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二年,
里约,
中国女排3:1力克塞尔维亚,
再夺奥运金牌!
这也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
也追平了这个纪录的保持者
——世界女排劲旅古巴。
里约奥运会,
女排一次又一次给了我们足够的惊喜,
今天,人们再一次被她们惊艳,
今天,她们配得上全场的高光。
进入世界杯前三名的死亡之组,
郎平直言:“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强的分组,但是她说:“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做好最好的准备。”
无论是作为球员还是教练,她总能力挽狂澜,在开局失利的情况下,把球员的魔力点燃。
在中国的体育界,
也许只有郎平能够让老中青几代人找到共同的话题,
她不仅活跃在赛场上,
她更是这个领域的旗帜,
感谢她帮我们连接上了80年代的那些记忆。
1978年,18岁的她进入国家队,成为袁伟民手下的一员虎将。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铁榔头”就成为了她的代名词。直至1986年她和她的队友们实现了迄今为止无人超越的“五连冠”。
褪去了光环,她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从国家队退役,深造在美利坚。
几经挣扎,她拿到了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研究生学位,开始了她的执教生涯。
1995年,郎平接手了连亚运会冠军都丢掉了的中国女排。
在她的《燃情岁月》里,她说:执教工作困难之多,也可想而知。但我更清楚,女排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女排打球已经超越了排球、超越了体育本身。
这段教练生涯最终也因高强度的工作和病痛等个中原因而结束。
她坦然在意大利执教职业联赛,一年后,球队获得了欧洲联赛冠军。后来,她甚至带着美国女排和中国女排开战。北京奥运会,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震惊了世界。她把体育放进了叫做“专业主义”的框架,而非“国家”。
这也不禁让我们反思,女排精神在这个时代失灵了吗?再现中国女排辉煌是否可能?答案告诉我们:仅有女排精神已远远不够。
2013年,郎平二次执教中国女排。她和排球管理中心的领导开玩笑说,中国女排好的时候,你们都不需要我。事实也是如此,她不是体制的投机者,她抓的都是一手烂牌。这次不同的是,她学会了跟体制谈判,竭力争取了主教练的话语权,排管中心变成了一个董事会。
在此之前,她也加盟恒大女排,探索中国女排职业化的道路。她有意识地给自己的排球事业加入了“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的成分。
她不局限于短期利益,
她目光长远启用新人,
她摈弃魔鬼训练,
她不让队员带着重伤上阵比赛,
她放弃了用意志和精神创造奇迹的尝试,
因为她很清楚,她要的是中国女排奥运会上的“成功上市”!
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能转型为出色的教练,她做到了。
2014年,中国女排获得世锦赛亚军。
2015年,中国女排加冕亚锦赛冠军。
同年,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冠军!
将近20年之后,郎平重新品尝到了冠军的味道。
这也是她执教生涯以来的第一座世界冠军奖杯。
2016,
这一年,
她56岁。
里约,
全球见证了!
对于我们,她的意义,不亚于贝利之于巴西,马拉多纳之于阿根廷,甚至更超越了他们。
民族精神好比酒精,一点就着,但太虚幻,赛场是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比拼,精神只能锦上添花,非决定性因素,要不然每届都能夺冠。
我们无力吐槽中国足球的羸弱,我们为一个能接受这个执教体系的排管中心点赞。是他们放弃了固有的体制羁绊,给中国女排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从而才有了中国女排今天辉煌的续写。
有人会说她改变了中国排球的格局,也正在改变着世界排球的格局!
也许她在乎的,她只是一个稳扎稳打工作的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