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汽车消费投诉集中在五方面

  根据消费者网发布的《上半年汽车投诉案例分析报告》显示,该平台上半年接到大量汽车类消费者投诉,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销售欺诈、质量问题、合同违约、强买强卖、售后服务等五个方面。

  与以往投诉集中在退车、修车或者延长保修期限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同,今年上半年关于4S店篡改里程销售、低价购车遇陷阱的投诉更为集中。

  4S店改里程销售

  易先生近日向消费者网在线投诉平台反映,他在今年613日购买了一辆高档轿车,车价为333518元,但在将车开回去的第三天却发现车辆的排气管已生锈,变速箱的外壳和支架也有明显腐蚀痕迹。随后,他将车辆送到当地某司法鉴定所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车辆左前叶子板一螺栓被改动过;排气管生锈、变速箱外壳及支架腐蚀在交车前就已经存在,而且车辆在交车前就已行驶364公里。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鉴定报告还显示,车辆排气管生锈、变速箱外壳及支架腐蚀在交车前就已经存在。这说明车辆销售之前可能没有经过严格的PDI检测,该检测的没有严格检测,不该改动的却擅自改动,4S店应该对其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低价购车陷阱多

  购车时直降几万元,市场中真有这么好的事儿么?

  消费者朱先生反映称,他通过某汽车网站进行汽车询价,有工作人员宣称通过他们公司买车可以在厂商指导价基础上优惠4.8万元,优惠会以油卡方式返还,也可以直接折现返还。如此给力的优惠让朱先生当时立马动了心。

  随后,朱先生来到某汽车销售店交了20000元定金,说提车时可以抵车款。朱先生交完定金后,约好时间提车。可提车当天,对方又让他交了19600元现金,说是交购置税和交强险,之后才把朱先生带到4S店提车。到4S店后,又让朱先生重新签订合同和走付款流程。办完手续,朱先生发现指导价为13.8万元的汽车,自己却花了17.7万元。更让他气愤的是,对方承诺他的油卡和返现都没有兑现。

  陈音江认为,这是典型的低价购车陷阱。此类骗局,主要是通过网络发布“最低价”等购车信息,吸引和诱骗消费者上钩,然后一步步让消费者缴纳各种名目的费用,如果消费者中途要求停止,对方会以最后没法返现或者不退定金进行威胁。(来源:工人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