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罗丹,爱因斯坦,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背后牺牲的女人?
里尔克的《罗丹论》用数不尽的华丽句子来赞颂这位不朽的雕塑巨匠,却对罗丹艺术高峰里最重要的女人只字未提。
她是他的学生、模特、助手和情人,在历史上只是隶属于罗丹的一个符号,如同其他暧昧纠缠与伟大艺术家的女子一样,人们想到她的时候姓名被染成桃色,如此而已。
她就是卡蜜儿·克洛黛尔,一个被爱情和才华双双摧毁的女人。
没有人会相信她的才华,正如没有人会承认她的爱情一样。
《达娜厄》、《思想者》、《吻》和《永恒的偶像》等名作皆是出于罗丹在与卡蜜儿一起工作、生活的15年间创作的。
也许对男人来说,爱情不是全部,天才的土壤一旦有了爱情的滋润势必开出更加美丽绚烂的花朵来,而同样的爱情和惊人的才华,给女人带来的却只是毁灭。
和罗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几年,卡米耶透支了一生所有的幸福,她的美丽只是凝固在罗丹的雕塑中,而她自己,就在这场其实不属于自己的爱情之中燃烧成灰,却没有浴火重生的幸运。
没有人会听见,在无数个漆黑的夜里,她支离破碎的哭喊,她说,“我比罗丹更有才华,是罗丹抄袭了我的作品!我才是真正的雕塑家,我才是!”
罗丹过世后葬于妻子身边,但他坚持罗丹博物馆一定要有一部分展示卡蜜儿的作品。如今该馆藏有15件卡蜜儿作品,希望卡蜜儿的才华能为后世所见。
也许米列娃稍稍好一点,没有因为爱情发疯。虽然她的爱情得到了认可,却也成了《相对论》的祭奠品。
她始终没有得到过公正的评价。
米列娃·爱因斯坦·玛丽克是爱因斯坦的同学,一道学习,一道讨论科学问题。1901年,爱因斯坦在写给她的信中说:“如果要把相对运动课题做成功,只有你能帮助我。我是多么地幸福和自豪!”
1903他们不顾家人反对结婚,当时,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同年,爱因斯坦开始写博士论文时说:“我需要我的妻子,她能为我解开数学上的难题。”
对米列娃来说,放弃个人事业完全是为了婚姻和爱情。
未婚先孕,女儿夭折,迄今无人知晓,她是如何承担所有的困境。
婚后,她把心思完全放在了丈夫身上,尽一切努力帮助爱因斯坦。甚至,还包揽了全部家务活,为了挣钱补贴家用,她还办了一个大学生家庭旅店。
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收获之年,他在这一年发表了5篇引起自然科学革命的论文。米列娃骄傲地告诉女朋友说:“我们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让我丈夫一举成名!”
1909年,爱因斯坦在苏黎世获得教授职位。就在这一年,他与其他女人的桃色新闻四处传播,米列娃对此伤心欲绝。
在他们离婚的时候,米列娃分到了一部分诺贝尔奖金,照顾生病的儿子,过着隐居的生活。
也许,我们没有那么伟大,为了爱情甘愿牺牲所有。但我相信,您一定会是称职的父母,孝顺的子女,愿意为他们煲汤,愿意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奉献,小熊电炖盅就是您最好的选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