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予军衔,至1965年共授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将官以上军衔共计1614名。其中湖北红安、安徽金寨、江西兴国、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湖北大悟、河南新县、安徽六安、湖南浏阳等十个县因将军数量众多而被民间喻为“将军县”。这些诞生共和国第一代将军的红色土地,还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写满了历史与荣誉。
从峥嵘的岁月中走来,从血与火的战争中走来,“将军县”在人们的记忆中历久弥新。时值“八一”建军节,武汉文明网特推出专稿,追寻十大“将军县”将帅传奇,传承将帅们的家国情怀,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
“赣水那边红一角”——江西吉安
江西省吉安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革命老区,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第一、第二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被誉为“赣水那边红一角”。这里奔涌过“十万工农下吉安”的钢铁长流,在这块红色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余秋里、肖望东等4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049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是全国著名的第五大将军县。
吉安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誉,是全国的“灯彩之乡”。自古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由唐至清,“进士六百,一对榜眼,两名探花,五位状元,均谓鼎甲”,且“宰辅有七”,涌现了民族英雄文天祥、三朝重臣周必大、著名诗人刘辰翁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
江西吉安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一村三将领,隔潭四将军”
江西吉安,是宋末政治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乡,他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大义前仆后继。吉安成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与此不无关联。
江西省吉安县将军铜像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吉安县走出了余秋里、肖望东等4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其中,中将13名,少将33名,还诞生了曾山等180多位地师级以上老红军,开国将军数量居全国第五。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049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首批入朝作战的军一级将领名录中,最多的就是江西吉安籍,这当中尤以被志愿军成为“最牛军长”的梁兴初为代表,他率领的39军在西线作战,美军近3000人被俘,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俘虏美军最多的一次;39军胜利收复平壤,被美军称为“万岁军”,战斗过程被作家魏巍写进了脍炙人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惊叹: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而吉安县官田乡走出的四位开国将军,有三位同属举州自然村,人们称之为“一村三将领,隔潭四将军”。
将军故里涌“廉”潮
近年来,吉安县充分利用这一“红色资源”,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用县籍将军事迹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廉政文化潮。
吉安县将该公园和文天祥纪念馆列为“廉政教育基地”,该市编辑出版了《庐陵正气》一书,收录了吉安籍将军、红军、革命烈士等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故事和历代清官廉吏、志士仁人事迹,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也将该书有关编目摘要刊登在廉政文化宣传栏、宣传橱窗和黑板报,供广大市民阅读或收听。
游客在大井毛主席旧居参观。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今年以来,吉安县官田乡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将该县四位将军的事迹编印成小册子,免费赠送给党员干部阅读,并要求各中小学校将其列为学生德育教材。如今在官田乡,“彭林将军为新中国海军建设呕心沥血”、“彭嘉庆从长工到将军”、“彭嘉珠将军的勋章”、“张太生将军情系新中国军官教育”等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代表:江西省吉安县将军园
在吉安县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三湾改编旧址、八角楼、黄洋界保卫战遗址、朱毛会师桥等革命遗址780处,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摇篮文化和军事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城东入口进入吉安县城,最先进入人们视野的就是吉安县将军公园。建有主题雕塑、塑像园、浮雕墙和碑林等景观,雕塑园里矗立着46位将军的半身铜像。
江西省吉安县将军园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碑林则依山傍石而建,广泛搜集健在将军的题词和将军诗词,以及国内书法名人名家、领导人反映革命战斗生活、歌颂将军的诗词。自2007年7月将军公园开园以来,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纷纷前来参观瞻仰,缅怀开国将军的丰功伟绩,坚定理想和信念。
内容来源:武汉文明网
编辑排版:文明武汉
原创稿件 转载请出名出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