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济不温不火,但行业仍有结构性亮点。结合中观数据,我们建议投资者布局三条景气向好(或边际向好)主线:其一,基建投资及供给侧收缩(G20)利好的建材(玻璃水泥)子领域景气复苏;消费需求结构性改善,地产链(地产、家电家装)和汽车维持高景气;上游供给侧收缩,我们主要关注稀土相关机会。
投资要点
细说中观,跟踪景气。行业中观数据是连接行业和总量研究的桥梁,是策略研究基本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公司财务基本面的众多因素可简要概括为“量价本利”,“销量”和“价格”更多受整体行业景气影响,而“成本”和“利润”更多在行业研究员判断,包括资本运作和资本开支等对企业最终盈利的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行业中观数据跟踪(集中在行业层面的“量”和“价”),找出景气高的行业或边际改善行业,为策略大势研判和专题推荐等提供依据。
下游需求:房地产销售火爆,去库存效果明显,但结构问题存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显示,7月同比上升83.7%,其中一线264.3%,二三线分别为45.9%和79.9%。销售拉动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8.1%,但从4月开始同比增速收窄,地王频出后,预计各城市将出台更多房价调控政策,可能会抑制后续新拿地和新开工。
社会消费平稳,两大亮点之一是房地产后市场景气度向好,二是汽车景气高位(SUV和新能源车).社会零售整体同比平稳增长10.2%。亮点之一是房地产后市场景气度向好,以家电、建材、家具为代表的住房相关消费增长迅速,分别增长11.5%、15%和13.6%,均超过总体零售增速。其二是汽车领域,乘用车中SUV和MPV销量增速分别为47.36%和36.41%,在政策补贴和热点城市限购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一直高增长,7月销量增长98%。其他消费,白酒迎来中秋涨价,中医药维持高景气,农产品菜价受高温影响延续上涨,但未来可能回落,猪价回落。
中游制造: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但开工率和库存都已开始回升),工程机械领域推土机等销量明显上升(受基建拉动).钢铁价格从6月至今已连续上涨。截至8月29日中冷轧板卷、螺纹钢、热轧板卷和线材分别环比上涨12.66%、5.06%、5.11%和2.82%,呈平稳上涨态势。但各钢材库存均不同程度上涨,炉开工率经短期回落后再次上升。工程机械方面,推土机、挖掘机销量大幅增长。今年下半年由于下游基建投资的持续发力。7月工程机械行业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3.2%(上期值7.0%),推土机销量同比增长89.2%(上期值103.1%).
基建需求叠加G20,建材价格特别是华东水泥和玻璃涨幅明显。截至8月29日,水泥环比上涨4.96%,特别是长江和华东地区领涨10.85%和9.40%,受G20影响,华东地区水泥减产,预计价格将继续上涨。玻璃价格快速上涨,广州、上海、秦皇岛地区涨幅较大,同时产量与开工率也相应放大。化工方面,纯碱、PVC、乙烯和涤纶短纤价格与前一周持平,乙二醇上涨4%,其他化工大宗商品如液氯、二氯甲烷、聚合MDI涨幅居前。电力方面,受天气影响和基数效应,全社会发电量增长较快,并延续至8月。港口运输方面,BDI、BCI指数涨幅扩大,7月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微涨,CCFI与SCFI微跌。
上游资源,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煤炭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企稳反弹,OPEC冻产就或达成减产协议支持油价;有色可重点关注稀土。8月以来动力煤、焦煤与焦炭价格延续上涨趋势。8月煤炭调度锚地船舶数出现历史高峰,需求带动煤炭库存去化效果显著,秦皇岛煤炭库存一周内回落15.18%,6大发电集团煤炭库存和日均耗煤量下降。原油价格企稳反弹,若9月OPEC冻产会议就减产达成,未来油价有可能进一步提升。有色金属价格普遍上涨,其中铝库存下跌、价格上涨,铜由于供给放大导致库存上升、价格下降。目前稀土价格处于历史地位,成交量与订货量严重下滑,未来行业整合及政策利好机会使稀土具备中长期上涨基础。
投资建议。经济不温不火,但行业仍有结构性亮点。结合中观数据,我们建议投资者布局三条景气向好(或边际向好)主线:其一,基建投资及供给侧收缩(G20)利好的建材(玻璃水泥)子领域景气复苏;消费需求结构性改善,地产链(地产、家电家装)和汽车维持高景气;上游供给侧收缩,我们主要关注稀土相关机会。
风险提示:若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或明显资金外流引发金融危机,会对我们投资建议产生影响。
细说中观,剖析行业景气
行业中观数据是连接行业和总量研究的桥梁,是策略研究基本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公司财务基本面的众多因素可简要概括为“量价本利”,“销量”和“价格”更多受整体行业景气影响,而“成本”和“利润”更多在行业研究员判断,包括资本运作和资本开支等对企业最终盈利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行业中观数据跟踪(主要集中在行业层面的“量”和“价”),找出景气高的行业或边际改善行业,为策略大势研判和专题推荐等提供依据。
下游需求
核心结论
全国商品房销售持续火爆。7月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8.7%,但结构性问题存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上升83.7%,其中一线同比上升264.3%,二线同比上升45.9%,三线同比上升79.9%。销售拉动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8.1%,但从4月开始同比增速收窄;地王频出,预计各城市将出台更多房价调控政策。
7月社会零售整体同比平稳增长10.2%。其中餐饮与商贸零售增速均在10%上下。两大亮点之一是房地产后市场景气度向好,以家电、建材、家具为代表的住房相关消费增长迅速,分别增长11.5%、15%和13.6%,均超过总体零售增速。其二是汽车领域,乘用车销售表现靓丽,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力成为新的增长点。乘用车中SUV和MPV销量增速最快,分别为47.36%和36.41%,在政策补贴和热点城市限购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一直高增长,7月销售额增长162%,销量增长98.1%,纯电动汽车产销增速均快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其他方面,白酒迎来中秋涨价,中医药维持高景气,农产品菜价受高温影响延续上涨,但未来可能回落,猪价回落。随中秋节临近,白酒市场现涨价潮,在一线白酒纷纷涨价的带领下,白酒行业迎来行业维持高景气。医药方面,截至8月29日,中医药价格同比微涨3.0%;受供给端影响,维生素A、E价格上涨,同比涨幅分别为183.65%和105.95%。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3.92%,猪肉价格在今年持续上涨行情下7月同比微跌0.85%,蔬菜价格受高温影响或将延续上涨态势,7月环比上涨13.99%,大白菜、黄瓜、芹菜为主要价格上涨菜种,另外,大豆、豆粕、小麦、白砂糖价格分别上涨1.65%、1.00%、1.90%和2.07%;玉米微跌0.81%,天然橡胶下跌6.02%。
房地产销售绝对量创新高,但增幅收窄。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8.7%(上期值14.6%),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8.1%(前值4.9%)。目前销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虽仍处于高位,但从今年4月开始增速有所下行。截至8月30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达105.44万平米,同比上升83.7%,其中一线同比上升264.3%,二线同比上升45.9%,三线同比上升79.9%。
地王频出,调控升级。今年以来,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地王”频出。据不完全统计,2016上半年,全国共计成交了110宗总价、单价地王,短短半年即已超过2009年的72宗,刷新年度地王数量纪录。房价方面,7月全国百城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上涨1.6%,增速较6月有所提升,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房价分别环比上涨2.0%、1.6%、0.7%。商品住宅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伴随着不断强化和升级的调控措施,预计今年9月到明年上半年,将会出台更多调控政策
整体社会零售平稳增长。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8万亿,同比名义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环比增长0.7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884亿元,同比增长10.9%;商品零售2.39亿元,增长10.1%。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企业零售额增速较6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亮点一,地产后市场景气向好。
受房地产销售增长和快速拉动,住房相关消费较快增长。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销售额同比增11.5%,较去年同期加快3.5个百分点。建材、家具销售额分别增长15%和13.6%,较6月加快0.8和0.2个百分点。随全国大范围进入高温天气,空调迎来销售高峰,去库存取得较好成效。产业在线7月空调产销数据显示,家用空调生产930.84万台,同比增长15.2%,销售916.48万台,同比增长14.3%。其中,内销出货599.37万台,同比增长15.8%;出口317.11万台,同比增长11.6%。7月家用空调库存541万台,下滑23.63%。炎热的天气促进放量需求,7月产量和销量同比增长率摆脱长期的负增长,出现新高,尤其内销实现自2015年6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7月空调的出口增长也非常亮眼,2016年1-7月份累计出口3494.14万台,同比增长8.7%,欧洲经济复苏以及亚洲各国高温天气使得空调出口强势增长。
亮点二,汽车态势向好,乘用车表现靓丽,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力
乘用车中SUV与MPV销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7月全国汽车销量共185 万辆,同比增长23.2%,商用车销量24.74万辆,同比上涨5.52%,乘用车销量160.45万辆,同比上涨26.26%。乘用车销量占据86.64%的份额,并且乘用车的销量同比增速达到近3年来的高点,而商用车近年来常为负增长。广义乘用车中,SUV与MPV销量增长最快。轿车销量82.49万辆,同比增长19.57%;MPV销量15.36万辆,同比增长36.41%;SUV销量58.07万辆,同比增长47.36%,交叉型销量4.54万辆,同比下跌38.94%。销量的大幅上涨得益于前期的低基数以及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比预期提前两个月推出刺激了车市需求。在需求增长的带动下,汽车经销商库存持续下降。7月全国汽车经销商库存深度环比下降0.05至1.53,全国经销商信心指数环比上升6个点至147.8月乘用车市场延续火热态势,8月前两周车市零售同比增长29%,并且8月是下半年车市的秋季启动期,各类年型车和新品等布局加速,车市预期将逐步走强。
新能源车成新增长点。由于限购政策的影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限购城市的汽车销量增长缓慢,北京和深圳汽车市场的增长几乎趋于停滞。正是因为限购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限购城市发展迅速,北汽、江淮、比亚迪等车企的新能源推广战略也多集中在这部分区域,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这类限购城市汽车市场新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延续上半年连续的销量攀升之后,环比有所下滑,但同比高速增长。7月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162%,生产3.8万辆,销售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4%和98.1%,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2.7万辆和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0%和144.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1.1万辆和1.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33.3%。
食品饮料:随着中秋节逐渐临近,白酒市场出现了几年来难得一见的涨价潮。近一个月以来,飞天茅台的一级批发价上涨了100多元,达到了每瓶960元左右,截至8月26日,零售价格涨至998元/瓶,一周上涨幅度0.2%,已接近2012年的历史水平。
8月30日,五粮液宣布其核心产品52度水晶瓶五粮液出厂价将上调到每瓶739(上调60元),五粮液还建议零售指导价为每瓶829元(目前为729元),这一价格新政将于9月15日起执行。白酒行业经历了3年调整或将迎来复苏,今年回暖迹象愈发明显,此次涨价有可能是行业长期的反转。
医药:中药价格微涨,维生素涨幅明显。截至8月29日,成都中医药价格指数150.13,环比微涨0.77%,同比增长3.0%,价格较为稳定。维生素A自年内大幅提价后近期回调,维生素E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截至8月31日,国产维生素A为285元/千克,进口为295元/千克,同比增速分别为183.65%和188.46%,近一个月环比下降7.81%和6.25%。国产维生素E为86.5元/千克,进口价格一致,同比增速105.95%。自2015年12月起,国际维生素巨头DSM在全球范围内停止维生素A的生产,导致维生素A价格在年初迅速上涨,在年中逐渐稳定下来之后,近期价格有所回调。维生素E龙头因近期G20已停产,或引发维生素E开启新一轮涨价,短期供需格局的改变促使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农产品:农产品菜价受高温影响延续上涨,但未来可能回落,猪价回落。截至8月2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208.92,较上月环比上涨3.92%。2016年上半年食品饮料类商品总体上涨4.9%,其中猪肉价格涨得最快,蔬菜紧随其后。截至8月29日,猪肉批发价格指数186.03,全国22个城市仔猪平均价53.85元/公斤,生猪平均价格18.5元公斤,猪肉平均价格27.91元/公斤,在今年延续了6个月左右的持续上涨之后,下半年猪肉价格从高位上开始回调,8月猪肉批发价格指数同比微跌0.85%。从历年情况来看,8月份至10月份期间供需关系趋于紧张,猪价环比会出现季节性回升,因此短期有上行可能,但由于猪价目前仍属于高位运行,即使猪价反弹空间也比较有限
受强降雨和高温天气影响,全国蔬菜价格持续上涨。截至8月29日,蔬菜批发价格指数236.73,环比上涨13.99%,延续了7月的持续涨价态势。其中大白菜、黄瓜、芹菜等品种上涨较多,西红柿同比跌幅较大,环比有小幅增长,价格或开始企稳,而土豆或仍延续下跌趋势
大豆、豆粕、小麦、白砂糖价格上涨,天然橡胶价格下跌。截至8月29日,大豆、豆粕现货价分别为3710.53元/吨、3191.52元/吨,与上月相比,大豆价格上涨1.65%,豆粕价格上涨1.00%;玉米现货平均价为1914.69元/吨,较上月微跌0.81%;小麦现货平均价为2300元/吨,较上月上涨1.90%;白砂糖价格为5920元/吨,较上月上涨2.07%,天然橡胶市场价10150元/吨,较上月下跌6.02%。
中游制造
核心结论
钢铁价格从6月至今已连续上涨。截至8月29日,中冷轧板卷、螺纹钢、热轧板卷和线材分别环比上涨12.66%、5.06%、5.11%和2.82%,呈平稳上涨态势。炉开工率经短期回落后再次上升,产量同比上涨4.9%,但各钢材库存均不同程度上涨
工程机械:推土机、挖掘机销量大幅增长。今年下半年由于下游基建投资的持续发力。7月工程机械行业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3.2%(上期值7.0%),推土机销量同比增长89.2%(上期值103.1%), 这和建材领域数据匹配,截至8月29日,水泥环比上涨4.96%,特别是长江和华东地区领涨10.85%和9.40%;受G20影响,华东地区部分企业集中减产、停产,预计未来水泥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玻璃价格快速上涨,广州、上海、秦皇岛地区涨幅较大,同时产量与开工率也相应放大。化工方面,纯碱、PVC、乙烯和涤纶短纤价格与前一周持平,乙二醇上涨4%,其他化工大宗商品如 液氯、二氯甲烷、聚合MDI涨幅居前。
电力方面,受天气影响和基数效应,全社会发电量增长较快,并延续至8月。7月,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长8.17%,工业用电量增长9.05%,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快达15.28%。主要是气温高导致,但是工业平稳也是一个主要原因。8月用电快速上升,去年基数低也是重要原因。7月,当月发电量为55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前值为2.10%),其中风电、水电同比增速较快,分别为29.6%和12.70%。港口运输方面,BDI、BCI指数涨幅扩大,7月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微涨,CCFI与SCFI微跌。
钢铁:6月至今钢铁价格保持平稳上涨态势。截至8月29日,Myspic综合钢价指数100.83,环比上涨6.61%。冷轧板卷(1.0mm,上海)价格3470元/吨,环比上涨12.66%,螺纹钢(HRB40020mm,上海)价格2490元/吨,环比上涨5.06%,热轧板卷(3.0mm,上海)价格2880元/吨,环比上涨5.11%,线材(6.5高线,上海)价格2550元/吨,环比上涨2.82.
高炉开工率短期内上涨。高炉开工率经过短期回落后再次上升,8月26日高炉开工率为80.66%,7月末为78.04%。预计随着后续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炉开工率可能继续回落,钢铁产能有望得到进一步收缩,迎来量缩价涨的格局。
钢材产量与库存均出现上涨。7月钢材产量9593.6万吨,同比上涨4.9%,粗钢产量6680.7万吨,同比上涨2.6%。截至8月26日,热卷板库存194.98万吨,环比上涨3.88%,螺纹钢库存416.25万吨,环比上涨11.17%,线材库存111.21万吨,环比上涨4.11%,冷轧库存117.27万吨,同比下跌1.72%,中板库存86.02万吨,微涨0.58%。
建材:8月全国水泥价格普遍上涨。截至8月29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85.57,较上月环比上涨4.96%,相较于前一周上涨1.88%。价格最高的为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价格指数分别为97.32、88.58和88.48。长江、华东和西北三个地区价格涨幅最大,分别上涨10.85%、9.40%和5.10%,预计9月份受G20峰会影响,华东地区部分企业集中减产、停产,水泥和熟料供应大幅减少,水泥库存下降,加之水泥价格偏低和煤炭成本不断上涨,华东地区水泥价格将继续上涨。东北和中南地区水泥涨幅最少,分别上涨0.7%和0.4%。7月水泥产量同比微涨0.9%(6月同比2.6%),水泥供给收缩。
玻璃价格延续上涨趋势。玻璃价格快速上涨,产量与开工率均开始放大。8月以来玻璃价格上涨迅猛,全国主要城市浮法玻璃现货平均价格环比上涨9.2%,其中玻璃价格快速上涨,产量与开工率均开始放大。在价格快速上涨带动下,玻璃产量与开工率均开始放大。
工程机械:推土机、挖掘机销量大幅增长。7月工程机械行业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3.2%(上期值7.0%),推土机销量同比增长89.2%(上期值103.1%),今年下半年由于下游基建投资的持续发力,重卡与工程机械销量保持较快增速。 但起重机、装载机销量比较疲软。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15.3%(上期值-26.6%),压路机销量同比增长1.7%(上期值13.4%),起重机销量同比增长-11.2%(上期值-15.0%).
电力:用电量显著上涨,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较快。7月,全社会用电量552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7%,工业当月用电量3914.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5%,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最多,但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快。第一产业用电量132.16亿,同比增长1.89%;第二产业用电量3976.32亿,同比增长6.92%;第三产业用电742.55亿,同比增长15.28%。7月用电量增速上升,拉尼娜引致的高温天气是主因,以上海为例,7月中有6天最高气温达到39度以上,打破了2013年7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发电量增长,核电、风电和水电增速较快。7月,当月发电量为55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前值为2.10%),风电发电量150亿千瓦时,火电发电量3889亿千瓦时,水力发电量1236亿千瓦时,核能发电量198亿千瓦时。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和核电同比增速分别为4.40%、12.70%、29.6%和32.2%,水电1-7月水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幅168%。截至8月29日,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同比上涨15.78%,环比下跌8.77%。
化工原料:纯碱和PVC价格无明显波动。截至8月29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现货价为1150美元/吨,乙烯现货价为1070美元/吨,与前一周价格持平。乙二醇上涨4%,涤纶短纤出厂价为730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聚乙烯、乙烯、轻质纯碱、重质纯碱和涤纶短纤价格与上周相比无明显波动。截至8月29日,轻质纯碱市场价为1301元/吨,重质纯碱市场价为1389元/吨,均与前一周持平。
化工大宗商品中,上周涨幅靠前的品种有:液氯、二氯甲烷、聚合MDI、丁二醇、溴素、三氯甲烷、纯苯、脂肪醇、TDI、二甘醇、乙烯、甲苯、有机硅DMC、粗苯等。综合来看,长期和短期均具有上涨趋势的有TDI、丁二醇、脂肪醇、二氯甲烷、聚合MDI、乙烯、溴素、粗苯、二甘醇等,而盐酸、醋酐、DOP、多晶硅、环氧丙烷等化工品持续下跌。
交通运输:BDI 、BCI 指数涨幅扩大,7 月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微涨。截至8月30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为715,较26日的720有所下降,但环比涨幅为8.99%,延续了本月的上涨趋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0.82%;好望角型运费指数(BCI)986,环比涨幅28.39%。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则在8月内持续下跌,环比下跌2.6%,同比下跌30.8%。7月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0.6%。
CCFI与SCFI微跌。截至8月26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为705.21,一周内微跌0.85%;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为596.38,延续前一周下跌态势,周跌幅为0.18%。
上游资源
核心结论
8月以来动力煤、焦煤与焦炭价格延续上涨趋势。8月煤炭调度锚地船舶数出现历史高峰,需求带动煤炭库存去化效果显著,秦皇岛煤炭库存一周内回落15.18%,6大发电集团煤炭库存和日均耗煤量下降。
原油价格企稳反弹,布伦特和WTI原油现货及期货价格都大幅上涨。同时,油价上涨刺激原油产量扩大,创近年新高,若9月OPEC成员国冻产会议就减产达成一致共识,未来油价有可能进一步提升。
有色金属价格普遍上涨,其中铝库存下跌、价格上涨,铜由于供给放大导致库存上升、价格下降。目前稀土价格处于历史地位,成交量与订货量严重下滑,未来行业整合及政策利好机会使稀土具备中长期上涨基础,可适当关注。受美元近期加息预期升温的影响,美元指数走强,COMEX黄金和白银价格走弱。
煤炭:动力煤价格连续上涨。截至8月26日,秦皇岛动力煤(Q5500,山西产)市场价为480元/吨,月涨幅为11.63%;大同动力煤(Q5500,大同产)车板价310元/吨,月涨幅为14.81%;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指数476元/吨,月涨幅为9.17%;动力煤期货结算价493元/吨,月涨幅13%。
焦煤与焦炭价格持续上涨。截至8月29日,全国焦煤平均价为668元/吨,环比涨幅为5.03%。截至8月31日,BOCE焦炭现货结算价为1462元/吨,环比涨幅为41.94%。从钢厂库存来看,焦炭库存可用天数为7天,炼焦煤库存可用天数为12.5天,与7月同期无明显变化。煤炭价格上涨与近期需求回暖、季节性因素有关,再加上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动力煤从7月持续上涨至今。预计随着下半年供给侧改革的深入,煤炭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空间,但受制于政府调控可能边际涨幅将趋于平缓。
煤炭库存持续下降。需求回暖带动港口库存去化,截至8月29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为271万吨,一周内库存回落15.18%,较7月同期下跌3.21%。截至8月29日,秦皇岛港煤炭调度锚地船舶数为58艘,与7月同期持平,但8月中曾达到65艘的历史高点。动力煤日耗煤量有所回落,截至8月29日,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为69.7万吨,相较于上月,同比下降8.77%。
原油:8月价格企稳反弹。截至8月31日,布伦特原油现价为46.27美元/桶,环比上涨11.17%,WTI原油现价为44.70美元/桶,环比上涨7.45%。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47.04美元/桶,环比上涨10.79%,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为44.70美元/桶,环比上涨7.45%。8月初,OPEC一揽子原油价格仅39.10美元/桶,而8月31日OPEC一揽子原油价格上涨到45.25美元/桶。
原油产量创近年来新高。今年6月8日,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均达到今年油价最高峰50.72美元/桶和51.19美元/桶,油价回升带动OPEC产油国产量增长,7月OPEC产量达2016年最高产量3310.6万桶/天,沙特原油产量达到1067万桶/日,创历史新高。OPEC与非OPEC产油国即将在9月26-28日于阿尔及利亚召开冻产会议,如果达成协议可能会进一步提升油价。然而OPEC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8月23日表示要求国际石油公司进一步增加原油和天然气产量,OPEC第三大石油生产国的伊朗声称希望五年内将原油产量提高至460万桶/日,而目前伊朗的原油产量为385万桶/日,出口量为220万桶/日。
7月,天然原油产量1672万吨,同比下降8.10%,累计产量11835万吨,同比下降5.10%。天燃气产量10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3.3%。
有色:铝、锌、铅价格上涨,铜价格下跌。截至8月29日,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为215.26,同比上涨8.39%,但较前一周下跌2.79%。截至8月26日,LME基本金属指数2357.8,当月下跌2.48%。LME3个月铝1647.5美元/吨,月微涨0.83%;LME3个月锌2320美元/吨,月上涨2.56%;LME3个月铜4620美元/吨,月下跌5.16%;LME3个月铅1879美元/吨,月上涨3.04%。8月29日,CRB金属现货指数711.86,同比涨幅1.22%。
锌、铜库存上涨,铝库存下跌。截至8月26日,LME铝库存224.6万吨,下跌2.07%,LME锌库存45.42万吨,上涨5.33%,LME铜库存27.16万吨,上涨29.28%,LME铅库存18.72万吨,与月初持平。
关注稀土板块中长期投资机会。截至8月29日,稀土现货结算价247.81元/公斤,较上月微跌0.84%,较去年同比上涨8.29%。BOCE稀土镨钕成交量10678公斤,同比下降94.74%,订货量11162公斤,同比下降92.78%。国家层面希望建立稀土定价权,提升行业集中度,不久的未来预计将推出稀土期货,并于下半年出台《稀有金属管理条例》,当前稀土价格处于历史低位,行业整合与政策利好使稀土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投资者可适当关注稀土板块。
贵金属:8月COMEX黄金与白银价格齐跌。截至8月29日,COMEX黄金价格为1327.1美元/盎司,8月下跌2.24%;COMEX白银价格为18.86美元/盎司,下跌7.31%。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的影响,美元指数近期走强,截至8月29日,美元指数升至两周内的高点95.58,而金银价格下滑至区间低位。
投资逻辑
经济不温不火,但行业仍有结构性亮点。结合中观数据,我们建议投资者布局三条景气向好(或边际向好)主线:
其一,基建投资及供给侧收缩(G20)利好的建材(玻璃水泥)子领域景气复苏;
其二,消费需求结构性改善,地产链(地产、家电家装);
以及汽车维持高景气。
其三,上游供给侧收缩,我们主要关注稀土相关机会。
风险提示
若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或明显资金外流引发金融危机,会对我们投资建议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DF070)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