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这句话,让解决看病难再一次有了实际的推动力。
这四个字在新一轮的医改中已提及数年,道理很简单:按照不同的病情、轻重和难易程度不同,前往不同的级别的医院。这种模式也不是什么新玩意,我们的父辈、祖辈应该很熟悉: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村镇、市县、国家,三级医疗,该去哪就去哪儿。
但现在呢,市场经济下,有了更好的资源、老百姓的选择多了。优质资源不足、结构性矛盾加剧,反映在医疗上的一点就是:大医院、好的专科医院挤不进,基层医院没人去。
病患的选择不对?小病就应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乡镇卫生所看?但谁能认为自己的病是小病?谁不想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
笔者的一个朋友,受皮肤病困扰多年,县区、地市大小医院,中西医都问诊过;今年春节后特意前往“国字号”皮肤病专科医院求医,从挂号到看病足足折腾了两天。依他的话说:“谁想去大医院折腾呢? ”所以提倡“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似乎缺少了一点站在病患角度的关照。
各级政府不重视?没有想办法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也不然,即便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各级政府部门投资建设了硬件不错的基层医院,往往穿白大褂的比来看病的还要多。
我的另一个朋友,胃痛去镇医院看了两次,不仅吐槽医生态度差、不认真问诊,还耽误了病情,幸好及时在省城就诊,得到治疗。事在人为,基层医疗有了硬件投入、资金保障,不能激发人的活力,等于从另一个侧面拒绝了为病患服务。
如果让行家评判,大约还能说出现行的诸多阻隔和弊端,如收费标准和报销比例差距不大、双向转诊多的是向上、医生多点执业未落实、基层医生培训体系不健全、家庭医生不够到位……只不过,这些多是行政和技术层面的推进,能解决自然是有力的推动。
但回归治病救人的根本,医者仁心,毕竟看病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操作,病患也不是生产线上的零部件,“人本精神”是这个行业最闪光的存在。从这一点出发,再去考虑如何均衡医疗资源,如何让医生有走下基层的动力,如何让转诊真正双向互通、如何让病患有贴心、信赖的医师,才更符合逻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