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说转业士官安置矛盾大,难安置?
没错,是有不少困难。可是天天挂在嘴巴上,难题难道还会自己跑掉不成。
瞧一瞧人家江苏省如东县吧。同样的的困难,他们用办法去化解,靠感情去推动,把转业士官安置工作搞得上、下都满意。
今天出版的《中国国防报》,在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江苏如东县妥善安置转业士官的新闻调查。
报道说,近4年来,如东县共妥善安置转业士官142名,其中安排事业编制岗位86名,进国有企业7名,政府财政支付工资的工勤辅助岗位28个。
“一席哥”看了报道中的两张图,心中顿生一阵激动。2012年,全县事业单位人员安置总人数130人,转业士官占了23人;2014年,总安置20人,全部给了转业士官……这是何等的大气魄、大手笔!
如东县,在江苏还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县,对转业士官安置真是一腔热情,堪称江苏省民政系统的一面旗帜。
如东县的转业士官工作如此到位,全省出了名,据说让邻县感觉到了压力,还有怨气。对此,“一席哥”对他们只能是一声叹息。
看看人家如东县委书记詹立风什么态度,他说:“转业士官在部队服役多年,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都作出了积极贡献,妥善安置好他们的工作,作为县级党委和政府责无旁贷。”
詹书记,为您点赞,转业士官在如东县有您这个“拥军书记”,真是好福气。
“一席哥”觉得,如东县的转业士官安置工作好,有几个方面值得其他地方,尤其是有怨气的几个邻县一学。
一是,带着感情抓落实,再大的难题也不难。这个感情,是国防情,是对军人职业的崇敬。有了建设国防就是建设我们自己家园的这种意识,还愁找不到办法。正如有的人说,“这难,那难,只要对国防建设有真感情,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是,头头抓,抓头头。如东县面对少数单位的偏见和搪塞,他们通过缓办或停办该单位的人事调动和录用审批等强力推进。
可见,这种力度之大。正如县委书记詹立风说,面对矛盾,不能仅有激情,还要有办法。事实证明,“一把手”亲自抓、亲自推动,那有抓不好的事。 态度决定力度。
如东这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都能做到,其他县呢?“一席哥”猜想,转业士官安置在有些县的领导心中总是“包袱”,是“麻烦”,他们的态度是糊弄、是搪塞、是不作为罢了。
如东县,为您点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