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没·变形记》:缩小的身体,放大的情感

原标题:《熊出没·变形记》:缩小的身体,放大的情感

我一直持有一个观点,动画中绝大部分人物是没有父母的。除了那些特意要表现家庭亲情的动画以外,大部分动画角色就是凭空出现在那里的,然后就开始各种对立、矛盾、冲突的展现。

为什么它们没有父母呢?因为它们的世界观根本不需要靠父母这样的亲情线来推动。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之间的矛盾,就是靠这种狼与羊的天然二元对立推动的,熊大熊二与光头强之间的矛盾,其实本来也完全没有必要它们的父母参与进来。

但是你同样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大概一个动画品牌发展一段时间,它的剧情里就会自觉不自觉加入这些原先没有的父母。从2008年的功夫熊猫到2016年的功夫熊猫3,用了8年时间。喜羊羊系列从2005年开始,到2011年的剧场版《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中出现喜羊羊的父母,用了6年时间。熊出没系列从2012年在央视首播,到2018年的《熊出没·变形记》中出现并重点描写光头强的父亲,同样也用了6年时间。

同样都是6-8年时间,这是巧合吗?我看不是。这是一种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当一个简单对立式的世界观发展到5年以上,它原本的内容模式就会接近枯竭,就会产生疲劳,这时就需要靠亲情这样有代表性的内容增量来为剧情加点料儿。而对于大部分动画人物都没有父母设定这个开篇提出的问题,你甚至可以理解为,这恰恰是为它们的世界中有朝一日加入父母留下的空缺。

所以我特别不奇怪为什么恰恰就是2018年的《熊出没》剧场版描写了光头强和他父亲的关系。我更关注和好奇的是这个品牌后续怎么发展。因为事实同样在不断证明着,亲情出现在原本没有亲情的剧情中,将使该品牌达到创意的顶峰,同时也意味着该品牌可能要走向衰落。事实上,当一个二元对立式剧情非得靠融入亲情来维系之时,至少说明它基本的套路已经差不多枯竭了,它达到了成熟,同时也蕴藏着浓厚的衰落危机,虽然这种衰落不一定就发生在当年或者次年,可能还会延后一阵子。但父母出现在原本没有父母的动画角色身边,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隐喻性信号。喜羊羊不就是这样的吗?

对于影片本身其实反倒没有什么值得指摘的。这是《熊出没》系列电影中可以排名前两位的一部作品。它的原创性要远高于“雪岭熊风”“熊心归来”,剧情的接地气程度要明显高于“奇幻空间”。影片中对家庭教育、餐桌上一家子都拿着手机完全不顾小孩子的描写,都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个手电筒、一个笔记本,也都引发热泪无数。

特别是对于我国东北江河特产大麻哈鱼的描写,巧妙借喻了麻哈鱼逆流而上产卵的跳龙门,启示了主人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此外,影片让主人公变小的设定也很有意思。虽然身材缩小在各种动画片中并不少见,但通过身体缩小去透射情感放大,这却是很有创新意义的。光头强的身体虽然缩小了,但是他与父亲的感情却被放大了,这一小一大之间,变形的韵味就出来了。

当然,影片也还有不少问题。比如贝丝这个角色没有很好地结合在剧情中,感觉是乱入的。蛋蛋侠的部分与熊出没此前的世界观差别较大,虽然有趣但很难让人产生十足的信度。更别提螳螂、四虾以及下水道中的神奇场景,仿佛要描写的很多,但没有拧成一团,比较散乱。

个人评分:7.6

作者:inside(动画影评俱乐部会员)

个人评分:7.6

作者:inside(动画影评俱乐部会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