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称外语政策重大调整。8月29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调整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政策的通知,今后,职称外语不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必备条件。此次调整是根据中央相关政策精神,结合河南省实际,经过深入调研论证确定的。
消息一出,网友纷纷欢呼,折磨大家这么多年的职称外语,终于不用必考了,让有需要的人去考吧。对此,网友“水中石头”说:“关键是要精准施策,对职称外语有需求的该考还是要考,但不要让一些和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制约了人才的晋升和选拔。”
网聚观点
食之无味却又不敢扔掉
大河网网友“岱宗肤黄”: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毕业15年,生活中用到外语的地方少之又少。上学时要求英语必须过四级,不然不发毕业证,工作后要求考外语,不过不给评职称。职称外语像鸡肋又不是鸡肋,食之无味,却又不敢扔掉,悲催的要命啊。
@恒山鸟:早该取消还没取消,考外语无处不在,用外语寥寥无几!死板教条,这明显违背常规。术业有专攻,精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才是王道。
背后滋生巨大灰色利益链
今日头条网友“高山飞瀑”:如果取消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将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相关部门及其员工收入势必减少,普通百姓将从评职称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诸如此类的严重后果谁来承担?这背后有多大的灰色利益链,谁获益了谁知道。
大河网网友“芦苇丛中”:相信很多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评职称的论文是买的,职称英语找枪手替的,有的人为评个职称可以说是“真拼”。这里面的猫腻,大家心知肚明。
选用人才要不拘一格
光明网风友“王石川”:一个真正有水平的人才,不得不在用不着的外语考试上耗费时间,不得不在一些并无价值的论文上分散精力,不得不求爷爷告奶奶地发表论文,且在评职称时不得不打通各个环节,他能专心做好研究吗?职称评定,该脱钩的不止外语,还应该包括论文,以及陈旧的评选机制等。我们需要对职称制度进行反思。
大河网网友“汴梁秀才”:俺们单位一个人,什么也不会,但人家就是待遇高,有什么办法?中央多次强调,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希望那些限制人才的条条框框,早点取消吧。拓宽人才评价渠道,要真正地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
网友故事
职称外语“血泪史”
大河网网友“妖狐”:看到新闻中说,今后职称外语考试不再统一要求了,突然想起自己考职称外语的伤心往事。上学时,英语一直是我的“软肋”,好多题目都看不懂,只知道在ABCD里,随便勾一个,兴许触碰正确答案的几率更大些。大学里也基本都是贴着及格线“应付”过去,工作后就更是彻底懒得再去翻英语书!
谁知道,毕业后从事的业务需要评职称,其中一项“硬杠杠”就是考英语!一直想不通,自己从事的行业和英语没多大关系,为啥非要考英语?申报中级职称前,因为一直不“上心”,错过了两次职称英语考试,后来因为考场着急用手机翻看单词,被监考老师逮到,又禁考两年,中间又考了一次,直到今年才算是考过,正在偷喜之时,新政策出来了,真是造化弄人!
让老外考“汉语四六级”
大河网网友“笑醉天”:犹记得大三后半年的某天,室友突然神神秘秘地对我说,“你昨天夜里说梦话了,最神奇地是,你说的居然是英语”。那一刻的尴尬,瞬间脸红红的要流下汗来。在中文系四年,背了三年半的英语,终于把英语四级过了,如愿拿到了大学毕业证。
一晃,已经毕业十多年了,初级职称在2005年就已经评过,此后从没有去参评过中级职称,按理,现在也该去评副高了。原因无他,可恶的英语还挡在面前,我却再也懒得梦里挑灯读英语了。我就纳闷了,一个天天摆弄汉字为生的人,为啥要用英语来作为职称评比标准?中国现在发展越来越强大,真希望老外们都来学汉语,咱也给他设置个四六级汉语考试,也不要出太难的题,就挑网络上流行的那些“汉语四六级题”,在我们方便的时候给予他们方便进行考试,他们一定会憋屈得想方便。(文章来源:https://news.360guakao.net/zixun/18560.html)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