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美团大众点评CEO王兴通过内部邮件宣布,正式决定分拆猫眼电影业务,让“新猫眼”成为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这一决定是继去年7月美团宣布猫眼成为独立子公司后,再一次的重大战略调整。
王兴在内部邮件中,首次披露了猫眼的目标是依托领先的电影票务平台和用户社区,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电影公司之一,其中重点是发展电影上游业务,打造猫眼娱乐媒体平台。
这意味着,独立后的猫眼电影,已经将目标瞄准了电影产业链的上游——内容制作,希望借此打通整个电影产业链,成为互联网+电影的全娱乐平台。笔者认为,从猫眼电影目前的平台优势与行业地位来看,拆分后的“野心”至少有三个。
首先,发挥优势,成为国内最具营销价值的电影媒体平台和互动平台。
众所周知,猫眼电影于2012年2月首次推出,发展四年来,猫眼电影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影O2O平台,并牢牢保持在线票务市场第一的行业领导地位。截至2015年12月,猫眼电影覆盖购票用户超过1亿, 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000万,业务覆盖全国超过700个城市,与全国超过5000家影院密切合作。
这意味着,猫眼电影在为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互联网消费者时,也成为一个用户量巨大且自带精准营销功能的综合性平台。
一方面,猫眼电影可以根据猫眼大数据绘制出一幅高清的“用户画像”。画像可以描绘出观影者的主要地域、年龄比例、兴趣爱好,甚至关注“剧情、演员还是其他”、看过之前的哪些影片也包含其中。这些精准的用户分析,可以从制作环节就指导片方摸准市场口味,让电影在开拍前就锁定目标观众的想法不再遥不可及。
另一方面,独具含金量的猫眼评价体系不仅被业内作为票房预测的重要参考,甚至成为服务整个行业的数据。相较于众多与售票无关的电影平台,猫眼电影上的用户评分,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对电影业更具参考价值,因为这是“每个用户真的走进电影院掏钱买了票、看了电影之后的评分,而不是盗版下载看的电影”。
对猫眼而言,分拆后的平台若能充分发挥“用户画像”与“精准评价”的作用,那么成为国内最具电影营销价值的电影媒体平台和互动平台,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其次,积极探索,成为深入电影产业链上游最快的O2O平台。
根据王兴在邮件中的说法,在刚刚过去的3月,猫眼已经成功实现了BG(事业群)层面的盈利。这种盈利,主要得益于猫眼积极探索“大数据+发行”,有效结合电影人专业洞见和平台的大数据分析。
早在2014年国庆档,猫眼电影就与《心花路放》一起,开创了超前独家预售电影票的新玩法。在9月30日该片上映前,猫眼电影已经为该片预售了1.1亿元票房。这让《心花路放》在竞争激烈的国庆档赢在了起跑线上,首日排片获得了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银幕占比。
也正是此次成功试水,让猫眼电影在深入产业链上游一发不可收拾。2015年,两部现象级的国产片——《捉妖记》和《煎饼侠》的背后,都出现了猫眼电影,彼时其身份成为了首席互联网营销平台。而近两年来,猫眼电影参与投资、发行的电影已达等30多部。
笔者认为,拆分后的猫眼电影想要在产业链上游深入发展,实现快速转型,在两方面极具优势:一是大数据的精准画像,使一部电影“从开拍之前就锁定各类观众”;二是灵活的技术支持,通过预售导流、高位排片等,针对不同人群设定不同主题推送消息,在消费者的习惯购买时间段激活用户,从而真正促生购票行为,为电影贡献票房。
第三,拥抱变化,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电影公司。
事实上,既然猫眼电影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电影O2O平台,且已经实现了事业群层面的盈利,那么王兴为何依然选择将其拆分独立呢?
内部信中的说法是:“猫眼需要加强发展电影上游,通过资本运作,与行业资源深度对接。拆分独立运营后,新猫眼将有更独立的决策机制和更灵活的激励机制。猫眼的独立,是猫眼实现未来的宏伟目标的必经之路。”而笔者认为,这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更快速的拥抱变化。
数据显示,自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步入100亿大关后,就一直保持高速发展,2015年全年总票房突破400亿,达到440.68亿,照此增速,相关人士预计,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就会超过北美地区,成为全球票房第一的国家。
然而,票房井喷的同时,互联网+电影的方式也开始快速改变电影生态圈,其中,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不断颠覆电影从制片到发行再到放映的各个环节,众多新兴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成立影业公司,如乐视影业、小米影业等。
因此,对已在电影O2O领域深耕四年的猫眼电影来说,此时拆分,无疑是最佳的时机,既能充分借助先发优势占据有利位置,又能踩准行业发展风口,更重要的是,即便独立分拆,猫眼电影依然就可以依托美团大众点评,与美团外卖、酒店、旅游等业务线进行联合营销,实现业务线之间的用户转化。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电影行业正发生巨变,谁能在整合优化电影、产业融合、电影衍生价值开发等“互联网+电影”领域走在前面,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航母级的娱乐帝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