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里约奥运会英国体育代表团已经累计获得了24金22银14铜的成绩,排在美国之后位列奖牌榜第二位,而我们中国队以22金18银25铜,暂列奖牌榜第三位,不过,要想赶超英国,需要更超水平的发挥,不然真悬了。
英国媒体,诸如《每日邮报》《泰晤士报》甚至BBC都在感慨:本届里约奥运会,英国超越了人口总数20倍于他们的中国,将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甩了几条街!
在别人高傲的背后,我们不得不反思,英国为何能赶超中国队?
对此,新华社记者王子江目前刊文称:英国运动员的成功,最重要的秘密就是国家彩票、金牌战略和科学的训练方式。
1996年以后,由于英国体育代表团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糟糕表现,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英国开始注重对于体育的重视和改革。
在94年成立国家彩票以后,国会对国家彩票收入投到体育、艺术以及遗产保护等事业中,这部分对于体育的投入占到体育总拨款的75%;此外,国家财政也向体育倾斜,构成了25%。
而我们国家也在94年开始发行中国体育彩票,彩票收入的70%被交给大型体育运动会的承办省作为举办经费;此外财政的投入力度也在逐步增大,但是用于全民体育的比例并不是很多,不得不说,成效也不如英国明显。
在对待金牌的态度上,英国越来越重视,中国相对松懈,从对于金牌的奖励上来看,我们的资金在减少;
而英国对于个人的奖励福利虽然为0,但是拨款制度取决于,体育项目夺牌的可能性的大小。包括乒乓球和篮球等根本没有希望夺牌的项目,英国根本不会资助。
虽然不得不说有些过于偏激,但是至少不像我们,足球和篮球的资助和拨款力度很高,但是在回报上却没有太大的起色。
此外,英国在比较冷门的项目下足了功夫,而且在比较传统的项目中注重很大,大力从国外引进高水平的教练、以及高科技训练方式。
中国的战略战术主要集中要传统优势项目,然而除了乒乓球,今年的跳水、游泳甚至是羽毛球,都没有发挥出原有的水平和冲金能力。在“违禁”一事上的监管力度和自律程度,不得不说也存在漏洞。虽然高薪聘请的外教并不少,但是在效果上却很难取得成效。而在运动装备的技术、引进水平方方面,除了本身的差距,我们也还不够积极。
典型的诸如杨纳斯基与某位领导的“握手门”,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
别人年年在进步,我们却开始走下坡路。
虽然有失公平的赛事、以及故意针对中国的事件并不少,但是个人认为,国家实力,特别是我们竞技体育实实在在的实力,是让别人闭嘴、这些不公平事件减少的唯一证据,而不是靠嘴。
大家怎么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