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援疆:倾情支援,丰碑矗立博州大地上
从长江岸边到赛里木湖畔,八千里路云和月,印证着楚天儿女的奉献情怀,见证着博尔塔拉与荆楚大地的亲情与友谊。三年来,湖北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湖北前指)创造性地提出“多层全覆盖”、“有限与无限相结合”的援疆新模式、新机制,以及“互动共赢”的新路子,着力推进产业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和干部人才援疆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精心组织项目实施。三年来,湖北先后选派300多名优秀援疆干部人才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兵团第五师(双河市),续写着对口援疆这篇“大文章”。
“多层全覆盖”,构建援疆新格局
湖北援建的五师中学体育场。
“湖北援疆从双层全覆盖到多层全覆盖,这是湖北援疆模式一个质的飞跃,实现了受援两地顶层到基层、单体到立体的援疆格局,使得援疆效果更加明显和突出。”湖北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副书记陈新武说。
“双层全覆盖”,是在调动湖北省人力、财力、物力对口支援博州、兵团第五师的基础上,动员湖北省15个市对应博州的两县1市1区和兵团第五师的11个团场,形成省对口支援博州和兵团第五师、15个市对口支援县(市、区)和团场的援助模式。
为了不断深化对口支援机制格局,湖北前指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形成湖北省15个市、69个县(市)、70个省直部门、12个国家级开发区、9所大专院校、12所知名医院分别与博州4个县(市)、26个乡镇(场、街道)、41个部门单位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9个团场、106个连队、50个部门单位结为“一对一”对口支援关系,在“双层全覆盖”的基础上形成“多层全覆盖”的机制。
“双层全覆盖和多层全覆盖的的区别在于受援两地支援单位和数量的扩大,真正的做到全覆盖。”陈新武告诉记者,如今,湖北和博州已经形成了“省对州师、市对县市团场、县市区对乡镇连队,部门对部门、学校对学校、医院对医院、园区对园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对口支援格局。
实行多层全覆盖,直接的体现就是受援地“造血”能力的增强。三年间,湖北前指帮助博州、第五师、双河市改善医疗基础设施,一批门诊楼和设备先后投入使用。武汉协和医院博州分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五师分院、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博乐分中心分别挂牌,名院“嫁接”,名医坐诊,拉动当地医院快速发展。今年,由湖北省援助2000万元资金建设的博乐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破土动工,而此前该市一直没有市级综合医院;博州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通过评审并公示,意味着当地有了三甲医院。
温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梁衍说:“宜昌、潜江、荆门、咸宁等地来的几批医生,帮助我们的一些科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这里,援疆医生舒承福、李星联手急救,将两名心跳骤停的病人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王晓璐医生在病理科埋头与显微镜、切片打交道,筛查出20余例癌前病变。
“按照民生优先、公共服务优先、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原则,每年给予对口支援连队援建资金不少于30万元”“开展‘结对子’工作,党政主要领导每人与一个连队的一户职工家庭结成对子,进行定向帮扶”……这是湖北省鄂州市对口支援八十四团“区结对连”对口援建协议书中的内容,这份有着八年之约的协议,不仅目标任务明确,更饱含着来自长江之滨的无限深情。这也是湖北省援疆机制从“双层全覆盖”拓展到“多曾全覆盖”的一个缩影。
自湖北省在全国首创“双层全覆盖”援疆机制以来,该省各结对市援建五师各团场的学校操场、多功能阶梯教室、城镇道路、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相继建成。
湖北前指形成了“省对师、市对团、县对连、单位对单位、系统对系统”的宽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多重覆盖”援疆工作格局。据了解,在湖北省援疆“十二五”规划中,湖北省共落实计划内援助资金4.05亿元,通过“双层全覆盖”机制落实计划外援助资金2.25亿元。在实施的100多项各类项目中,民生项目占到80%以上。
“有限”加“无限”,强基固本惠民生
黄冈中学五师分校援疆教师阮晓锋给学生作业纠错。
“援疆资金是有限的,怎么用有限的资金产生无限且长远的效果,真正做到惠民生,让老百姓认同,这是湖北前指一直致力思考和探索的援疆模式。”陈新武说,为此,湖北前指连续3年将80%以上援助资金投入到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教育就业、人才培养等民生工程中,共援助资金10.25亿元,实施援建项目329个,超计划援助2亿多元,支持建成“两居”工程17214户、解决9.22万多各族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有水有电还有暖气,我们赶上了好政策!”住在新房里,新疆精河县八家户农场牧民库尔夏克力一家非常高兴。羊群在哪里、棚子就搭在哪里的传统游牧生活,在湖北省多年对口援疆下成为牧民的记忆。
湖北省探索了对口援疆“有限无限相结合”模式,把有限的援助资金用于改善民生,不断拓展援疆领域,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以资金和人才为支撑,湖北省建起华师一附中博乐分校、黄冈高中五师双河市分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博州分院、武汉协和医院博州分院等项目,有力的改善了受援地老百姓就医、就学的问题。
在博州,湖北医生成为当地医院的闪亮名片。博州人民医院电子屏滚动介绍,第五师医院制作宣传板放在门诊大厅,博乐市妇幼保健计生中心在大厅墙上挂牌宣传——“有病找湖北医生,排队等湖北医生”。
武大人民医院妇科医生申复进挂职第五师医院副院长,一张娃娃脸,却医术精湛。来院短短9天,他就为当地患者完成了10台高难度的腹腔镜手术。在援疆的一年半中,申复进一共做了210台手术,填补了博州地区妇科微创手术治疗的多项空白。妇产科医生赵丽说:“像全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巧克力囊(IV期)粘连明显等高难度手术,我们以往只能按照常规手术来做。现在申医生全是在腔镜下做,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创伤小、恢复快,让患者受益,让我们受教。”
“客观地说,湖北资金援疆未必赶上沿海发达省市,但是,我们科教实力雄厚,人才优势明显。”陈新武说,湖北援疆干部人才发挥传帮带作用,组织湖北专家教授赴疆技术交流、辅导讲座,就地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1100多期(次),为当地培训干部人才2.8万余人次,培养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三年来,湖北前指积极探索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选派医疗“组团式”援疆人才118人,支持重点科室建设,推进远程会诊系统的应用,指导。三年来,湖北援疆医生共接诊门诊患者4万余人次、住院患者1.5万余人次,参与和指导手术8000余台次,辅助检查3万余人次,参加疑难和急危重症会诊及抢救1000余人次;开展义诊巡回咨询活动276场次,义诊咨询8.67万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9.2万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94项,发表学术论文40篇、科普文章30余篇;举办各类讲座418场次,培训医务人员2万余人次,开展医疗和教学查房9930次,指导撰写论文24篇,带教医务人员460余人。
与此同时,湖北前指立足地方干部人才需求和湖北实际,将中央和自治区安排的干部人才培训项目全部优先保障、全额纳入计划,将博州、五师双河市党政干部纳入湖北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计划,落实干部人才项目资金7200多万元。实施“送出去”学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突出抓了县(团)乡(连队)村(居)三级干部轮训、青年科技英才培养、紧缺干部人才培养等工作。三年来,到湖北省挂职、培训培养5600人次;选派援疆干部人才653人,积极发挥援疆干部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互动中共赢,产业援疆促发展
2015年7月13日,湖北省科技厅与精河县枸杞开发管理中心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就双方开展中药材、枸杞保健品研发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三年来,湖北前指坚持把产业援疆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关键,千方百计推动两地产业合作,发挥阿拉山口优势,构建向西开放大通道。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博州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也为湖北省实施向西开放战略提供了难得机遇。”陈新武说,三年来,湖北前指充分发挥该省产业基础雄厚、重点骨干企业众多的优势,加强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与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密切合作,完善“汉新欧”铁路常态化运营机制,推动湖北省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
“去年五月,我们就已并网发电,可满足当地工业和生活用电。”11月12日,迎着戈壁滩上刺骨的寒风,黄石东贝集团董事长杨百昌自信地说。 东贝集团在新疆阿拉山口市投资建设的50兆瓦光伏发电站项目总体规模230兆瓦,总投资25亿元,其中一期计划规模50兆瓦,投资5.5亿元,占地规模158.19公顷。
“新疆日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完全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如果利用发展起来,将对阿拉山口市的城市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陈新武说,整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使阿拉山口市25年内年均上网电量达到约6500万千瓦时,折合标煤每年22750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排放量每年约46800吨,对于当地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湖北省在阿拉山口以及整个新疆投资的企业不在少数。除了东贝、劲牌这样的大型企业在阿“稳打稳扎”,还有农业、冶金、物流、旅游等方面的中小企业在阿“遍地生花”,极大地丰富了阿拉山口的产业发展业态,为阿拉山口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通过产业支援,不仅带动了阿拉山口发展,实际上也是湖北本土企业的一次成功‘突围’,实现‘双赢’。” 现任阿拉山口市党委副书记、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阿拉山口市分指挥部指挥长汪勇说,湖北的企业可以通过在阿拉山口和新疆的产业投资,寻找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开拓到更多的市场空间,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
三年来,博州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均GDP逐年加速递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6年上半年,博州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6.7%,均位居全疆第一。五师双河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连队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
风雨壮行又三年。湖北省第六批对口援疆工作即将结束,新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又将到来。远隔千山万水,一批又一批湖北援疆干部人才们在祖国西陲大地上书写的美丽画卷,将像一座座丰碑矗立博尔塔拉大地上,铭记在博州各族群众的心中。
(责编:张隽、关喜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