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1日是里约奥运会的最后一个比赛日。至本报截稿时,中国获得金牌26枚,奖牌70枚,与2008年北京奥运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奥运最好成绩,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38枚金牌、88枚奖牌的“境外奥运最好成绩”相比,“里约大滑坡”的评价似乎并不为过。目前,这个下滑程度只有被大规模禁赛的俄罗斯堪比。
“美国遥遥领先,英国历史性地超越中国”,德国体育网21日评论说,中国派出史上最大规模的境外奥运代表团,却收获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来的最差成绩。当地时间20日19时,中国奥运代表团在里约举行总结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称中国队“基本完成了任务”,同时分析了不足。
在刘鹏宣读的一份约5000字的总结中,对问题的分析占了近1/5篇幅。法新社说,这份总结称奥运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队对严峻形势和困难估计不足,一些项目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创新不足,管理措施不够严,有些项目比赛水平出现大幅滑坡。德国体育网称,中国代表团平均年龄24岁,七成选手首次参加奥运,年轻让中国队付出代价。中国对此反思说,对年轻队员有针对性地培养磨练不足。韩国《今日亚洲》认为,除了在优势项目上过度自负外,个别中国运动员拼搏精神不足也是问题。该报21日称,中国国内在反省和总结教训的基础上,下届奥运再战的氛围正在形成。
在关注中国战绩危机的同时,不少外媒也注意到,中国人对金牌的态度正在起变化。美联社称,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赢得首枚奥运金牌,曾令整个国家感动落泪。奥运金牌被视为中国终于屹立世界之林的一个标志,能大幅提振民族自豪感。8年前,因伤退赛的跨栏运动员刘翔曾遭遇嘘声。然而现在,宁泽涛从里约空手而归,仍能占据中国媒体头条。
“金牌不是一切”,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说,尽管北京仍希望中国代表团获得更多金牌,但中国的“金牌观”已经改变。《首尔新闻》分析原因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中国已无需用奥运金牌证明国家的尊严。原本施行精英体育并进行精密管理的中国,正在将奥运视作“享受的舞台”。
不过也有人担心,公众情绪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不能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过于宽容。毕竟竞技体育就是要比个输赢,而且没有哪个国家不在意奥运奖牌榜上的位置。超越中国,“创造历史”地站上奥运奖牌榜第二位让英国媒体欢呼。英国代表团团长20日晚说,这是我们最伟大的一届奥运会。
中国知名体育评论员汪大昭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民众更多地把体育当作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体育最根本的作用。但体育机制的变革不是不要金牌。美联社称,虽然中国人可以接受不是每届奥运都大举夺金,但对金牌下滑仍颇有警醒感。甚至有人开始嘀咕,4年之后,日本作为东道主是否会对中国奖牌地位构成威胁。这两个国家之间有着敏感的民族主义情绪。
【环球时报赴巴西特派记者 姚莉 环球时报驻外特约记者 青木 陶短房 王伟 环球时报记者 郭孝伟 柳玉鹏 甄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