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媒体平台-搜狐网站>其它

他一出家就成中国最帅和尚

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大学副教授与在押服刑女结婚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中国有多少扎克伯格被电击了?

快评社 阅读(0) 评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条例中并未提及“网瘾”一词,而是采用了更为专业的“沉迷网络”表述。不过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网瘾”这一概念,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到底什么样的情况才算作网瘾,判定标准是什么?如果连最基本的判定尚待进一步研究,仅靠父母感觉,网戒中心说辞的话,那被送去网戒中心遭电击的或许根本就不是什么“网瘾少年”,是个专业天才也未可知。

本文配图均据网络

  什么是网瘾?国外判定研究先行一步

  多年来,全球专家都在研究探讨网瘾究竟是不是精神疾病。但其实在此之前,我们更应当首先了解究竟什么是网瘾。

  网瘾,顾名思义就是网络成瘾。1995年,美国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在一个心理学论坛上第一次认定其为精神疾病。关键的是,他制定了判定网瘾的7条标准,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手指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敲打键盘的动作”等。

  这一判定标准随后便被澄清,据伊万·戈登伯格自述,这只是他开的一个玩笑,因为诸如网瘾、酗酒、赌博成瘾等"行为障碍"缺乏生理基础,所以才编造出这一理论假设。

  玩笑归玩笑,但对于如何认定网瘾的研究讨论却自此在全球展开,相关判定标准也层出不穷。

  例如,美国心理学会制定了网瘾的9条标准,例如包括:每个月上网时间超过144小时,即一天4小时以上;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花许多钱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等。

  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杨也制定了一套网瘾认定标准。包括:为了达到满足需要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反复努力控制、减少或停止网络使用但不成功; 因为互联网而损害了或危及着重要的关系、工作、教育或职业生涯;把网络用来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心境恶劣的一种方式等7条内容。

  对比国外各种网瘾判定标准,往往内容较为相似,且主观性强。之所以如此,因为目前网瘾在国际上通常不被认定为精神疾病,缺乏生理研究基础。但客观存在的网瘾现象又不得不让众多专家绕道先行,试图解决网瘾少年的困境。

  中国网瘾判定标准太低 全民“被网瘾”

  然而在中国,伊万·戈登伯格的玩笑理论却并未因澄清而减弱传播,中国社会普遍认为网瘾就是一种精神疾病,相关判定标准也不乏少数。但标准及其制定的背后都存在巨大的争议。

  早在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就提出了国内首个网瘾评测标准。该标准基于金伯利·杨的研究理论,最终认定,网瘾评判标准的前提为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而在这一前提下,满足:总是想着去上网;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以及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三个情况中的一个便会被判定为网瘾。

  而目前颇受国内推崇的则是,2008年11月,由北京军区总医院陶然主持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该标准首次明确认为网瘾属于精神病范畴,并提出7条判定标准,其中就包括: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且这一症状超过3个月便被认定为网瘾的内容。

  上述标准获得军队卫生部的认定,尽管备受推崇,但在并不权威。所以,国家卫生部此后也曾推出相关标准,但据陶然介绍,其中95%内容源自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

  在网瘾判定标准上,除了内容雷同,各国家部门机构也曾陷入课题争夺之战。

  例如2009年科技部就曾投建一耗资4000多万的“精神疾病的防治与示范”项目,中标该项目的是湖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高雪屏博士等最终研究认为,“每周上网超过40小时即可认为是网瘾”,这一结果在当年便招致舆论争议,网民纷纷吐槽“被网瘾”。

  除了科技部,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也曾经试图确立一个网瘾标准,但最终无果而终。

  可以看出,在把网瘾认定为精神疾病的背景下,中国网瘾判定标准明显十分低级。特别是如果被用于当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如果一天持续6小时上网就被定为网络上瘾的话,上至七八十,下至五六岁,移动互联的普及早已经全民成为“网瘾患者”,所谓的“低头族”、捧着手机“葛优躺”都是最现实的反照。

  时代不同了,网瘾少年或成专业天才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在当前社会里,沉迷网络而丧失自我的年轻人确实不在少数。但如果只凭借父母的感觉,网戒中心的说辞,或者太低的判定标准,就把自己的孩子轻易送到网戒中心进行电击,无疑是父母不负责任的体现。况且,对于真正的网瘾少年,家庭关怀、家长教育也才是更重要的。而进一步讲,引导正确的话,许多所谓的网瘾少年或许不但不是精神病人,还可能成为天才。

  许多年前,网络游戏还只是学生不务正业,逃课去网吧的主要项目,如今也被正式冠名“电子竞技”,成为大学的一门学科。时代在变,认识在变,用老旧的“网瘾标准”来衡量当下的网络行为早已落伍,甚至沦为搞笑。

  例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2015年的一次与与员工对话会上曾介绍自己从小就爱玩电脑游戏的经历。他说自己10岁左右获得了人生的第一台电脑,从此爱上了电子游戏,整天整夜的玩,最终因为热爱,他决定制作属于自己的游戏,从而走上编程的道路。他说,小孩子从“玩游戏”到“做游戏”的动态发展是很重要的,父母应当帮助他们探索、创造、折腾并组建的最好机会。

  除了扎克伯格,国际知名游戏设计者杰夫·卡普兰原本也是一个网瘾少年。据其自述,成名前,它曾长久的沉迷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中无法自拔。因为偶然的机会结识《魔兽世界》的主设计师劳勃,最终开始凭借兴趣走上游戏设计的道路。直到去年12月,他携团队登上“游戏奥斯卡”TGA的舞台,领取了《守望先锋》年度最佳游戏大奖。

  除了扎克伯格和杰夫·卡普兰,国内其实也有类似案例。

  据南京《现代快报》报道,来自南京建宁中学的李志强就曾是一个网瘾少年,成天泡在网吧里玩电子游戏,不愿上学。但细心地班主任却发现他在计算机方面的天分,坚持推荐其参加机器人学习小组。果然,在兴趣的引导下,李志强最终成为了一名获得国内外多个含金量十足奖项的机器人选手。

  上述案例并非励志鸡汤,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中国家长们,在警惕孩子 “上瘾”的同时,更应当甄别“上瘾”和“兴趣爱好”的差别,善于发掘亮点,给予鼓励并引导发展,而非一棒子打死。成功的道路千条万条,因为上网玩游戏而一代成功的例子绝不止上面三个,你又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呢?

mt.sohu.com true 快评社 https://mt.sohu.com/20170111/n478379409.shtml report 3608 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
阅读(0)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热门关注

搜生活

搜生活+关注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MAGIC杨梦晶

MAGIC杨梦晶+关注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教育

搜狐教育+关注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星吧GEO

星吧GEO+关注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热门图片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