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选】嘘......小声点,别打扰我们“梦游”

没有碍事的观众,没有繁复的安检,配色丑陋的一米栏和凶神恶煞的冷血保安都拦不住我们......随着我们悄悄潜入这家位于京城核心地带地下的神秘美式经典车博物馆,之前仅存于经典车迷美梦中的场景,即刻成为现实。

  

这可是我们第一次在国内近距离见到如此规模、如此品相的美式经典车收藏。而当上百个承载着美国历史的精灵一齐呈现在眼前时,我们很难再谈什么淡定,立刻将团队和计划抛在脑后,奔向各自的梦中情人

就像所有好莱坞经典侠盗电影习惯营造的神秘感,这家美式经典车博物馆并不为人所知,即便我们这些消息灵通的汽车媒体也不曾听到有关它的半则消息。向我透露这条线索的是位已酒过三巡的好友,根据他向我描述的情况,其馆藏车数量和质量是他在国内见过的最高水准。

  

起初,我认为朋友的夸大其词只是酒精在作祟,直到他翻出手机中的照片,眼前堪比著名汽车收藏家Jay Leno车库的场景着实令我震撼不已。从可以代表美国汽车工业初期产品的1906年Stevens-Duryea R型车,到代表美国车正式走向豪华的1931年款凯迪拉克 355-A V12,到上世纪60年代带领美国车迎来黄金岁月的雪佛兰Impala,再到象征美国走出石油危机时代的1991年款别克 Reatta……这些藏品足以让我这个美国车粉丝蠢蠢欲动,而花费如此心思将这些经典车按时间与历史发展精心安排也可以看出其维护团队的认真程度。

  

  

  

如果不是这些经典车前的中文介绍提醒,很多参观者可能会感觉自己身处底特律的某个老爷车博物馆,而非北京长安街旁世纪坛地下的展厅。

  

  

尽管看到照片后的首次踩点过程有些走马观花,但我还是在众多经典车中看到了那辆让我无法淡定的福特雷鸟(Thunderbird)—这可是我第一次在国内近距离见到如此品相的收藏,从那时开始我就决定和同事们策划干票大的。我和同事,不对,我和同伙们的计划是在周二博物馆的常规闭馆休息日中悄悄潜入,而我潜入的目的很简单—至少与心爱的那辆雷鸟亲密接触。由于事先侦查过地形和保安状况,摸清门路的我们比预想中更顺利进入了黑漆漆的地下展厅中。尽管没有平日开放时明亮的展台灯光效果,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小心翼翼的激动心情,就像夜晚并不影响猫头鹰捕获猎物一样,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扑向那些美国经典车。

  

  进入展厅,队伍就不好带了。各种唏嘘与惊叹语调从各个角落不断隐约传来,我的同伙们此刻都像夜间翻墙进入游乐场的孩子一样,嘴角自然挂着简单又诙谐的笑容,况且这家游乐场今天只属于我们免费畅游。能够无拘无束地零距离接触经典车对于每一个车迷来说都像是最直接又最奢侈的春梦,而我此前围绕福特雷鸟制定的潜入计划也随着某位同伙找到展厅主控灯光开关,变得并不重要了。

  

当上百个承载着历史的“精灵“一齐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很难再谈什么淡定。我的同伙们此时也早已忘记团队和计划,很快便散开奔向各自的“梦中情人”,有的不顾警示亲手抚摸着车头精致的镀铬立标,有的高举手机与上世纪50年代的牛仔座驾忘情自拍,有的拿起相机像战地记者一样近距离创作大片,有的坐进车内犹如当年的驾驶者一样踩下沉重的离合,小心翼翼地摆动换挡杆……

  

  

我们各执己见地认为那些自己久久不愿挪步的汽车才是最经典、最能代表美国汽车文化的作品。如果博物馆的监控摄像头捕捉到了我们围绕着经典车争论的画面,我想工作人员第二天一定会忍不住笑着向警察讲述这群笨贼的无组织无纪律。当然,如果真的被发现,真的被抓现行,我和同伙们的选车理由或许也会成为有史以来最荒诞的作案动机笔录。

“如果侏罗纪公园真的存在,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忍不住摸摸那些可爱的恐龙蛋吧。” —娄DER

  

  

老实说,第一代福特雷鸟就是我最喜欢的美国量产跑车,也是我认为最能代表美国上世纪50年代汽车设计的车型。虽然雷鸟的生产周期从1955年一直持续到1997年,产量也极大,但能在国内近距离接触其第一代车型还是令我兴奋不已。

  

美国总统肯尼迪就曾拥有一辆福特雷鸟,而他也曾公开说过这是他心中最能代表美国梦的跑车。可能很多人会认为Mustang、Camaro、Corvette 等其他知名美国跑车比雷鸟更经典,但事实上那些车型的性格都太过暴躁,或者说性能太过强悍,对于习惯惬意奔驰在高速公路上,啃个大号汉堡加超大杯可乐就打发一顿饭的美国人来说,它们更需要一辆外形足够拉风的,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并兼顾长途驾驶与舒适乘坐的轿跑车,而这恰恰也是福特雷鸟的研发初衷。

  

你不会在同时期的美国车中看到第二辆会在可拆卸玻璃纤维硬顶上设计圆形窗口的车型,而第一代福特雷鸟也是后辈美国设计师们设计借鉴最多的车型之一。这句话并不是我说的,而是第一代福特雷鸟的缔造者Doug Gaffka的原话。

  

在我看来,福特雷鸟能代表美国汽车最辉煌的年代。当然,就像一部完整的小说不可能只有情结跌宕的高潮部分一样,福特雷鸟也曾像美国汽车工业一样经历石油危机的低谷。只要坐进这辆1955年的雷鸟中,我脑海里便全是曼妙的乡村音乐、《末路狂花》里的金发红唇以及一条笔直没有尽头的公路。除了近距离接触,我想不到更好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雷鸟的偏爱,就像如果侏罗纪公园真的存在,任何人都会忍不住摸摸那些可爱的恐龙蛋。

  

除了雷鸟,一辆诞生于1948年的别克 Roadmaster 敞篷版 也是我心中极高的地位,看过经典好莱坞电影《雨人》的朋友一定对其不会陌生。霸气的车头,修长到在今天停不进标准车位的它也是美国车最辉煌年代的标志。它是全世界第一辆概念车 Y-Job 的设计师 Harley Earl的作品,和 Y-Job 一样开启了日后的美国车设计。

  

在船型车身大行其道的上世纪40年代,别克 Roadmaster 算得上是承接古典船型车身与现代整体式车身的重要车型。我很难想象在那个生产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别克工程师是如何将车身以及镀铬件天衣无缝地拼接为一个曲面的。Roadmaster 的车内也体现着美国人的不羁与洒脱,你可以用屁股感知车内座椅使用了几根弹簧。至于方向盘,我可以在前轮纹丝不动的情况下转动将近半圈。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时代的美国车都是披着华丽外衣的样子货,但事实上,这些会让很多当代驾驶者抓狂的极端舒适化设定,都在向我们展示着那个最原汁原味的摩登时代。

  

当然,美国车也并非全部性格大条,停在在博物馆角落的那辆1963年款斯图贝克(Studebaker)Avanti 便是一个有着意大利热情设计并结合德国精密工艺的典型。它的精彩细节可以让我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比如发动机盖上的隆起,看上去并不起眼,但算是美国车历史上第一个在外形中使用不对称设计的量产车型,而将如此奇思妙想落为现实,其设计团队仅仅历时3周。对,在我还没有写完这个月稿件的时候,人家已经画好图纸开工造车了。

  

不像同时期美国车那种略显粗糙的内饰,Avanti 的内饰完整程度让我想到了80年代的日本车,花样频出的按钮以及中控台布局简直让人怀疑这是一辆概念车。你别看它个头小,得益于优异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它在1964年创造过 273公里/小时 的极速,这可是个能让同时期的 Mustang 汗颜的数据。

“从1920年颁布,到1966年全面废止,这里可能藏着美国禁酒令法案实行期间,犯险运酒的交通工具,和准许进入地下酒庄的暗号本身。” —王潇潇

  

我想占为己有的3辆车,分别是1932年的帕卡德(Packard)Light Eight、1956年的GMC Suburban以及1960年的别克 Electra 225。因为我觉得,它们3辆车到手,基本去得乡野泥沟旁,出得摩登都市处,连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可以得到小小满足。

  

很抱歉每次想到别克 Electra 225 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都会不自觉地联想到“香奈儿2.55”。这个著名的金属链条双层翻盖包无人不知的名字来自其诞生的日子—1955年2月,自此便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一发不可收拾。而别克 Electra 225 曾是别克旗下最豪华的汽车,以高速性和舒适性闻名。因其长达225英寸(约合5.72米)的车身,又被人戏称“二又四分之一”。之后的30多年,它一直是别克最豪华和销量最高的汽车,也和香奈儿2.55一样,成为摩登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另一辆是名字就出卖了野心的 Suburban(意为“郊外”)。对我来说,“郊外”本身就是自带魔力的两个字,意味着甩掉得体的装扮和它们努力维系着的公序良俗。跳上这辆比雪佛兰定位高的、广告语为“顶级轻皮卡”的在 1955 年 GMC Suburban,拉上“作恶多端”的同伙们实力撒野。虽然皮卡在当时参与着家庭的真实生产生活,但这代 GMC Suburban 在3年时间里总共生产了不到 1000辆,所以今天能在北京捉到这辆真身算是非常难得。不同于今天钱闲无忧的人们开着皮卡、拉着摩托车出去过任性的生活,这辆搭载V8发动机的老皮卡身上有着勤恳致富的人们鲜活生动的体面。

  

最后来交待帕卡德。在美国大萧条时期,Light Eight 的营销目标是为帕卡德增加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但仅仅生产了一年便停产了。作为一个豪华汽车品牌的入门产品,帕卡德Light Eight 算不上亮眼的主角。也正因如此,它成为了1932年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深刻缩影,那可能是属于美国记忆里最为低潮的岁月。那一年,DC漫画公司为了唤醒社会并带给人们希望,孕育了超人形象的诞生。在美国社会各层面为大萧条所作出的尝试与变革里,汽车同样是忠实的参与者和记录者。这辆灰蓝配色的帕卡德 Light Eight 停在众多颜色深沉的汽车中间,就好像从那段昏暗沉重的历史里透出的亮光。

  车讯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