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女团决赛中国队获得季军,时隔8年再次登上奥运会领奖台。从比赛过程看,中国队与美国队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裁判的评判对中国队打击更大。应该说,奥运会体操赛事已经因裁判的“表演”变得越来越古怪了。成绩不好就找裁判因素,这种做法当然不值得提倡,然而连续数次体操赛事都出现裁判严重误判的情况,这就很难再说是偶然了。
之前的女团预赛,裁判的“表演”就相当抢眼,硬生生地将中国队分数压低,甚至都不给任何理由,以至于前中国体操名将刘璇惊呼,“裁判是坐在火箭上评分吗?”拥有高低杠世界第一难度的范忆琳,资格赛被无缘无故压分以至无缘决赛,女团决赛中她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完成质量,得分却远高于资格赛,两个前后不一的评分等于是裁判自己推翻了自己的判决。
然而对中国队来说,结果已经无法更改。之前一天的男团决赛,中国队同样是裁判误判的受害者,几乎每一套动作都会被刻意压低分数。没有失误要找出失误,有了失误更是从重扣分。队员邓书弟感叹说,他感觉中国队在训练中是什么样,在裁判心目中定格了就是什么分,发挥再好也没用。张成龙也认为,裁判给中国队的完成分普遍偏低。客观而言,中国体操在告别巅峰后尚未恢复到最佳水平,即使凭真实水平也很难战胜美、日两队,裁判在这种情况下还大力压分,已纯粹是不怀好意的体现。
此外,女团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又有外国记者公开质疑中国队员的年龄问题,队长商春松明确表示,“我们只是看着小而已。”里约奥运会开赛以来,很多地方都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比赛受到外界干扰的现象非常明显,误判仅仅是其中之一。奥运会本是团结和交流的舞台,如今却面临内部分裂的危险。或许,国际奥委会是时候引起重视了。
特派记者肖竹(本报巴西里约热内卢专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