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智能投顾尚处摸索阶段,问题重重,但越来越多的机构人士仍然意识到,这种“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新型模式正在成为资管行业的一个新的趋势,“外来的和尚”要“念好经”,还得走上本土化之路。
智能投顾在美国兴起并受到年轻人士的追捧,主要是因为其起投门槛低、管理费用低、资产配置优化和合理避税等多面的原因。而在中国,除了第一项能做到相似水平外,其他三项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优势尚不明显。
首先在合理避税方面,在美国,投资者需要缴纳多种税收,包括股息税和资本利得税,不同的交易及报税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纳税结果,这时智能投顾的优势就得以发挥,机器在合理避税方面有很好的实践结果,同时可以利用一些指数化投资的技巧来避税。但国内目前并不存在资本利得税,因此此项优势并无用武之地。
在管理费用一项,由于国外智能投顾大规模采用了ETF这种低成本指数基金的方式,而国外成熟市场中主动型基金战胜ETF基金的概率又很低,因此该项在不影响收益回报的前提下为投资者节省了不少额外支出。但是,在国内新兴市场中,主动管理型产品往往能够找到超越市场的阿尔法收益,且国内市场的高波动也使指数难以获得长期稳健的复合增长。
相较而言,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智能投顾在资产配置优化一项反而更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本土市场的投资者特点,走上“接地气”的智能投顾之路。
京东金融副总裁金麟认为,智能投顾具有三个层面的价值,围绕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的三个阶段展开。首先是基于中长期的大类资产配置目标,其次是择时,再者是品种选择,智能投顾的价值在于在这三个层面给客户更优的选择。“在这三个层面中的任何一项做出自己的价值,并且这个价值是可验证的,我们觉得可以放到智能投顾的大框架下,都是对线下投顾方式的补充和优化。”金麟表示,“目前,第一个层面的价值对投资者来说是比较确定的,而择时和选品层面的价值还不确定,靠概率来跑赢。”而在后两个层面,他认为不妨加入人工投顾的成分,例如他们近期推出的“五星京选”基金榜和基金定投服务。
周晓明也表示,在线投顾的本质不是说这个服务由机器来做,而是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人去定义需求、输出思想,再借助机器的手段去完成。技术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是在投资策略上比过去更加聚焦、具体化、可量化、可描述、可追溯;另一方面,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基于个性化的需求。“公募基金就好比是交通工具中的公共汽车,而我们希望在线投顾业务可以给客户提供好比出租车、专车、私家车、私人飞机等个性化的服务。”他说。
欲知更多股市机会,速速关注微信号:股市机会情报(thsjihui)
继续阅读:财经 投资 基金
此文由 热点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历史» “外来和尚”的本土化之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