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
老北京三十六行有一行,叫做——剃头担子。
剃头匠走街串巷,遇到有人想要剃头,就摆好家伙事儿,让客人坐着或者躺着,烧热水,烫热手巾把儿,先热敷,让客人面部放松。然后动刀修面。
修完面后打散辫子,为客人洗头,抹头油,重新打辫儿,要光亮,要紧致。
晚清街头的修面结辫服务
清朝无疑是剃头理发行业大大蓬勃发展的时代。按照满清的规矩,原本是要剃成正宗满清式的“金钱鼠尾”的,也就是整个脑袋全部剃光,只留脑后铜钱大一撮,结成老鼠尾巴一样的一根小辫儿。
到了清朝中后期,男子的发型慢慢发展成以耳朵为界,前半部剃光,后半部留着,结成一个大辫子,也有多往后剃一点,留出碗口大一块的。
人们对辫子的追求也从原来的金钱鼠尾,发展到要粗、要长、要亮等等。特别讲究的还要编红绳进去。富贵人家更是有辫坠,辫穗等等装饰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