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一刻,李书福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他没有把领克汽车架在『豪华品牌』这盆炭火上烤。这是对领克的爱,而不是伤害。
文|窜天猴
图|来源网络
近日,李书福掌舵的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吉利汽车、领克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签署了一系列合资合作协议,以促成李书福梦想中的“中国版大众集团”尽快成形。媒体在关注吉利内部看似错综复杂的股权重置和项目运作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中的一个重大新闻——领克不敢贸然提及“豪华”两个字。
这与直接竞争对手——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主导下创立的以他个人命名的中国豪华品牌WEY,有着截然不同的姿态。目前来说,还不能说李书福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是否更为明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李书福对于领克汽车带领中国品牌“向上突破”寄予厚望,却克制了其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比如,长城WEY喜欢提及的“豪华品牌”这四个字。
只提领克,不提LYNK&CO
《车壹条》注意到两个细节,在领克汽车首次对外发布的官方新闻稿上,对自身品牌定位用的描述是“高端品牌”(Premium Brand),而非外界预期中的“豪华品牌”(Luxury Brand),这一点与主打“新高端”定位的观致汽车有异曲同工之处,却和“主打轻奢”定位的长城WEY明显玩得不是一个套路。
与此同时,在官方发布给国内媒体的新闻稿中,领克汽车英文名“LYNK&CO”几乎从未出现,除了新闻稿顶端显示的品牌LOGO,而领克的官网地址(www.lynkco.com)也与领克汽车英文品牌名称略有差异,这背后除了网站注册的“合规”要求外,是否有其他深意?
比如,尽可能在宣传上避免与美国福特旗下豪华品牌“独苗”林肯LINCOLN汽车在形体和发音上的“碰撞”。外媒爆料称,近日吉利旗下的领克汽车在美国注册英文商标时,遭到了福特的“阻击”,后者以商标发音近似可能导致用户产生品牌认知混淆为由,向美国主管部门提出了申诉。
这就有意思了。福特汽车是谁?沃尔沃汽车的老东家,卖沃尔沃给吉利的“上家”,领克汽车又是谁?吉利与沃尔沃联姻后诞下的“爱情结晶”,总之,吉利和福特因为沃尔沃预料之外的这次“转手”,陷入了微妙的竞合关系中,而领克汽车进军北美市场,又让这种“微妙”变得更加明晰起来。
当然,自身只力求主打“高端”而非“豪华”定位的领克,与福特旗下主打“美式豪华”的林肯汽车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既然如此,林肯在美国为何要对尚在襁褓中的领克“大动干戈”呢?这背后,显然有福特“商战”诉求,这种诉求是吉利和领克都始料未及的。
这好比中国的奇瑞汽车(Chery Auto),哪一天真的要进军北美市场时,就极有可能遭遇到雪佛兰汽车的商标“阻击”。别说在美国,就是在中国,奇瑞当年以雪弗兰Spark“逆向”开发出一款畅销到无敌的QQ,还差点被美国通用汽车以外观专利侵权起诉,如果不是当时奇瑞“干爹”——通用在华最亲密合资伙伴上汽集团出面调停,奇瑞QQ能否有后来的故事,真说不好。
而在节骨眼上,打算2019年前后进军美国的广汽传祺(Trumpchi),自底特律车展上亮相伊始,就面临来自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Trump)商业团队提出的可能侵犯Trump品牌商标权的指控。这一点上,传祺真是赶了巧了,在几年前注册这一高大上的英文商标时,鬼知道特朗普今天能当美国总统?
在此,壹哥不好以“小人之心”猜测福特、通用和特朗普商业团队是在故意给中国品牌出难题。但在商业规则的运用上,这些所谓的“阻击”其实都无可厚非。这一方面说明,进入知识产权保护森严和法律体系完善的美国市场,其准入门槛比想象中更高;另一方面更反衬出,中国企业在创立之初对未来国际化的思考相对简单和肤浅。
爱是付出,真爱是克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领克汽车为何在发给国内媒体的新闻稿中,努力规避英文名称或商标可能给竞争对手造成的“困扰”,至少不要在福特与吉利交涉的当下“惹毛”对方,这是商业竞争里一种“理性+克制”的表现。壹哥注意到,而在是否追求“豪华”的定位上,李书福同样坚持了“理性+克制”的做法。
在领克官方发布的新闻稿中,对沃尔沃、吉利和领克三者的品牌定位可谓描述精准、拿捏到位。比如领克汽车,官方新闻稿里用的是:“领克是针对全球都市消费群体开发的全新高端品牌,其推出完善了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品牌组合和市场区间覆盖,是继沃尔沃汽车在豪华汽车市场、吉利汽车在主流汽车市场布局之后的重要战略补充。”
如此一来,通过金字塔底座面向“主流汽车市场”的吉利,面向普通消费者;而在高端市场,则由沃尔沃“资本入股+技术背书”的领克汽车来开拓;终于金字塔顶端的豪华车细分市场,则由“国际领先的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全力开拓。如果算上吉利刚收购的马来西亚宝腾和英国超跑LOTUS(路特斯,俗称“莲花”),李书福梦想中的“大众帝国”已经悄然成形。
对照一下,不难发现,吉利集团旗下主打超跑定位的LOTUS路特斯,相当于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Porche,而沃尔沃VOLVO则直接对标奥迪Audi、领克LYNK&CO对标大众VW、吉利Geely对标斯柯达Skoda、偏安东南亚的Proton宝腾,则对标大众旗下深耕西班牙市场的Seat西亚特。
这是堪称完美的品牌矩阵,但却时刻考验着李书福团队的国际化运营能力。
不得不说,德国大众是全球汽车巨头里,多品牌经营做得最为成功的典型,这种成功全球无出其二。反观美国“三大”所走的多品牌战略弯路,简直都成了“反面典型”。以百年福特为例,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最风光时,曾一举拿下沃尔沃、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并高调组建了PAG(首席汽车集团)事业部,结果呢?因经营不善一个个吃进去的都相继吐出来了。
李书福能在追逐“中国版大众帝国”梦想的路上,越过山丘“一览众山小”吗?壹哥相当期待同时秉持“谨慎乐观”。但有一点李书福做得很明智,那就是克制自己对目标的设定,比如领克最终还是归类于“高端”而非“豪华”,这让初生牛犊的领克可以不用背负任何思想和舆论包袱,轻装前进。
情感大师们在讨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是否表现出来的是真爱时,总喜欢拿一句话挂在嘴边——理性而绵长的爱,是克制而非全身心的付出。因为克制所以才更加可持续,因为透支到最后可能变得歇斯底里。领克汽车选择从“高端”迈步,背后是李书福对这个全新中国品牌呵护备至的拳拳之心,因为克制所以更显真爱。
只是,长城WEY有点略显落寞了,不是说好了一起“豪华”一起飞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