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参加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男子200米蝶泳比赛的美国选手迈克尔·菲尔普斯。
里约奥运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眼尖的观众可能已经注意到,美国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身上有很多紫色的圆形板块,好像是被网球猛砸出来的,又像是被八目鳗咬过。
其实,这些是中国传统医疗手段拔罐留下的印记。据说这种疗法能将血液引导至特定区域,促进身体恢复。
拔罐的热度在里约奥运会上不断升温:已有不少参赛运动员顶着紫斑出现。《纽约时报》也说:“拔罐的风头都出到奥运会上了。”虽然有美国体操运动员亚历克斯·纳多尔(Alex Naddour)等人现身说法,力赞拔罐的疗效,但这方面的科学证据仍不充分。
菲尔普斯拔罐现场图
游泳选手拔罐后的背部
从配备GPS的赛艇桨,到将运动员的最佳成绩缩短数秒的新式运动服,奥运会就是一场高新技术与科学的盛会。但与此同时,奥运选手们也依赖各种非科学手段和疗法,帮助自己取得优势。这年头,成败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运动员不放过任何提高成绩的手段,也完全是情理之中,且不管它确实有效,还是只是心理作用。
但旁观者不应被迷惑——奥运会就是一场“体育伪科学的国际盛会”,阿尔伯塔大学卫生法律与政策研究所的加拿大研究主席蒂姆·考尔菲德(Tim Caulfield)近日表示。
一些奥运选手还用上了针灸
看见拔罐在里约奥运会上风头日盛,考尔菲德特地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查阅了这方面的科学文献。“这届奥运会已经成了拔罐的奥运会。”他说,但这种潮流在之前的体育竞赛中就曾出现,也出现在好莱坞明星中间。(格温妮丝·帕特洛和珍妮弗·安妮斯顿等人的身上都露出过这些蛛丝马迹。)
躺着的是贾斯汀·比伯
格温妮丝·帕特洛
珍妮弗·安妮斯顿
“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考尔菲德说,他正在著书探讨明星们所推崇的那些伪科学。“目前为止,毫无确凿证据可以支持这些疗法的功效。”多项研究都指出,学术界还有待开展更多的研究。
考尔菲德还给出了另一个例子:肌內效胶带,即一种彩色胶带,由运动员贴在身体上,为肌肉骨骼损伤部位提供支撑。目前也没有证据支持它有任何效用。
冰敷的争议也不小。我们想必都听说过,运动损伤后应采用冰敷疗法,但近年来,专家们也对这一方式提出了质疑。原来,对于某些类型的损伤,冰敷可能起到加剧伤害的作用,考尔菲德解释说。
还有一种做法是静脉输液补水。《丹佛邮报》报道称,耐力运动员会采取非医疗目的的输液来给自己补充水分,以期提升表现。提供这项服务的公司和移动诊所遍地开花。但考尔菲德称,这种做法没有太大理论依据,喝水仍然是补充水分的最佳途径。(至少奥运会是禁止参赛选手输液的,除非有医生开具的处方。)
一些奥运选手还用上了针灸,比如加拿大滑雪运动员马克·麦克莫里斯(Mark McMorris)就说,在他赢得铜牌的索契冬奥会上,针灸就是他训练安排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有关针灸疗效的证据也参差不齐。“我们没有证据证明(针灸的)工作原理,只能说它是一种效果惊人的安慰剂。”退休家庭医生、替代医学研究人员哈里特·霍尔(Harriet Hall)说。
虽然这些做法多少都有些荒谬,但对运动员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就像穿幸运袜,或在赛前赛后搞些小小的仪式一样,他们可能会获得一种心理安慰作用,考尔菲德说。(据报道,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名男子在参与建造里约奥运会的游泳池时,在泳池夹层里塞了一枚两加元的硬币,想帮助加拿大运动员获得好运气。)
“在体育比赛中,安慰剂效应不可小觑。”他说。对这些优秀的运动员来说,比赛已经变成毫厘之争,任何微小的差异都事关成败。
如果对菲尔普斯等人来说,拔罐就是某种形式的幸运符,这无可非议。但考尔菲德强调,观众们不要被迷惑,“大家要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毕竟,如果拔罐真能提升运动表现,它或许一开始就不会被奥运会放行了。
翻译:雁行
来源:MOTHERBOARD
造就:线下剧院式的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造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