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写“长安”
华商报记者携中国汉字卷轴和扇子走遍里约
长安到里约,近20000公里,华商报记者携带写有汉字“长安”的卷轴走遍里约的奥运场馆和大街小巷,让全世界游客感受书写和欣赏“长安”这两个汉字的乐趣。昨日,当印有“长安”二字的卷轴被华商报记者带到奥运圣火下并被打开时,两座古老的城市,因为奥运会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奇妙共鸣。
奥运场馆外
巴西潮大叔酷爱“长安”发音
作为华商报“奥运在长安”大型活动的里约现场部分,华商报记者将写有“长安”二字的卷轴和扇子带到了里约奥运场馆区,没想到,“长安”两个字一下子就火了。
华商报记者在场馆的休憩区设下了一个写字台,举办了一个迷你的书写汉字活动,吸引众多外国游客驻足。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美国游客,自告奋勇上来要写“长安”俩字,你还别说,写起来有模有样,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个中国通。写完之后,他还要摆好pose让华商报记者为他拍照。
更有意思的是一个叫友松的巴西大叔,这位光头、墨镜、留着漂亮胡子的潮大叔一身机车服,写完“长安”二字后,他通过旁边的巴西华裔女孩问华商报记者“长安”两个字怎么读。得知发音后,他冲着华商报记者竖起了大拇指,“好听,我要多念几遍,我还要为这两个字写一首歌。”说着说着,他一边念叨着长安,一边一溜烟走了。
在奥运场馆外,当“长安”卷轴被打开时,吸引了一大群巴西本地人的注意,特别是一位会讲英语的巴西少年,他穿着巴西足球队配色的卫衣,对来自古老东方的书法感到非常好奇,他不仅要拿起卷轴来让华商报记者拍照,还要让华商报记者自己拿起来卷轴他来拍照、摄像,原来,他要发社交媒体,向同伴们展示自己的经历和成就。
奥运圣火下
长安、里约实现跨时空对话
里约当地时间8月5日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当巴西马拉松运动员利马点燃奥运主火炬后不到一小时,在里约老城区的的标志性建筑物——坎德拉里亚教堂对面,来自贫民窟的14岁男孩乔治·戈麦斯点燃了“人民圣火台”,而见证这一时刻的不是各国政要,是数万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们。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次来到南美大陆,而这也是奥运史上首次出现主场之外的圣火台。
走遍里约的“长安”卷轴已经将西安连通了里约,并来到了奥运场馆门口,如果能够将“长安”带到奥运圣火面前,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不过,从奥运场馆区到老城区的圣火所在地并不容易,在转了一趟BRT、两趟地铁后,经过一个多小时,华商报记者终于到达了位于老城区的奥林匹克大道,尽管这里被称为“老城区”,但高耸的大楼间杂着各式老建筑,再加上川流不息的人潮,还是让人有一种置身高级商业区的错觉。而2014年采访世界杯的时候,华商报记者就差点在这样的地方被抢。这一次,仍有几个人尾随,绕过几条小路,甩掉尾随之人后,终于来到了奥林匹克大道,顺着人流再往前走,远远地就看到了奥运圣火台。
圣火台对面,有一座大约四五米高的山丘,上面站满了人,大家都只有一个动作:跟圣火合影。一位里约当地年轻人告诉华商报记者,很多人像他一样买不起开幕式门票,能这样近距离接触圣火感觉非常好。于是,“长安”就在这里被展开,瞬间,大家除了和圣火合影,就开始和“长安”合影,中国书法和奥运圣火在瞬间成了永恒的图景。
一位巴西老人告诉华商报记者,这里原来是个破旧的港口,现在因为圣火变得很热闹,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大家都要习惯巴西人在最后时刻解决问题。”2014年世界杯之前,全世界都对这个国家充满疑虑,但巴西人仍然奉献了一届精彩的比赛。2016年的里约,尽管外界对其“恶意”不断,但里约仍在尽力让首次南美奥运会成为特别的经历。
两个中国80后小伙——
骑自行车来看里约奥运,却撞上了“长安”
从中国坐飞机到里约,行程大约1万多公里。那么要是从中国骑自行车到里约呢?两个骑友的答案是:4万多公里,而且他们还真这么干了!
昨日,华商报记者在里约圣火台附近偶遇了两位中国骑友,他们是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碰上的。来自江西瑞金的朱志文骑行4年,码表上显示,他来到里约时骑行总距离已经达到40236公里,而来自北京的于旸骑行3年,来到里约时的骑行总距离达到了43000公里。
“这样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华商报记者问。“没有意义,可能只有在路上的人才会理解吧。”朱志文说。不过,当“无意义”的骑行碰上“长安”与“里约”跨时空对话,两人还是觉得有那么点意思。他们以及另一位中国媒体记者一起和写有“长安”的扇子合影。
江西小伙朱志文
花1000美元看开幕式
4年前,26岁的朱志文从上海出发,骑行亚洲7国,后又经中东入非洲,穿越非洲大陆,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巴西是他骑行到达的第29个国家。
朱志文给华商报记者看了他的相册,在伊朗拍的护照照片上,他还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帅小伙,而眼前的他已经是一头小辫,胡子都有四五厘米长的黝黑汉子了。为了看里约奥运,朱志文并不是坐飞机来到巴西再骑行的。在奥运会开幕前4个月,他从被称为“世界尽头”的阿根廷火地岛首府乌斯怀斯出发,一路骑行穿越智利、阿根廷,从伊瓜苏进入巴西,并在开幕式前一天骑行至里约热内卢。
朱志文说,他曾在南非开普敦遭遇暴力抢劫,头部受伤,不过对里约的印象不错,街头的巴西人不仅对他笑脸相迎,甚至还有小伙子要帮他修车。8月6日,朱志文出现在了奥运会开幕式现场,门票是从一位朋友那里原价买的,花费1000美元,朱志文在微信回复朋友说:“决定一年不吃肉不喝酒,赶紧撰稿20篇。”在现场,朱志文激动地连发4条朋友圈,在中国代表团出场后,他在看台上大声喊:“中国队,加油!”
离开巴西,朱志文将重返阿根廷,他的目标不仅仅是骑行,而是攀登南美最高峰、海拔6961米的阿空加瓜峰。
北京小伙于旸
骑行三年才花了2万多块钱
与朱志文一直在路上不同,北京小伙于旸则是先在国内工作一年,赚够了钱才出来骑行。即便是这样,骑行3年的于旸骑过的总距离,竟然比一直骑行了4年的朱志文还要多出了2000多公里,而且才花了2万4千多块钱。
原来制定周游世界的计划时,于旸给自己选了一条最长的路,从北京到好望角。2013年3月,他只带了8000块钱就出发了。“我属于比较抠的。”于旸甚至有些讨厌花钱,从小父母就教育他“凡事要节俭”,无论是在旅途还是平日生活里,多花一块钱都会让他觉得别扭。在三年多的骑行时间里,于旸只住过五六次旅馆,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自己的帐篷里。
工作攒钱、旅行途中借钱、回家还钱,于旸的骑行总是这样的节奏,他对工作不是很看重,“随便找份工,赚了够出发的钱就辞,中途不够就管别人借。”于旸的母亲就是个标准的背包客,而从于旸3岁开始,父母就会带着他出去,等到了大学,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都走遍了。
于旸曾在赞比亚突发疟疾,在帐篷里躺了三天才好转,“不过我只要在路上,就不会停下脚步”。目前于旸正在等待着去秘鲁的签证,他想去看看纳斯卡线条,还想去智利看看马丘比丘。
中国耐力王在华商报上写下“长安”
陈盆滨:田径比赛会破很多纪录,因为巴西冬天比赛很爽
里约奥运会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中国耐力王陈盆滨,他带领一支中国跑团,用在里约海滩上奔跑的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奥运军团创造佳绩。他得知华商报里约连通西安的活动后,特别要求在华商报记者随身携带的一张华商报上写下长安二字,“我要参与这一活动,我觉得蛮有趣的,这两个汉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城市,更是一段历史和精神。”
2015年,陈盆滨完成了100天100个马拉松的壮举,该项活动不仅是对陈盆滨的极限挑战,也起到了推广跑步的作用。今年,陈盆滨又与2万名大众跑者完成了多个城市的100公里挑战。
这次,陈盆滨团队在奥运会举办地里约完成终点站的比赛,本次里约站从弗拉门戈出发,途经科巴卡巴纳海滩等当地8个风景迷人的海滩、6座里约城市地标性建筑、5座2016里约奥运场馆,使跑者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奥运的气息。活动中,跑团始终非常兴奋。在冲过终点时,跑团的成员们热烈击掌相拥,陈盆滨也把自己的跑鞋收藏起来,准备将其作为一生的纪念。
在陈盆滨回国当天,华商报记者在他的住处独家专访了他,陈盆滨表示感受奥运氛围非常幸运,并透露未来的目标是重新参加之前参加过的一些极限跑比赛,并努力提升成绩。他说,预感这次里约奥运田径比赛将会有很多纪录被打破,因为“在巴西的冬天跑步真的很爽。”
说完这句话,他就打包行囊回国了,而几天之后,王军霞保持了23年的女子万米纪录宣布作古。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特派巴西里约热内卢记者 赵蔚林 采写
西安拼“长安”
西凤15年6年陈酿酒助威里约,与华商报联办“大唐奥运会”
4年一度的奥运会正在举行,世界各国体育精英齐聚巴西里约热内卢。8月13日,在距离里约奥运现场万里之遥的中国陕西西安大唐芙蓉园,也举行了一场“奥运会”,这个奥运会别开生面,蹴鞠、射箭、投壶、纸鸢、空竹等五大古老的中国传统运动项目展开角逐。
华商报与西凤15年6年陈酿酒联办“大唐奥运会”
由华商报与西凤15年6年陈酿酒联合主办的“奥运在长安”大型全民参与奥运主题活动之“大唐奥运会”,活动汇集上千名读者,上演一场穿越历史、现代运动与古代竞技交相辉映的大唐奥运会。
下午5时,大唐奥运会在大唐芙蓉园南广场开幕,几名舞者身着彩装舞起火辣的桑巴,而穿着唐装的皇帝和贵妃盛大迎接,也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此外,活动还通过华商美食微博、西安著名大V网红老班长映客进行了同步直播。
简单的开幕式后,蹴鞠、投壶、射箭、纸鸢、空竹五大传统运动项目开赛,不论是大唐芙蓉园的游客,还是此前报名参加的华商报读者,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逐项参加比赛,体验这些新奇的玩法。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传统民俗互动展览,让参与者可以感受到陕西传统民俗的魅力;里约穿越大唐表演赛中,现代足球和古代蹴鞠迸发激烈火花,参与者们纷纷为古今足球大战鼓掌叫好。桑巴美女热舞瞬间点燃全场热情,场面十分火爆。
主办方还请来传统工艺师傅表演面人、糖人制作,颇受孩子们青睐。参赛者们兴致高涨,经过两个小时的比赛,根据总分高低决出综合奖项的前三名。西安泽祥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小建、华商报社副总经理拓峰为前三名获奖者分别授予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并颁发西凤15年6年陈酿酒准备的厚礼。
“这真是个好彩头,这孩子将来高考能考个状元。”状元被13岁的少年郑轩昂获得,少年很开心,跟在后面的父亲更感到自豪,“这样的活动真心不错,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很开心,能让在开心的玩耍中领略我国古代传统竞技项目的魅力。”
人体拼写巨幅“长安”
致敬里约
随着各项比赛的进行,活动进入高潮。现场上千名西安市民在举办方的组织下,统一着装、手拿折扇,汇聚在大唐芙蓉园南广场,用人体拼写“长安”巨幅字样,仰望空中,举起手中折扇,齐呼“奥运在西安”。用这样一种方式,致敬里约,助力奥运。这是一场巴西和长安共享奥运盛事的隔空对话,是长安送给里约的一份特殊的礼物,也是古城西安此时此刻最美丽宏大的一道风景。
在大唐芙蓉园这座极富大唐风格的园林建筑群里,蹴鞠、射箭、空竹、投壶、纸鸢,加上每人手中的传统样式的纸折扇,让不少恰好来到大唐芙蓉园游玩的外地游客恍若穿越到了古代。“今天来巧了,没想到碰到这么好玩的活动。”带妻儿来西安游玩的广东游客陈先生很是高兴,尽管活动现场烈日炎炎,但陈先生还是兴致盎然的带着妻儿几乎玩遍了所有项目,大呼过瘾。
体验传统项目
推进全民健身
本次“奥运在长安大唐奥运会”是由华商报联合西凤15年6年陈酿酒共同发起的“奥运在长安”大型奥运全民参与主题活动之一。奥运季,华商报和西凤15年6年陈酿酒通过举办高尔夫球开放日、大唐奥运会以及奥运英雄广场等14场大型全民参与活动,将奥运圣火燃情长安,让长安人民走进奥运,体验盛事。13日大唐奥运会与三场乒乓球、趣味篮球、蹦床的奥运英雄广场活动的同步开启,将周六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长安日。
作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唐代的长安,西凤酒就有着“甘泉佳酿,清冽醇馥”的美名,与古都长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凤15年6年陈酿酒品牌作为西凤酒的杰出代表,品牌运营团队在王延安董事长的带领下,以精诚之心打造高品质佳酿,用浓浓酒香缔造15年行业奇迹,成就史诗般的品牌神话。西凤15年6年陈酿酒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全民健康运动的发展,为新时代时尚生活增添光彩。
西安泽祥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小建表示,本次与华商报联袂举办里约同步长安,大唐奥运会,是通过体验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大唐文化来推进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发展事业,使人民群众真正体验体育、健身活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感受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运精神。
华商报社副总经理拓峰也表达了该次活动的积极意义,并预祝参赛者赛出好成绩。
市民体验蹴鞠射门十难中一,连呼佩服古人
“大唐奥运会”上,蹴鞠、射箭和投壶最受青睐,领取号牌参赛的市民和读者排成长龙。
主办方设置的蹴鞠玩法是,在约5米远的位置处摆放一块木板,中央挖出一个直径约四五十厘米的圆洞,由选手将用毛皮制作的远大于足球的一个皮球用脚踢入圆洞,方能得分,每位选手10次机会。然而据华商报记者观察,绝大多数选手信心满满而来,垂头丧气而去,10次机会难中一次。整个下午,在数十名参赛者中,居然仅有寥寥几人曾将球成功射入圆洞,而最多的一名选手也只不过进了3次。
“听说蹴鞠在咱们国家老早就有了,尤其是宋代,蹴鞠技术达到巅峰,不过古代人可真厉害,像这种玩法还真难。”踢了10次未进一球的市民朱先生意犹未尽。开场时主办方请来的花式足球队曾表演蹴鞠对抗,但华商报记者发现,这个皮球并不太“乖巧”,一名队员说,这个球比足球大,但分量却轻,较难控制。
射箭比赛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然而,与蹴鞠射门一样,距离仅10米外的箭靶极少“受伤”,选手脱靶成为常事。投壶比赛亦然,每人十只箭要投入放在三四米远的一只藤壶内,选手们少有成功者。华商报记者也难抑好奇,但在尝试后却不得不无奈摇头。
抖空竹和纸鸢的吸引力稍弱,但尝试的选手们也发现作为竞技项目同样比较困难,“也许是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抖空竹和放风筝吧,所以没有蹴鞠、射箭那边热闹,但是这的确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运动项目。”郭先生表示,应当让孩子们知道这些传统。
带孙子来参赛,
华商报老读者也忍不住玩两把
年近7旬的华商报老读者赵民在赛前早早就赶到了现场,先后体验了蹴鞠、射箭、投壶等多项比赛,在射箭比赛中,老人十支箭三支中靶。天气虽然炎热,但赵老先生精神矍铄,仿若老顽童。
“我都想试试,这些古代体育项目真挺好玩。”赵老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自己的一对龙凤胎孙子孙女来体验这场“穿越奥运会”的,活动开始后,十六七岁的孙子孙女都自己选择项目参赛,赵老先生也不服老,炎炎烈日下一项项轮番参加,而且身手矫健,不输年轻人。
“这样的活动非常好,现在奥运正是热点,这个活动用奥运比赛的角度切入,让大家去体验和了解中国传统运动项目的魅力,感受古代人的娱乐和竞技运动。”赵老先生表示,此次活动深受他的孙子孙女喜爱,玩得不亦乐乎,“别说孩子们了,我都手痒,忍不住去玩两把,这不,我把天热都忘了。”赵老先生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开心地说。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杨德合 采写
>>多知道一点
蹴鞠
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鞠”是外包皮革、内填米糠的球。“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
射箭
即箭术,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准确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就发明了弓箭,弓箭一直是人们狩猎和军队打仗的重要武器。
投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
抖空竹
空竹古称“胡敲”,也叫“地铃”、“空钟”、“风葫芦”。抖空竹亦称“抖嗡”、“抖地铃”、“扯铃”,是汉族民间游艺活动。抖空竹原是庭院游戏,后经技巧提高,有了竞技性质,并成为传统的杂技项目。
纸鸢
一般指风筝,相传春秋时期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隋唐时期造纸业的发达,放纸鸢盛行。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