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开幕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2月23日)
李炳军
2月23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炳军在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开幕大会上讲话。 记者刘凯 摄
各位委员,同志们: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隆重开幕,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共商赣州“十三五”发展大计的盛会。我代表中共赣州市委,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和省委“十六字”方针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若干意见》落实,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民生福祉明显提升,“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全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紧扣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增进共识,着力凝聚力量,为统一思想、促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我代表中共赣州市委,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群众,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汇之际,中共赣州市委召开四届七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的实践路径,确定了突出打好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攻坚战的工作重点,描绘了赣州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同时提出要抓项目、补短板、降成本、拓空间、强动力,为实现“十三五”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这个发展思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得到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评价和广泛认同。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着力打好六大攻坚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凝聚力量、携手并肩,汇聚加快赣州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第一, 打好六大攻坚战是实现同步小康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务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准、抓住、抓好战略重点,是保证‘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获得全胜的关键”。过去五年,得益于《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赣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振兴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赣州后发展、欠发达的市情没有根本改变,与全国全面同步小康还有不小差距,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只有全国的二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左右;工业总量小、结构单一、缺乏具有核心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发展层次和效益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还有11个贫困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5.4%,比全国、全省分别低10.7和5.2个百分点;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备,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这些都是制约赣州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实现全面小康必须破解的“瓶颈”、亟待补齐的“短板”。正是基于对赣州阶段性发展特征的深入分析和深刻把握,市委决定,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集中力量打好六大攻坚战。这六大攻坚战,是赣州“十三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必须看到,不举全市之力主攻工业,就难以实现赣州的跨越发展;没有贫困群众的全面脱贫,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全面小康;没有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就难以实现广大农村的繁荣稳定;没有新型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缺少了发展的有力引擎;没有基础设施的健全完备,就没有振兴发展的坚实支撑。全市上下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起同心同德、协力攻坚的强烈共识,坚定信心、增强定力,以攻城拔寨的决心、滴水穿石的韧劲,打好攻坚战,开辟新境界。
第二, 打好六大攻坚战是加快振兴发展的主要抓手,全市上下务必盯住关键、狠抓落实。打好每一个攻坚战,都要盯住关键、落实措施,集中力量、实现突破。主攻工业,就是要紧扣“三年翻番”目标,通过帮扶企业发展、完善工业布局、培育产业集群,做大总量、提升质量。要充分利用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的产业基础,集中精力抓好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建设,引进若干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品;要整合现有稀土和钨资源,依托大数据平台,发展稀土、钨新材料,建设全国知名的稀土稀有金属产业聚集区,打造赣州“稀金谷”。扶贫攻坚,就是要盯住目标、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工程,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和兜底扶贫,确保到2018年70.24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93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科学构建城镇体系、切实提高城市品质、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到2020年中心城市人口突破210万,并初步形成东部、南部两个城镇群,建成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着力推进我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点培育和发展脐橙、油茶、蔬菜三大优势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下大气力发展好金融、旅游、物流、电子商务,着力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省次金融中心,加快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休闲度假后花园,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重要节点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按照突破瓶颈、补齐短板、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航空等建设,建成贯南通北、承东启西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抓好支撑性电源点建设,实现区域内能源供需平衡;规划建设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力争建成网络强市。这些目标和举措,符合赣州实际、关系赣州未来,全市各地各部门要扭住不放,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第三, 打好六大攻坚战是赣南人民的共同事业,全市上下务必同心同行、汇聚合力。六大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凝聚一切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一切创造活力。各地各部门要以项目为突破口,科学确定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项目,牵引六大攻坚战整体推进;要建立健全“六个一”工作机制,每个攻坚战由一名市委常委牵头、编制一个规划、制订一个目标、组织一个班子、建立一套工作协调机制、实施一套考核办法,上下联动、强力推进,确保攻坚取得实效。各级干部要锐意进取、敢于担当,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直面挑战、破难前行,努力在六大攻坚战中闯出新天地、干出大事业。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联系面广、包容性强的优势,把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协力攻坚;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就六大攻坚战的重大项目、突出问题、关键环节深入调研,运用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形式,提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要充分发挥人脉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积极为引进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牵线搭桥,在工业发展、招商引资、扶贫济困、关注民生等方面多做贡献;要充分发挥视野开阔、位置超脱的优势,围绕打好六大攻坚战,主动开展协商议政,积极跟进民主监督,及时反映真实情况,勇于提出批评建议,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效;要充分发挥上下通达、贴近群众的优势,多做宣传引导、解疑释惑、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人心齐,泰山移。在六大攻坚战面前,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人人要参与,个个要尽力。只要全市960万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心同力,必将汇聚起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推动赣州发展阔步向前。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视察指导,对江西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政协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政协工作的领导,积极为政协履职尽责创造良好环境。各级党委要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局工作来谋划,支持政协开展工作,确保政协和政协委员政治有地位、出力有舞台、工作有作为。要加强与政协各专委会的联系协商,主动为政协及政协委员开展工作、履行职责提供便利条件,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
各位委员、同志们!“十三五”发展蓝图宏伟,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共同开创赣州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