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新型“ 黑匣子”、攻克飞行安全实时监控系统、研制空战对抗训练系统……近年来,北部战区空军某航修厂聚焦打仗开展科研创新,打造战鹰翱翔蓝天的科技“翅膀”,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0余项。
1 仲夏的一天,南疆某机场,一架战机呼啸而起,直刺苍穹。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飞行,这架战机第一次装上了由北部战区空军某航修厂研制的某新型多功能“黑匣子”。
该厂科研人员汪明华介绍:“装上‘黑匣子’不只是为了飞机失事后查找分析事故原因,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翔实记录飞机各系统工作时参数和飞行员空中训练情况,为加强日常机务维护监测和飞行训练评估提供了更先进可靠的技术载体。”
上世纪90年代初,该厂科研人员先后攻克飞机电子系统与“黑匣子”系统电磁难以兼容等技术难题,为某型战机成功加装了第一套“黑匣子”系统。
创新无止境。近年来,随着战机各系统信息化程度快速提升,该厂决定对原有“黑匣子”进行创新升级。历经4年艰苦攻关,新型“黑匣子”系统于2014年研制成功,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厂领导介绍,新型“黑匣子”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有了更大的进步,记录信息的类型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过渡,特别是存储容量、记录器防护性能与抗毁指标等都有大幅提升。目前,新型“黑匣子”已在多个机型上得到应用。
2 眼前,一台集参数曲线列表、模拟座舱、二维电子地图、三维飞行场景为一体的飞机空中状态“直播机”,让观者眼睛一亮。
这台“直播机”是由该厂研制的“飞行安全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于2013年底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众所周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是通过特技飞行表演展示我军战机性能和飞行员精湛技艺的一个窗口。平时,这支队伍特技飞行难度大、危险性高。能否找到一种像电视直播一样的高科技平台,让地面指挥员和机组成员实时监控战机在空中的训练情况与发动机的空中安全状况?
2011年年初,该厂科研人员得知八一飞行表演队这一迫切需求后,立下“军令状”:一定要研制出一个监控飞行安全和飞行质量的平台,为中国战鹰护航!
信念给人力量,责任催人奋进。该厂在上级大力支持下成立“飞行安全监控系统”研制攻关小组。经过两年多刻苦攻关、上百次的试验和改进,他们先后攻克该系统与飞机电磁不兼容、软件定时告警判断不精确等技术难题,最终研制成功。
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战机安装该系统后,军内外数十位航空专家组成的技术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系统科技含量高,功能强大,为保证飞行安全和提高训练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值得推广应用。
3 超视距攻击、近距离交锋对抗……前不久,在某飞行训练基地上空,上演着一场场空中鏖战。此刻,飞行指挥方舱的电子显示屏上,一串串数据从“战场”实时传来:战机战术动作尽收眼底,导弹攻击轨迹清晰可见,空中实兵对抗谁弱谁强一目了然。某型“空战对抗训练系统”发挥出的优异功能,让参训指战员赞叹不已。
说起这个系统,该厂科研人员有说不完的话。10多年前,该厂科研所副所长李晓辉等科技人员在保障部队重大演习期间,得知西方少数国家研发了一种空战对抗训练系统,可以让地面指挥中心实时感知对抗双方空中态势及对抗战果。
那一刻,一个念头涌上李晓辉等人的心头:打造“中国版”的空战对抗训练系统。说干就干。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厂科研人员再次走上攻坚之路。为了早日研制出这一系统,高级工程师宋勇等科研人员不分昼夜奋战在实验室,先后建立了上百个数学模型,进行数百次的实验对比,最终找到一种最优设计方案。2010年年底,“空战对抗训练系统”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该系统分别装备到海军、空军多个航空部队,并伴随中国战鹰走出国门参加了与外军空军联合演练,充分展现出“中国版”空战对抗训练系统的出色性能。(李巍 高思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