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环保公益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在北京发布了“2015-2016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评价结果”。
连续7年对120个城市进行评价
自2009年以来,IPE与NRDC连续第7年对全国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状况进行评价,评价涉及全国120个城市,包括各直辖市和国家环保规划确定的主要环保重点城市。
报告显示,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水平总体继续攀升。在日常超标违规记录发布、排污费公示、自动监测信息公开、重点企业数据公开等10项评价指标中, 北京市以77.1分首度排名全国第一。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北京、杭州、青岛、宁波、温州、广州、嘉兴、济南、绍兴和苏州。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杭州、青岛、宁波、温州、广州和嘉兴等7个城市总分跃至70以上,是2013年度标准升级以来首次出现70以上高分。
在直辖市榜单中,北京连续三年位居榜首。而在省会城市榜单中,杭州得分大幅提升,以75.9高分位列榜首。
比对上一期报告发现,排名后十位的城市中,攀枝花、克拉玛依、大庆、临汾、大同已连续两年垫底,大同仅得分15.6。
进展显著
本期评价的一个突出进展,是日常监管信息公开大幅增长。从2006年到2015年十年间,IPE蔚蓝地图数据库共收录25万条污染源监管记录,而其中2015年度一年的监管记录数量就达到4.8万条。这一显著进展,源于浙江、山东等地一批领先城市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体系,当地信息获取率因此大幅提升。
自动监测数据公开水平显著提升。“在线监测信息发布”这一评价项本年度平均得分率达77%,较上年增长25.5%。而2016年5月,环保部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首次依据自动监控数据,将日均超标率在80%以上的95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列入严重超标 “黑名单”。
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会上表示,“及时、公开的向老百姓讲实话、交实底,不但不会威胁到环境监管水平,实际上更能够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环保,让环境质量改善有更强大的群众基础。”
山东省环境信息与监测中心污染源监控室主任石敬华称,“山东省环境信息公开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被动完成考核内容,到主动搭建平台,再到保障监控信息数据质量,山东省希望通过信息公开能够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促进环境管理工作。”
有待进步
近年来,虽然环境信息公开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环境信息公开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比如,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中,公布评价结果的城市不足一半,所有城市均未公布完整评价依据;自动监测信息公开方面,9省区平台自动监测数据发布之后,重庆、山西尚未覆盖全部国控污染源的自动监测数据公开;依申请公开方面,7个城市申请失败,113个申请成功的城市中26个无回复。
马军介绍,主要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信息公开呈现“马太效应”,总得分仍未过半;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平台需待进一步升级,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给予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式公开仍严重不足。
根据评价结果,马军建议,落实环保法和大气发对重点排污单位的信息公开要求;规范在线监测数据传输模式,严格把控数据质量;推广多省市形成的良好实践,促进日常监管记录全面、及时和完整公布;规范重点企业污染物数据披露制度;建立4级环保微博工作体系。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在研讨中表示,2015至2016年度,对于污染源信息公开,是一个蓄势待发的时间段。实现新法规所带来的扩展潜力,将促进环保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不但有利于通过社会监督推动严格监管,也可以有效服务于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和绿色消费等市场化手段,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区主任钱京京女士在会上表示,“ PITI评估城市排名不是目的,减少污染,找回绿水青山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国内国际的经验都表明公开环境信息利用让公众和社会力量发挥作用,一起来遏制环境污染违法行为,这才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来源:综合每日经济新闻、澎湃和世界环境现场采访
猜你
喜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