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8月12日讯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答记者问,央行表示,近期,央行对个别支付机构进行执法检查,发现机构存在未落实商户实名制、变造银行卡交易信息、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通过非客户备付金账户存放并划转客户备付金、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等严重违规行为。央行对相关机构处以较大金额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
对于这些机构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在本次续展中也获通过,人民银行主要考虑如下:
第一,续展工作不同于行政处罚。《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是人民银行有关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的一项具体措施,包括机构自评、分支行初审、总行复审多个流程。机构可自主确定是否续展,以及续展部分或全部业务。因此,续展工作与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等处罚措施不同。
第二,支付服务市场的规范发展需要时间。非银行支付机构正式纳入央行监管至今仅有5年,相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传统支付服务主体,普遍存在创新冲动有余、合规意识不足的问题。这个相对年轻的行业需要一定的监管包容度。同时,央行有关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也无成熟经验可循,相关制度、监管措施等在逐步建立健全中。央行将在不断完善市场规则的同时,加大市场整肃力度,督促机构树立合规意识、强化风控水平。
第三,避免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前期被处罚的一些支付机构涉及商户和消费者较多、交易量巨大,具有重要机构特征。人民银行对其实施行政处罚,充分考虑相关措施不会对整个市场造成重大不利影响,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难以预期的损害,也要看到相关机构已经能够充分认识其违规行为的严重性,积极主动采取整改措施,并主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惩戒。如通过不予续展终止其全部支付业务,将对支付服务市场产生较大冲击,众多商户和消费者受到影响,不符合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宗旨,也不利于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