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发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说,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活动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白皮书说,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步伐,持续提升航天工业基础能力,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拓展空间应用深度和广度,深入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未来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白皮书显示,2012年6月和2013年6月,“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实施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9月和10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形成组合体并稳定运行,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突破掌握了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
白皮书显示,未来五年我国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和补给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完成空间站各舱段主要研制工作,开展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和运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提升载人航天能力,为载人探索开发地月空间奠定基础。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
白皮书指出,我国将健全空间应用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提高空间应用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水平,服务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白皮书显示,在行业应用方面,将围绕全球测绘地理信息资源获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海洋开发管理与权益维护、防灾减灾与应急反应、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粮食安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需求,强化空间基础设施综合应用,提供及时、准确、稳定的空间信息服务,提升业务化服务能力。
白皮书指出,在区域应用方面,将面向区域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开展新型城镇化布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卫星综合应用,服务东、中、西、东北地区协调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其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衔接,针对“老少边穷”地区和海岛等开展空间信息服务。白皮书显示,在公众服务方面,将面向智慧旅游、广播电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文化传播等大众信息消费与服务领域,开发卫星应用智能终端、可穿戴电子设备等,加强空间信息融合应用,大力推进空间应用产业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
白皮书显示中国最大运载能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首飞,实现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从3.35米到5米的跨越,大幅提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低轨运载能力达到25吨级,高轨运载能力达到14吨级,成为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要标志。白皮书指出,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完成研制,应用该型发动机的“长征六号”“长征七号”新型运载火箭实现首飞,“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运载火箭型谱进一步完善。
白皮书强调,未来五年我国将研制发射无毒无污染中型运载火箭,完善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进一步提升可靠性;开展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突破重型运载火箭总体、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氢氧发动机等关键技术,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实施;开展低成本运载火箭、新型上面级、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技术研究。新华社来源昆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