前辈远房亲戚,曾在明月戏院的京剧班底唱过女老生,给他多次讲过这个戏院的来龙去脉。这个戏院的雏形是一个席棚子,在日本侵华初期,由山东商人梁秀玉等在沧口大马路(即今四流中路)的路边搭设,招揽一些流散艺人演出戏曲节目。到了1940年,黄县(今龙口市)的一位商人,觉得有商机可寻,于是选中现在的地址,建起了戏院。

  这个戏院是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内设池座400个,楼座200个,总能容纳观众600人。之所以命名为明月戏院,据说是曾用了一番苦心,取自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之意,很有些爱国味道。剧院的经营一直举步维艰。据吕铭康记述,因为当时青岛还是日本人的占领区,怕日寇无事生非,只好委托一个姓栾的日本翻译担任代理人,第一任经理是孙子盛。这里地角偏僻,戏院不大,戏曲名角自然是不屑一顾。当时,孙子盛也只能请一些三流角色,或只能跑跑县镇的流散京剧艺人,经常到戏院里演上一阵子。如果没请来演员,戏院便只好闲置。日本投降前夕的1944年,李巅兆从孙子盛手里将戏院转租过去。李巅兆只干了不到两年,在国民党统治时,经营初有眉目,被有权势的人看上了。1945年,马铭超依仗着任伪职的敌伪人员高存坛的势力,竟然动用宪兵队,将明月戏院霸占。演员不好请,戏又演得不景气,便开始兼演电影。临近解放,马铭超退出,又由苏大伟接手,一直干到了青岛解放。

  明月戏院虽小,但也有自己的辉煌 。自1944年始,由张子范挑头,联系了一部分流散京剧艺人,在明月戏院组成了一个京剧班底,有青衣王慧君、老生王智考、老生王艳芳、武生解世福 、花脸王智贵等。解放后,除王慧君外,由以上骨干演员为主成立青岛竞进京剧团,继续作为明月戏院的班底。他们单独演出过许多京剧。解放初期,市文联文工团京剧队(青岛京剧团前身)的老生林之一、旦角张文娟等,也来此演出过《唐棣之花》、《九件衣》、《唇亡齿寒》、《嫦娥奔月》等戏。

  到了1957年,沧口地区的戏剧演出任务,都交给了1956年新建起的沧口剧院。于是京剧团的演员,就分别被安排到其他剧团演戏,或从事教戏,或改行到粮店等部门工作。此后,明月戏院便成了沧口文化馆礼堂,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后来,在旧城改造中,当年曾经辉煌的明月戏院,被翻新的建筑物所取代。

  广场西侧是沧口最早的中学

  除了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之外,沧口广场还见证了青岛,特别是北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历史。1945年,就在广场的西侧,沧口大马路上,沧口第一所中学应运而生了。

  说起来,这所中学还是抗战胜利的成果之一,因为其前身是1923年5月日本人在此创建的沧口寻常高等小学校。当时,日本纱厂等企业扎堆云集沧口一带,为解决其子女的上学问题,日本驻青岛领事馆出面协调,就近创立了这样一所小学。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青岛市长沈鸿烈奉行“焦土抗战”政策炸毁日本工厂,该小学一度关闭,日籍师生随着侨民撤退回国。1938年初,日军出兵占领青岛,大批日本侨民卷土重来,侨民子女在沧口的数量激增,学校得以重新开课,并正式改名为日本国民沧口小学。抗战胜利后,随着青岛的光复,这所小学作为敌伪产业被国民政府没收,在此基础之上,沧口最早的中学出现了,它就是青岛市立沧口初级中学。

  据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历史教研员陆安撰写的《追寻沧口第一所中学的足迹》记载,学校成立之初,因为国民党接受政策的混乱,校长走马灯似的变换,直到马永桢前来任职,才逐渐稳定下来。他在任期间 ,最值得称道的一项业绩是对青岛女子教育事业的贡献。女子教育虽然在民国初期就开始逐渐推广,但毕竟碍于传统思想,很难普及。具体到青岛,特别是北部地区,更是一件新鲜事儿。就是这位马校长,1947年,在青岛市立沧口初级中学开办了女子班,招收女学生入学读书,在风气相对闭塞的岛城北部,开风气之先。当然,马校长之所以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创办女子教育,其实也有一丝私心。因为他的独生女儿腿有残疾,不方便到远地方上学,为了自己的女儿,当然也为了其他的女孩子接受必要的、良好的教育,才首开先河在相对落后的沧口办起了女子班。一开始,学校采取男女分班,后来才男女混班。女中学生就这样出现在了岛城的北部地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马校长的这个创举,值得后世铭记。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立沧口初级中学也获得了新生,正式改名为青岛市立第三中学。后来,青岛市立第三中学迁到今天的永平路上,并改名为青岛第三中学。

  沧口广场内还有一件必须要提的事,那就是扑克牌“够级”打法的产生。俏皮点说,这是伟大的工人阶级的发明 ,这是青岛人民智慧的结晶!

  如果你来到青岛,别说你不知道够级。有句话说,有多少吃蛤喇哈啤酒的,就有多少打够级的。就连笔者这样的牌盲,也曾被几个好友拉上凑数,以解牌瘾。当然,几场比赛下来,牌是打得不能再烂了,但打牌过程中产生的乐趣却至今不能忘怀。

  青岛人爱打够级,够级也就被青岛人带到了全国各地。现如今,打开电视,你都能看到够级比赛,这不 ,连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都有了够级这一比赛项目。牌打得不好不要紧,说说够级的故事,也权当一乐吧。

  够级的产生:诞生于沧口广场小树林

  说起够级的产生,青岛人应该最有话语权。有人说够级产生在大连,有人说够级产生在日本,甭说别的,光论普及程度,你只要看看青岛大树底下成群结队打牌的人,你就得承认,够级绝对诞生在青岛。

  当然,我们说够级诞生在青岛不是感情用事,那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够级游戏上世纪60年代发源于沧口广场,确切地说,是沧口广场东北角的一片小树林。刘恩溥在《沧口广场与“够级”》一文中回忆,自己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那片神秘的小树林里就诞生了够级。这儿地势隆起,偶见石头裸露的沙土地上,长着十几棵碗口粗的槐树,设计者因地制宜,在这里修建了水泥桌凳,供人游玩休憩。沧口是青岛的工业基地,以沧口广场为中心,北有国棉七厂、国棉八厂、橡胶二厂,南有国棉六厂、国棉九厂、四机分厂以及这些工厂的宿舍,许多工人就住在广场附近,再加上上述工厂大多实行工作三班制,于是小树林便成了这些工厂休班职工的常到之处。他们到这儿主要就是为打扑克,所以这里经常聚集着一些扑克高手,他们发明了扑克牌的一种新玩法——够级。

  那么这些工人都有谁呢?据1996年编修的《沧口区志》记载,够级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沧口广场,而生于1927年的鞠建秋则被认定是够级最早的创始人之一 。根据鞠建秋(当时在沧口燃料公司工作)的回忆,够级就是“够级别”的意思,也谈不上发明,就是几个朋友没事凑在一块打牌。当时除了他之外,还有刘小本(当时没上班)、王增光(时为国棉七厂工人)、李玉明、艾元科(时为铁路四方机车厂沧口分厂工人)、任德高(时为理发师)、邵忆(时为化工学院老师)等人经常聚集在一起打牌,而够级即为他们在1962年发明的一种扑克打法。 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设施。手机电脑是天方夜谭,喝酒吃肉工人又消费不起,于是打牌成了大家最大的乐趣。而沧口广场聚集着大量的爱好娱乐的群众,其中不乏打牌高手。大家这么一凑合,够级就应运而生了。这里面,人数是推动够级产生的重要因素!鞠建秋回忆,“我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玩扑克牌,一开始四个人一起玩‘打百分’,后来来的人多了,就有人说:‘你先让开,我来玩一把!’这样玩的人越来越多,总有人玩不到,我们就说,那就加两个人吧。六个人打的时候,以前四个人用的规则就乱了……”人多局少,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牌局从四人变成六人,相应的,规则也要做出调整,“重新编了‘争上游’‘抢头科’‘打落科’,当时没有联邦这个概念,打起来就乱了,咱得定个规矩,就说你这些人一帮,俺这些人一帮,叫‘打联邦’。一开始联邦顺着坐,相互都能看到牌,后来就间开坐,联邦中间插对门。”不再强调单兵作战,而是出现了“联邦”这样的集团作业,可以说,够级此时有了雏形。

  够级的发展:规则和环境同步发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够级不断发展,规则日臻完善。

  李沧发布的新浪微博中有一篇文章《老李沧人眼中渊博的够级文化》,作者是李沧民俗学者李生德,其中梳理了够级规则的发展脉络,发现够级的演变与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争上游”阶段:这是“够级”的雏形期。1958年,大跃进的口号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反映到各条生产战线上就是“大干快上争上游”。人们以“争上游”为荣,以落后在下游为耻,于是将扑克牌的“升级”玩法简单地称之为“争上游”。

  打“落(la)科”阶段:“争上游”中每个当局者为了个人突围,都要想法把异已者阻挡在最后,所以又称之为打“落(la)科”。青岛话俗称在竞争中争抢名次叫“抢科”,抢得第一名的叫“头科”,其次为“二科”,依次类推,最后一名俗称为“大落(la)”,又称为“落(la)科”,这纯粹是青岛方言语汇。

  打“联邦”阶段:到上世纪70年代,也就是“文革”期间,各派群众组织实行“革命的大联合”的时候,工厂和学校纷纷停工停课,社会上的“逍遥派”越来越多,许多有文化的人加入到打扑克的队伍当中来,打“落科”的规则发展到打“联邦”,两派对攻。完成了群体搏弈中的个人胜出到集体胜出的演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够级完成阶段:上世纪80年代后,人们对娱乐渐渐看重,政治气氛也逐渐轻松,够级的更多规则渐渐固定,最终成型。

  根据李生德的研究,够级中的各种玩法,实在是与“文革”当时的政治环境如出一辙。他说,够级中的联邦双方的对立,正是“文革”中划派的具体体现。“那时,所有人都被人为地划分成属于两个‘司令部’,一家、一校、一厂、一店均存在两个互相对立的派别,社会上山头林立。各种旗号的组织之间今天搞‘大联合’,明天又闹大分裂。于是 ,够级牌局中出现了以联邦为主体的基本结构形式,如同闹割据的封建军阀,明确划分出各自的势力范围。”

  当然,规则的日渐明确并不意味着够级就是一种纯粹的智力游戏,如同麻将一样,这游戏里面还有大量的运气成分存在,这也是它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摸牌的偶然性会导致严重的贫富不均,双方选手的牌差异极大,大到可以直接导致比赛的胜负。因此,摸牌时的心惊胆战也就格外刺激,这就会造成一种情况,有时候一流高手还会输给臭牌篓子。

  许志强在《话说青岛够级》一文中,就曾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位够级高手姓常,大家称他常胜将军。他就曾经多次被“臭手”打败。1990年冬季的一天,老常在小公园打够级,他对门打牌技术不怎么样,可手气好得不行,把把抓好牌,把把抢头科。偏偏那天老常不走运,手气极差,被对门打得灰溜溜的,一上午抬不起头来。他恼火得不行,一个劲抽烟,把对门的俏皮话默默咽进肚子里。老常的好运下午才开始,其实也不能说是好运,像这种高手只要牌还可以,就能打开局面。他扭转颓势之后一直连胜,兴奋之余把牌也摔得啪啪响,一不小心,把手指头都甩到水泥桌子上了。他当时没觉得疼痛,继续摸牌、打牌。过了一会儿,手指开始红肿,很快又由红变紫变青,疼得连扑克牌也握不住了。但他用左手摸牌、出牌,带伤坚持比赛。牌局结束时,他的手指已经肿得不像样子了,到医院一检查,竟是粉碎性骨折!

  够级的趣闻:有人打牌忘参加妹妹婚礼

  说了些够级的发展史,就不能不说打够级的人。按理说,玩一个东西总该有个度,可够级这游戏确实是好玩,不少人都沉醉其中不能自拔。笔者大学时有个舍友,说他妈妈玩起牌来不亦乐乎,平常很正常一个人,打上牌之后一晚上都能不睡觉,还特别精神。不怪大家的自制力不强,只是够级的魅力太大啊!

  许志强在文中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读了让人忍俊不禁。其一,有位喜欢打够级的老兄,见到有牌局就拔不动腿。他有个妹妹,在潍坊医院工作,定于4月28日结婚。妹妹和未来的妹夫多次嘱咐,要他务必赶到潍坊参加婚礼。这位老兄信誓旦旦,保证届时一定赶到。到了那天,老兄打扮得像个新郎倌,临出家门时,还往头发上喷洒了定发胶水。可一上车就坏了,有几位青岛旅客组织人打够级,这位老兄二话不说就打上了。上午打完后几个伙计一块吃快餐面,吃完了下午接着打,一直打到黄昏时分,才有人提议休战,他还嫌人家不抗“造”,说自己曾经接连打过两天一夜,一点也不觉得累。后来人家问他去哪里,这下把他问住了。呆愣片刻,他突然拎起东西往车门方向跑——他想起来了,今天是妹妹的婚礼,他应该在潍坊下车!但此时火车早已驶出山东地界。

  其二,在海慈医院病房,有位生命垂危的老先生,已经昏迷3天,医生告知他的家人,老人大限已至,估计就在今明两天。他的家人对此早有思想准备,已把后事料理停当。那天晚上,他的儿孙、还有两个徒弟都没有离开病房。凌晨时分,老人醒来,说肚子饿了,要吃面条。医生心里明白,这就是回光返照现象,老人的时间不多了。儿子迅速泡了一碗方便面,老人吃了几口,环视着大家,说:“人手挺齐啊,打够级足够了。”他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把扑克拿来……”

  当然,这两件事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也恰恰说明了人们对于够级这一娱乐活动的热爱。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健康娱乐,享受生活。合理安排时间,或许才能真正体会到够级的乐趣吧!

  特约撰稿 田野

mt.sohu.com true 狐观青岛 https://mt.sohu.com/20150915/n421140565.shtml report 7851 2015年9月13日下午,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新闻发布会在莱西举行,世界休闲组织主席罗杰·科尔斯在发布会上称,世界休闲体育大会是每5年举办
阅读(0)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热门关注

搜生活

搜生活+关注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MAGIC杨梦晶

MAGIC杨梦晶+关注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教育

搜狐教育+关注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星吧GEO

星吧GEO+关注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热门图片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