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媒体平台-搜狐网站>新闻

他一出家就成中国最帅和尚

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大学副教授与在押服刑女结婚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禁塑令”的大成效 走进天河之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青海新闻网讯 从政府行为到民众自觉行动,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不足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条关于白色污染治理的“禁塑令”,一坚持就是十二载春秋。谁曾想,昔日一个“微乎其微”的举措,却“缔造”出了保护草原生态的“大文明”。

  如今的河南县正阔步前行,全力打造全区域无垃圾示范县,继续加大草原生态治理,打响打亮“亚洲一流、青海最美”生态草原金名片。

  初春,狂风肆虐。令很多河南县群众欣喜的是,再也不用像十几年前那样,担心一刮风都是漫天“飞舞”的塑料袋,也不用害怕牛羊因吃了塑料袋后无故死亡,更不用担心骑摩托车时被突然贴在脸上“不速之客”挡住了视线。

  柯生乡次汉苏村的加毛体会到了“白色污染”治理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好处:以前草原上乱扔的塑料袋,时间长了地面发黑不长草,经过治理,草原植被慢慢恢复,一到夏天美丽草原真的是名副其实。

  牧民索南达杰说,十几年前没有进行“白色污染”治理时,只要一刮风,满天“飞”的是塑料袋,满街“跑”的还是塑料袋,觉得对塑料袋厌恶至极,经过治理后,现在大街上再也看不到这种现象了,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好处。“治白”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保护草原,保护生态环境立了“汗马功劳”。

  经历了大量使用塑料袋到财政拨款订购纸袋子免费发放,再到自备环保购物袋的转变,如今,禁止使用塑料袋,已成为河南县群众的自觉行动,很多牧民自觉加入到了义务捡拾垃圾,保护草原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

  从县城出发,沿河马公路前行,在离县城不远的曲木丹草原,一群草原“美容师”正在捡拾垃圾,并沿途清理掉牧民们提前放置好的生活垃圾,然后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这群草原“美容师”来自宁木特镇荷日恒村,每月23日至25日中的一天,村里就组织村里的团员青年、牧民群众在县城周边捡拾垃圾,每次人数不定,最少的时候也有三四十人,这样已经坚持了好几年。

  荷日恒村的村支部书记斗格加说,因为有“白色污染”治理的铺垫,我们成立了以年轻人为主的环境保护小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赖以生存的草原,让有机畜牧业发展不打“折扣”。荷日恒村团支部书记、环境保护小组负责人扎西东周说,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投身到家乡的生态建设中,保护草原环境,保护碧水蓝天。

  24岁的华旦扎西一边将垃圾捡起放入编织袋,一边告诉记者,虽然平时忙于工作,但一到每个月捡垃圾的日子,他一定会放下工作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他说,他为家乡是全国有机畜牧业示范县而自豪,说明家乡的草原物草丰美,而美丽的草原又怎能受到垃圾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他义不容辞,他会倡导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十二年前,一条禁止使用塑料袋的“禁塑令”让河南县城“沸腾”了;十二年后,“禁塑令”见到大成效,保护生态环境成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也“缔造”出了河南县保护草原生态的“大文明”,奠定了河南县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坚实基础。

mt.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mt.sohu.com/20170507/n492099351.shtml report 1317 青海新闻网讯从政府行为到民众自觉行动,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不足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条关于白色污染治理的“禁塑令”,一坚持就是十二载春秋。谁曾想,昔日一个“
阅读(0)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热门关注

搜生活

搜生活+关注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MAGIC杨梦晶

MAGIC杨梦晶+关注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教育

搜狐教育+关注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星吧GEO

星吧GEO+关注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热门图片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