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就是上图左侧这个如他自己笔下一般,爱穿皮毛大衣、爱猫、爱黑色幽默的老头!美国陆军、哈佛文学系、阴暗哥特艺术家、时尚潮人……这些相距甚远的词语,居然全被用来形容同一个人!虽说这个大千世界从不缺性感的尤物,可若真缺了这位超酷的插画家、艺术家、作家、大师级黑色幽默漫画家——爱德华 · 圣约翰 · 戈里,却着实会失色不少呢!
气场满满的男神——爱德华·戈里,与他的诗作和插画一同闻名于世的,还有他对芭蕾、毛皮大衣、球鞋、以及猫的热爱~
能奢华能简朴,全看心情!
■ 玩世不恭的幻想美学 执念缘起维多利亚与爱德华时代
戈里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却对英格兰文化具有极大的热情——其作品满载对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与爱德华时代(1901-1910)的描绘。这两个时代被认为是英帝国最为鼎盛的黄金年代:前者历经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文艺运动流派,在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爱德华则更是潮流精英的领袖,建立了一套艺术与潮流的时尚,深刻影响了欧洲上流社会。
风靡全球的《唐顿庄园》也正是以该时期为背景创作完成,并创下收视率吉尼斯记录。正是基于对该时期风格志趣的热忱,戈里的创作不论是以图画、时装等视觉类作品,还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都深深地印刻着一种颓败华丽、诡谲朦胧的超现实主义意味。
《唐顿庄园》
看到如“颓败”、“诡谲”这般执拗的字眼,你心中那个时而矫情别扭的小鬼,是否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对味?对于每个厌倦了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巴不得生活在真空中的人来说,在面对声色洪亮的主流现实生活时,只得奋力将那些“稍微拎起便会不断向下滴水的阴暗晦涩之物”藏藏好,再披上一件不扎眼的外衣匆匆奔忙——那些“纯粹的小诡谲”毕竟不能当作行进于“光明大道”时的正餐食用。
当你终于失望地反应过来这一点,却又会很快发现,戈里的作品却也并非只有那些华丽残忍的小虫咬,居然还夹杂着戏谑的通达幽默,以及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智慧之光。这个满身散发着繁复奇幻光芒的有趣老头,向来以苦涩的幽默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钢笔画著称,他用其独特的钢笔画线条(是不是多年没有过持钢笔与纸触碰的感受了?)与迂回渐进的叙述方式坚持着自己优雅的“黑色幽默”,并加以线条优美的手绘字母写成内文,助那些不愿为桎梏所束缚的灵魂,在险些跌入渊池前快意恩仇。
■ 托尼奖得主 幾米的偶像 谷歌首页人物
关注美国艺术界讯息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其中的几大奖项:电影界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音乐界格莱美奖(Grammy Award)、电视界艾美奖(Emmy Award)。而由于话剧、音乐剧的相对小众,其最高奖“托尼奖”(与前三者并称美国艺术界四大顶级奖项,等同于劳伦斯·奥利弗奖(Laurence Olivier Award)之于英国戏剧界,莫里哀奖(Les Molières)之于法国戏剧界。)则相对鲜为人知。
托尼奖设立于1947年,每年6月举行颁奖仪式,并通过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出。我们可爱的怪老头戈里,就曾于1978年因话剧《德古拉(Dracula)》获得这个奖项中的“最佳服装设计”奖。这位艺术家异于许多同业者的不修边幅——在关注他的人中,确有一部分是为其独特的时尚品味所折服。
《德古拉(Dracula)》舞台布景
《德古拉(Dracula)》角色造型
如此一个好玩古怪又才气非凡的老头,其独特的魅惑之力自然不言而喻。戈里在全球有数百万死忠粉丝,其中还包含台湾绘本作家幾米。他曾在自己的《故事的开始·在我成为幾米之前》中写道:
“从前我并不觉得插画有什么了不起,直到无意间看了爱德华·戈里等人的作品。这些插画家的作品中蕴含的深度和趣味,令我非常震撼。突然之间,插画这件事,开始对我有了不同的意义。这些杰出的插画家、儿童绘本作家,成了我崇拜的对象。”
全球顶级科技公司也对他青睐有加。2013年2月22日是戈里的88周年诞辰,谷歌首页的涂鸦也为他进行了更新。谷歌巧妙地将“Google”字母与戈里的插画作品融合,十分有趣。
■ 人生简直太有聊的他 却出版了一本无聊的幽默
若你是个对文化艺术具有一些些小执念的人,不知是否具有一点点对于钟爱之物的收集癖呢?对于那些深爱着戈里的人来说,总是挣扎在对其作品炽烈的爱与搜罗作品(包括报纸上的连载等)的累之中,着实是一件足以能够充分感动天地感动自己的事。而戈里的触角似乎接收到了这一讯号,他便决定做一件好事——将自己散落各处、愈发寻而不得的作品集结成册,便有了这部《无聊的幽默》(Amphigorey):
许多人都有过半夜精神脆弱,乱写痴人呓语的经历。而其中的大多数往往羞怯于这些细碎情感的晦暗,最终只是在一觉睡醒后恢复成“正常人”,在日复一日的程式中继续欢天喜地。不同的是,在相似的情绪面前,戈里却具有超常的静默坚毅——他将这些“有的没的”烹制成一份份精致的黑暗料理,成就了自身一派戏谑醇厚的话语体系。
若你是个有心人,在细细观看此部作品中与漫画作品逐一对应的诗化语言时,不难发现其中的韵律节奏之势——通篇粘合出一种笃定利落的冷酷感。触碰到这样的温度后,是否会有点责怪自己,曾经并没有底气留住那些“神经病式”的灵感呢?
■ 《倒霉的孩子》:从未如此悲凉到开怀
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时,心情不好的我们也许常慨叹一句:怎么这么倒霉!而与戈里笔下的这个小女孩夏洛特?索菲亚比起来,还真的都不算是倒霉。略有神似“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的情志,散落了点“我送你梳子你却减去了秀发你送我表链我却卖掉了金表”的无奈,这个小故事的终了也是足以让人心塞,却在被猛地噎住后不禁细细品味、幽幽吐槽生活桥段的无常,进而惊觉:哇,真实生活和文艺作品永远都在激烈争夺“最狗血”的傲人桂冠!
■ 《死神伞下的小脆骨》:爱心人士可能要绕路
为了配合戈里这种诡秘的画风,全球各个书店每每开卖他的作品,也总要格外费一番心思撰写宣传语。像是当初《死神伞下的小脆骨》首次上市出售时,一些书店的提示语便是——“爱心充沛人士千万不要阅读此书!”
这部洋溢人文关怀、颠覆童话的《死神伞下的小脆骨》似一部变奏曲,由A至Z的26个字母勾画26种不同的死法,描绘26个脆弱的小生命:从楼梯上滚下来的AMY、被大黑熊袭击的BASIL、忧郁憔悴的CLARA……
你有兴趣将死亡夹进心爱的书本中吗?候车时、夜阑人静时,跟死亡打过照面吗?延续一贯诡异趣味的风格,“黑旋风大师”戈里透过令人轻松愉快的文学形式,营造出让小男孩小女孩遭受遗弃、不知所措、误入歧途、任人宰割,甚至连小命都丢了的窘境。
有时他们悲惨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每个字母经常会招致某一种灾难;或者依循童话的惯例,小孩总是被粗心大意的监护人派去做一些看似无害的差事,却因为飞来横祸而导致可怕的后果。
再者,则是按照寓言的传统,因为迷了路或是触犯禁忌而下场凄惨。戈里对于不幸的诠释,就像维多利亚时期的警世故事,只是变了调。这种曾经的固有文风经由他的改写,恶果不再被视为警告,反倒有点天经地义的意味,感觉起来也就不那么悲惨。
事实上,我们每个用心生活、努力追逐的小蜉蝣,皆是由若干无聊与有聊、虚幻与真实、悲痛与狂喜所组成的生物体。《无聊的幽默》深谙良善的集结之作,或许具有助人重新调配内心颜色之力,铺陈力道深浅不一的光影质地。
年轻时的戈里是这个画风
四面八方各种花式赞美:
戈里独特的天赋之作应该尽可能全部被收藏进美国艺术与文学史。——美国图书馆协会
超现实主义道德的黑暗杰作……美丽的描绘。——《名利场》
笔触交叉形成华丽之感……奇妙的图画!灿烂的忧郁……独一无二的美感带来丰厚的阅读满足感……——《纽约时报》
难忘的,神奇的,有思想的,神秘而极富魅力……令人获得充满智慧的喜悦。——《巴尔的摩太阳报》
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性……时尚性和创造性。——《纽约观察家》
戈里是崇高的、荒谬的和神秘的。——奥斯卡?柯克西卡(奥地利油画家)
一个伟大的漫画家,他的创意是深刻的。——约翰?霍兰德(书评人)
爱德华?戈里的作品既幽默,又忧郁、怀旧……我想回到他的那个时代。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埃德蒙?威尔逊
一个独特的旧世界……(画面)仔细划上阴影,流露出惊人的、一流的、完美的艺术美感。——约翰·厄普代克
- End -
(本期编辑:空气不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