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里约8月17日消息(记者吴喆华)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遭遇滑铁卢,仅在女团和男团上拿到2枚铜牌,首次参加奥运会遭遇“零金牌”尴尬。虽说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但对年轻的中国队来,在里约还是跌得有点惨。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随着尤浩在男子双杠比赛中落地摔倒,中国体操冲金最后一根稻草倒下。尤浩说,压力太大不敢去站稳。想着动一步,没有准备落地。
总教练黄玉斌起身从看台离开,剩下王妍在自由操的场地上独舞。最终,中国体操队在里约只收获了2枚铜牌,单项排名位列第11。尽管,赛前有人预测体操队今年的成绩可能不如以往,但最终的结果依然超越了我们最坏的想象。就像尤浩最后那一摔,中国体操在里约也坐了一个屁股蹲儿。是什么让中国体操这次跌的如此之狠?首先,实力不济,青黄不接。男团,连续两届奥运会金牌,中国体操最有希望冲金项目,人员构成上,除张成龙之外,尤浩、刘洋、邓书弟、林超攀都是首次亮相奥运。体操项目本来就有极大的偶然性,年轻队员经验欠缺,频频失误。
中国体操男队队长张成龙说,日本队有四名参加过奥运会的老将,带一个新人,新人也很强,在自由操上拿过世界冠军。而中国队相对而言队伍比较稚嫩,没有奥运会的经历。
记除了中国男团尚能与日本对抗之外,其他项目不论谁上,都没有冲金把握。尤其在分量最重的男子全能项目上,中国选手的质量分和起评分都和内村等顶级选手存在差距:获得第五名的林超攀说,即使发挥好,也就是前三名,自己还没有具备拿冠军的实力。
尽管在团体赛中,老将张成龙非常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纵观当下中国体操,不论男队还是女队,仍缺乏足以压场的明星人物。前中国体操男队队长,奥运冠军黄旭回顾从2008年到现在跌跌撞撞的一路,上一届还有陈一冰、邹凯,这一届只有张成龙,其他都是年轻的选手,实力还不够强大。
其次,抗压不强,心态不稳。体操项目对心理素质要求极高,普遍写在中国体操队小伙子脸上的是紧张,体现在场上,就是不能充分发挥训练水平。在男子吊环比赛中,预赛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刘洋,因为上一个希腊选手获得16分的高分,而受到重压,他的一个倒立动作和下法都出现了失误。 “太想做好”的结局反而是整套动作“节奏都乱了”。
由于动作完成质量不占优势,只有增加动作难度,越增加难度,越容易失误。越没有金牌,压力越大,压力越大,越发挥不好。从男团首战失利之后,双杠、吊环和女子的高低杠,接连折戟,剩下最后一项男子双杠时,尤浩赛前非常紧张,跟媒体说最担心就是下法不稳,不幸一语成谶。对于关键时刻想太多,奥运冠军黄旭分析说,还是平时训练没有到位。高压之下必须有过人的本领,“平时练到的必须是百分之两百的付出,因为他们出现的失误都挺明显的而且也不是技术性的问题,都是想多了,没有把平时练的东西练到火候。”
最后,“朝中无人”,话语丧失。裁判的问题虽然外因,但对于打分项目来说,裁判不得不说。如何让裁判认可我们的动作,特别是难度D分已经成为了困扰中国体操最大的难题。去年世锦赛冠军、拥有最高难度分的中国高低杠选手范忆琳,在没有出现重大失误的情况下,仅得到15.266分的“超低分”,位列第九名,无缘决赛。男团赛后邓书弟无奈表示,曾经尽全力去一次次的去修正自己的动作以适应规则,但收效微乎其微。
目前中国体操在国际一级裁判的数量,以及国际体联关键委员会中的地位等方面都不及日本,前日本名将富田洋进入男子体操技术委员会以后,大力推行日本标准,四年内命名了10个日本运动员的独特动作,使男子体操从规则这个根本问题上就偏向了日本,从而打破了中日抗衡的格局。可以说,比赛还没开始,我们就已经落后了。另外,体操的14枚金牌被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德国、希腊、荷兰、朝鲜多达9个国家瓜分,这很难讲是不是国际体操联合会有意削弱强队,搞“平衡”。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年轻就是最大的本钱,意味着最大的可能。未来,他们还有时间去磨练和提升自己。1992年的尤浩今天结束比赛以后说,这样的结果他选择接受,因为“接受了以后才可以从低谷爬上去”;1995年出生的林超攀说:“一定有希望,反正我比他们还很年轻,这个是我的本钱,好好练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