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油如同人的食物一样,只有合乎胃口,才能使发动机运行更加顺畅。最近很多人对“低粘度”机油偏爱有加,在进行保养时更是指定低粘度机油为首选,那么,何为低粘度机油,机油粘度真的越低越好么?
首先,机油的粘度不仅是分类机油的依据,更是衡量机油对发动机各部位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
机油粘度可以被看作是“厚度”或流动阻力。机油有“厚度”才能形成油膜保护发动机,但同时又不能太厚,否则机油不能及时流动到发动机的各个部位。粘度指数是衡量机油粘度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
简单来说,低温时候,机油要流动得快,高温时候,又不至于太稀而让发动机失去保护。粘度的秘密都藏在机油标号里了。
那么低粘度的机油就是“好机油”了吗?
首先,今天的发动机制造向轻型化、高密度、高精度和低间隙的方向发展,低间隙的发动机不需要依靠机油的大粘度来提高密封性,低粘度的机油也完全可以满足其密封需求,然而不同车系不同发动机的配合间隙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将亚洲车、国产车、欧洲车和美国车的情况混为一谈。
第二,低粘度机油在低温条件下依然流动快,发动机在冷启动时也能快速泵送到各磨擦面,减少磨损和发动机运动阻力,降低油耗和废气排放,适应了节能环保的时代主流。从这两点看来,低粘度机油在今天算得上是“好机油”。
然而,低粘度机油固然好,却不能满足所有发动机的胃口,“好机油”不是“万金油”,具体还是要看发动机的工况而定。
比方说对于不同车龄以及公里数的车辆,发动机磨损情况也因车而异。在添加机油的时候就应当注意,流动性好但密封性相对差的低粘度机油,如果遇到加工精度低或磨损增大的发动机,可能发生“烧机油”现象,甚至有些带涡轮增压器的德系车在刚启动时也会发生类似现象。对于这些情况,低粘度机油并非合适之选。
如何选择机油的粘度?
每辆车在保养手册上都会注明该车保养最适合的机油粘度。新车可以根据车辆手册上粘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油进行保养。
现今科技飞速发展,发动机制造工艺越来越精密,新车原厂推荐机油粘度大部分主要是5w-30;5w-20这些粘度级别的机油。虽然粘度低,但可以对车辆起到足够的保护。因为粘度低,所以使发动机做功时的摩擦阻力变小,节省燃油;因为粘度小,机油流速快,散热快,发动机的状况就会保持最佳状态,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机油粘度选择错误的后果!
机油粘度用的太稀,比如车辆应该用5w-30,你用车了5w-20。发动机可能会出现烧机油的情况,发动机的机油会消耗,如果消耗达到机油液面的最低线,还没有及时添加机油,会造成发动机的损害。
粘度用的太浓,比如原厂推荐粘度应该用5w-30的,却使用了5w-40;10w-40甚至更高粘度的机油,会造成车辆的油耗上升,车辆噪音也会变大,发动机运行的阻力变大,发动机的磨损也会增加。
目前很多修理厂仍然抱着老旧落后的机油知识,喜欢使用浓度偏高的机油(以5w-40和10w-40的机油为主),给出的理由主要是担心车况会烧机油。但是事实上5w-40;10w-40的机油对大部分车辆来说都是浓度偏高的机油,并不是最适合自己车辆的机油。建议各位车主在更换机油时,选择正规修理厂并避免使用一些没有听过的便宜油。另外自身也要结合保养手册对爱车的机油油品型号有一定的了解,避免由于机油粘度不合适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推荐阅读:
欢迎关注昂佳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