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全网之最 7天赚7%!超短期理财七日宝首发基金商城选牛基
中国公募行业规范化发展始于1998年。当年3月开始,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南方、国泰、华夏、华安、博时等中国内地最早的一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成立,由此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序幕。
18岁在传统意义上意味着成年。经历18年的成长,中国基金业伴随中国资本市场风雨兼程,从小到大,不断发展,逐渐成熟。
截至2015年末,国内公募基金总规模已突破8.3万亿元,特定资产管理和专户子公司业务规模已达到12.6万亿元。
经济观察报选取国内最早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公募行业发展的典型样本,剖析其成长路径,以此探寻中国公募行业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
作为中国内地首批成立的“老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博时基金是作为公募行业从无到有的完整见证者,其自身发展,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公募行业的缩影。
经过18年稳健发展,博时基金已成为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是首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委托管理部分社保基金,以及多个企业年金账户。养老金资产管理规模在同业中名列前茅。
截至2016年6月30日,博时共管理117只开放式基金,并资产管理净值总规模逾4598.72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约2497.59亿元,累计分红约724.58亿元人民币。
以稳健求发展
18年前,资本市场处于发展初期。中小板、创业板尚未诞生,市场尚未实现全流通。当时证券市场以散户投资为主,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更被看作是新鲜事物。
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7月13日。总部设在深圳,并在北京、上海、郑州、沈阳、成都设有分公司,旗下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和博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不久,便赶上了中国股市轰轰烈烈的“5.19”行情,基金管理公司参与到了这波行情当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而资本市场的千变万化不仅让基金行业享受到盛宴,也在两年后的2000年10月,经历了市场严查“基金黑幕”的寒冬,严厉的监管把基金管理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也让基金管理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
就在当时,博时基金在公募基金中率先提出价值投资理念,将公司定位为“价值投资发现者”,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价值投资”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主流投资理念,并烙印至今。
2002年9月,博时基金首只开放式基金博时价值增长(爱基,净值,资讯)发行。公司最早开始细分投资风格小组,形成了“权益投资强调基于低风险基础上获取稳健收益,固定收益投资满足客户多元需求”的稳健型投资风格。
在基金全球化进程提速和资管行业竞争全面化的双重背景下,基金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截至2015年底,中国境内共有公募基金公司106家,取得基金管理资格的券商9家,保险资管机构1家。已递交材料,排队待批的公司30余家。
随着新的竞争者竞相涌入,券商、保险和互联网背景的各类资管机构群雄逐鹿,基金公司战略选择和业务转型的压力陡增,行业已经进入到综合资管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布局扩张能力全面比拼的剧烈分化发展阶段。
博时基金是基金业内探索投研体系改革的先行者。自2006年起,在投资组合管理、资产配置过程中,博时投资团队逐步形成了权益投资总部和固定收益总部。权益投资总部下设价值组、成长组、混合组、ETF及量化投资组、国际组、绝对收益组、GARP组七个策略小组,并形成了各自的投资风格。固定收益总部下设公募基金组、专户组、国际组、研究组和现金管理部。
经过18年稳健发展,博时基金建立了制度、技术、执行三重保障的内部控制体系,设立了以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同时博时基金吸引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IT人才,搭建起实力雄厚的IT信息系统。
博时基金所管理的各类资产均取得良好投资收益增长(爱基,净值,资讯),产品策略全力满足各类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以实现各类客户长期财富管理的收益目标。
风控进行时
近两年来,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对风险管理也带来了挑战。截至2015年末,仅公募基金行业的总规模已经突破8.3万亿元,与2014年同期的4.4万亿相比,规模增长接近一倍。
信用债违约风险开始冲击债券市场。据博时基金统计,截至4月中旬,2016年以来全市场出现违约、公告存在兑付风险的债券已超过15只,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的数量,涉及金额接近200亿元,但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业内分析,经历了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增速下行将是长期趋势,这是由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需求增速显著下降,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大,而与此同时,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风险偏好降低,使得企业的融资环境也急剧恶化,这是系统性的影响。同时,我国正在主动谋求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这决定了中上游部分传统行业面临关停、重组的压力,员工下岗和债务重组就是转型的代价,这是结构性的影响。所以,目前阶段信用风险整体提升是必然的,而煤炭钢铁等传统过剩行业则是未来信用风险的高发领域。
相对于私募基金、专户等非公募产品,公募基金的对信用风险偏好更低,因为公募债券基金的投资者主要目的还是实现流动性管理、保值增值等目的,对损失的容忍度很低,决定了公募基金对信用风险的控制非常严格。
在博时基金看来,经济增速下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的信用风险暴露,对于像博时这样的专业投资机构,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在投资过程中识别和防范信用风险、进行信用风险定价、挖掘信用债投资机会,都将是未来债券投资的重要内容,而这些正是专业投资机构的优势领域,完善的投研和风控体系将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博时基金在管理方面对信用违约是零容忍的,要求研究员和投资经理在债券入库前控制资质,并且持续跟踪,及时处置,尽力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信用研究团队建立了成熟的信用研究体系,投资流程方面,坚持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方面的风险控制体系。
布局新方向
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推进之时,基金业也面临两个方面的“全球化”机会,一方面,国内投资者境外配置资产的“走出去”需求已经启动,并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境外机构全球资本对中国境内证券投资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博时基金董事长张光华表示,国际化是国内公募基金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国外的客户对中国资产有配置需求,中国的客户也要购买国外的资产,几乎所有的大型公募基金都想做全球化配置。基金业正在步入全球化时代。
博时基金的海外业务大概分为几部分:一是境内资本在海外进行配置,投资海外资产,就是所谓的QDII、QDIE、QDLP还有其他的一些制度,2015年公司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一些投资海外的产品。二是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资产,通过公司国际业务平台来提供服务,有投指数的、也有投量化的、也有投国内债券的。公司设有若干主权基金和海外重要机构投资者委托博时投资中国资产。此外,国际业务还有一个就是直接在国际市场发行产品。博时基金在香港有4只公募产品,还有一些专户产品,主要是立足香港和东南亚市场等。
资管行业的国际化有很多维度,管理的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机构的国际化、业务的国际化,等等。博时基金选择跟国外的优秀机构合作,作为国际化的切入点。“国际化不能急功近利。国外的基金公司很多都是百年老店,我们也必须经历长期考验,逐渐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张光华说。
今年5月中旬,博时国际与标准人寿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博时-标准人寿投资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博时发挥在中国固定收益市场的专长和优势,负责基金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投资组合配置;标准人寿则负责在亚洲其他新兴市场的债券投资。目前该基金已经开始发行。标准人寿投资是欧洲一家领先的投资公司,截至2015年年底,其全球资产规模(AUM)达3,730亿美元。
除此之外,早在2014年10月,博时国际在东南亚跟马来西亚最大的银行 MayBAnk的全资附属公司——Maybank资产管理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发起了一只跨境的共同基金,到今年4月末,净值规模已达4690万美金。
面对“全球化”的业务机会,博时基金总经理江向阳认为,作为专业资管机构的基金公司,既要立足当下,占据市场先机,也要着眼长远,建设全方位的跨境投资业务平台,为境内外投资提供股权、债券、指数等不同收益、风险、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
除了国际化布局,博时基金还不断拓宽发展领域。比如博时基金在智能投顾方面进行布局,探索客户服务新模式。“投资顾问+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的新模式目前在国内的应用都处在起步阶段。在博时基金高层看来,究竟最后用什么模式,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但如果不跟智能化和互联网相结合,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客户机构化被博时基金看作是公募基金发展的另一大趋势。国内的养老金市场,包括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都要委托给专业机构来进行投资管理。除了养老金这一部分,在资产配置荒的大背景下,诸如保险、券商、信托、财务公司等资金都在积极寻找稳健的收益来源。银行出现了大量的委外资金,除了代销保险、基金,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之外,越来越多的银行都倾向于委托专业机构来管理自有资金和理财资金。公募基金凭借专业的投资研究能力和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频频获得机构资金的青睐。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规模占比下降至42.3%,而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资产占比一跃攀升至57.7%,以近六成的比例替代个人投资者获得公募基金市场的投资主体地位。
为了应对客户机构化的趋势,博时基金已在2015年完成了养老金业务部门组织架构的优化,组建了养老金业务专业销售团队,使前中台业务更加一体化。同时加大了对养老金客户的拓展和维护,进一步提升了客户满意度。目前,博时基金养老金业务规模总体上保持了资管行业第二的领先地位。博时基金高层正在积极拜访国内银行、保险等大的机构客户,试图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扩大机构客户的占比。(龙月/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