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命不同价,美团打车用户为何会有贵贱之分?网友大呼不公

看完本文你就明白为何天下乌鸦一般黑了。

最近,美团和滴滴在上海打得很精彩……不过网上有网友开始吐槽,美团打车在价格上其实相对滴滴没有优势,而且不同的消费者通过美团打车叫车的时候,有严重的同程不同价的区别对待情况出现,这让网友大呼不公!

针对这样的说法,凹凸君决定在办公室做一个实验……

从下图中不难看出,不同的消费者,在相同的时段选择相同对的路线,滴滴的价格相差1.4元。而美团打车的价格相差则更为离谱,价格相差近8.49元。此外美团打车的最高报价为34.97元,比滴滴的最高报价31.7元多出3.27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网约车业内的资深人士龚立先生。根据龚先生的说法,无论是美团打车还是滴滴,都有一套独特的大数据定价体系,这套体系以“保留价格和消费者剩余”作为大数据定价原则。这套原则根据成本、供需、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四个维度完成最终的定价。

说得简单点,一瓶水卖2块钱,对于有钱人来说,不在乎花5块钱买一瓶水;同样,对于一个刚刚从沙漠走出来且渴得半死的人来说,他甚至愿意花100块钱去买这瓶水;而对于一个刚在家喝完水的人来说,哪怕这瓶水降价降到1块钱,他也不见得有购买意愿。消费能力以及消费意愿共同决定了不同的人群,消费价格会有所偏差。

这就是说,如果一个经常使用美团打车或滴滴的消费者,网约车大数据会将其界定为愿意付钱的优质客户,从而给出更高的约车报价。

这就好比是拍卖,车水马龙中,每一个消费者其实就是一个买家,每一次下单就是“举牌”,只不过大数据早已把每个拍卖者愿意承受的心理价位了然于胸,而买家对此却蒙在鼓里。

一个最现实的场景就是:小明同学加班很晚才离开公司,拿出手机叫了一辆网约车,结果该网约车的大数据后台经过计算之后发现,附近5公里之内只有一辆可供调遣的网约车;而小明同学的用车里程其实不长,估计司机不愿意接这种小单……于是乎大数据后台作出决定,在标准价格15元的基础之上,上浮30块钱,以45元向小明同学报价。结果小明同学发现价格高得有些离谱,犹豫了一下,取消下单,走路或者骑共享单车回家。这个时候系统再次判定,这个报价已经超出了小明愿意承受的心理价位。

又过了几天,小明同学又加班,下班后又拿出手机召唤网约车,这个时候尽管方圆5公里之内依然只有一辆可供调遣的网约车,但系统报价的上浮价格就不会那么高了,报价只上浮了15块钱,于是小明同学欣然接受30块钱的报价。

又过了几天,小明同学又在同样的时间段在同一个地点叫车,系统会悄悄上浮报价,以32元成交……此后每次小明在同样的时间段在同一个地点叫车,系统都会一点点上浮报价,34元、36元、38元、39元……终于有一天,当报价超过40元的时候,小明再次取消下单,这个时候系统就明白了,39元是小明同学的心理价位。从此以后,小明同学加班太晚叫车回家的费用,就固定在了39元。

这个就是网约车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最根本的原理。有人问,按照这样的原理,每天没事就在网约车APP上叫车,然后在系统报价的时候取消下单,长此以往,系统就会降低自己的报价了。听起来很有道理,但问题是程序员的智商也不低。

言归正传,回到最开始的话题——至于为何美团打车的差异化报价会比滴滴差这么多,其实就是美团大数据基数不如滴滴的缘故。大数据基数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对于消费行为的差异化报价就越精准。但不管怎么说,企业依据“保留价格和消费者剩余”原则,通过大数据分析去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差异化报价,其实是一个道德问题。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