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D. Power(君迪)最近发布了一份2017中国经销商汽车金融满意度研究SM(DFS),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金融公司进入市场,消费者对贷款购车的接受度提高,金融产品销售利润在经销商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经销商对汽车金融提供商的总体满意度也呈不断提升状态。
目前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竞争态势带来的四个方向的变化。
其一,金融租赁公司正在加速布局汽车的消费金融领域。
其二,互联网金融也在积极地参与消费金融领域。
其三,汽车共享平台现在开始提供消费的信贷服务,目的是为了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需求。
其四是,现在有些经销商也以融资租赁的形式,开始涉足了汽车消费金融。
但仅有瓜果是不够的,要建立消费者、经销商与汽车金融提供商之间的“多赢”局面,重视需求、提升服务,才是根本。而“零售信贷”和“库存融资”是两个评测经销商对汽车金融服务机构满意度的领域。零售信贷是指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向购买汽车的消费者提供的借贷金融产品。库存融资则是指经销商为建立库存从汽车金融公司或者商业银行进行融资以批量向主机厂购车的业务。
在这里重点关注一下与消费者关系更为密切的零售信贷。虽然2017年,经销商对于零售信贷的满意度与去年相比上升39分,但在消费者有需要之际接触到金融机构员工”的落实率只有40%。诚然,若从这项数据上来看,金融机构确有不少可提升的空间,专人专事是一点,能不能做好线上服务创新,也是不可忽略的。
那么,在年轻一代成为汽车消费主力、共享出行愈加流行的未来,汽车金融会继续热下去吗?答案是肯定的。外因自然是汽车金融的格局扩张,而内因则可从消费者心理探究。另一方面,汽车共享已经成为未来出行的关键词,结合年轻人较为轻松的消费观,汽车金融的触角必定伸得更广。这里面应该包括:更多的产品、优惠、便利及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