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本诗集,它更应该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命运,我们的青春,我们对幸福的追逐与歌唱,以及对所有这一切的思考与探寻。”这句话来源于《青青诗草》诗集作者寄语。作者用一本诗集记录着友谊、乡愁、爱情、经历,真正做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
这本书的作者是29岁的丁德凯和他的挚友齐宝家。丁德凯的很多诗歌创作都是来自于身边的事,有的是看到的,有的是听到的。2005年,丁德凯机缘听到了西藏一位有名的诗人关于环境保护的演讲。演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一位西藏人为保护藏羚羊被枪杀的事情。当时这件事情对丁德凯的触动很大,于是他写了七律《还我净土(并序)》两首诗。
高中时,丁德凯的同桌齐宝家也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两个人惺惺相惜,经常切磋交流。丁德凯回忆说,高中某一个下午,两人告别了堆积如山的习题,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仙人湖。
“回想当时,两个充满幻想的少年,在初春的阳光里,沿着仙人湖大堤谈笑风生。当时我们也学着古人的样子,纵情于雄壮的波涛声中,任思绪飞扬于蔚蓝的晴空。”当天下午,丁德凯写了一首《仙人湖记》,将充满诗意的游历记录下来。
“人生起落犹未定,功业成败亦可追。重当振翼作风雷,蹈海吞江入云飞。”丁德凯挚友齐宝家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选择了考公务员,但以0.5分之差没有考上,于是写了这首七古乌江。
丁德凯在网上时常和齐宝家联系,看到他发的这首诗以后,他随即也写了一首和齐宝家乌江诗,勉励他战胜挫折,“生活给予我信心和战斗力,跌倒了爬起来从不露败迹……”
“人有了感情的波动自然就会想写一些东西。每个阶段的风格都不一样,学生时代的作品比较稚嫩,能够从字里行间看出我自己的成长。工作之后的诗歌和之前的风格又不一样,更加成熟稳重。”丁德凯说,他还会一直写下去,继续文艺下去,继续用文字记录生活。
晚报记者张康摄影报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