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周公布的10月份制造业PMI为51.2%,创下27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仍然不乏担忧的声音。有人认为,经济短期企稳仍严重依赖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在房地产调控加码为楼市降温之际,市场对地方财政持续支撑基建投资的潜力存在疑虑。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9.2%,低于国际通行的警戒标准。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10.66万亿元,政府债务负债率为38.9%,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水平。
但是,市场更为担忧的是以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出现的隐性负债。正如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所称,尽管整体风险可控,但局部地区偿债能力有所弱化、个别地区风险超过警戒线、违法违规融资担保现象时有发生、部分PPP项目存在不规范现象等问题客观存在。
事实上,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专项债、专项建设基金财政贴息等,在正式统计中并未得到体现。如果考虑到上述融资渠道的债务余额,政府债务负担还会大一些。
在上述背景下,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究竟该如何发力,才能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中取得平衡?
首先,要破除隐性担保,严格排查风险。
近两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尽管近两年来中央政府频频推出新政,开明渠、堵暗道,力求规范地方债务,但是,仍有部分项目披上金融创新的外衣,打政策“擦边球”。个别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仍然存在凭借政府信用隐性担保、财政兜底、隐性约束等问题。此外,政府投资基金、专项建设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也存在如何更好规范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会增加地方隐性债务负担,而且会降低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对其他经济体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
为此,财政部日前下发文件,再次摸底地方债务。文件要求,将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PPP项目等多渠道的财政支出情况汇总。这表明,决策层已经意识到非正规债务压力,决定知己知彼、摸清虚实,下一步或出台更具操作性、适应性更强的规范政策,以破除隐性担保,排除风险。
其次,升级财政托底思路,使之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求。
约束和规范并不意味着堵死。实际上,随着房地产相关政策收紧,楼市热度可能会逐渐降温,而市场调节需要一定的适应周期,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或仍是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积极财政要与规范债务管理同步。
提到财政支持,大家往往容易想到铁路、公路、大型水利、电力工程等基建项目。但是,这类项目往往周期长、见效慢,且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是财政发力的重点,继续大规模投入的边际效应会逐渐减弱。而如果把财政投入到民众获得感较高的民生工程、城市建设中相对薄弱的短板领域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地方,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相适应,则有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建设,加强对医疗、教育、科研等软实力的投入,加强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加强对发展战略新兴领域的投入等。
再次,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长期以来,财政支持的出发点往往是鼓励产业发展、托底实体经济,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往往会出现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发生寻租行为。以PPP项目为例,一方面,政府作为出资方,对一些特殊领域的项目缺乏专业性知识,对具体实施情况也无法做到全程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决策者对项目是否成功尚无明确的追责制度。而具体实施者、PPP项目的合作方则往往抱怨政府机构决策效率不高、自身在利益分配时处于弱势地位等问题,导致其参与PPP项目时有顾虑,最终达成的合作项目实际成果不及预期。有鉴于此,可从结果导向出发,完善PPP项目的合作机制,通过阶段性的成果反馈,灵活调节资金和资源投入,而非在规划、启动阶段投入大量资源,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则缺乏考核、约束、监督管理机制。
总之,此前的投资模式已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以新的财政投入重点、投入方法和风控手段来应对新常态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发挥财政支持经济重要作用的必然要求。
来源:金融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