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固收·利率】临时流动性便利投放,解燃眉之急,中期结构问题没破

  作者

  陈健恒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30011 SFC CE Ref: BBM220

  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5110005

央行公告,为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这一操作可通过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实现流动性的传导。

  评论

本次定时定向流动性投放,缓解春节叠加缴准、缴税的燃眉之急

央行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临时流动性便利工具投放流动性,预计投放规模可能在几千亿级别。28天,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28天逆回购利率为2.55%),即有固定期限和固定资金成本,但与以往流动性投放有所区别的是临时流动性便利工具可能不需要质押券,缓解了市场质押券不足以及因为需要质押券影响了LCR考核的影响,算是为目前流动性环境量身定做的工具。因为从2017年开始,对大行、股份制银行LCR的考核从季末时点的考核变为季度日内简单算术平均值考核。

我们在周四的简评《资金超预期紧张,期限溢价上升将倒逼去金融杠杆》中提到,春节取现、企业缴税、外汇占款流出、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四个因素同时叠加,四个因素保守估计回笼2-3万亿流动性,会导致银行出现较大流动性缺口。如果央行只是依靠MLF和逆回购投放流动性,因为期限较短,效果会较差,而且目前总量投放也不足。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此次央行临时流动性便利工具缓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流动性困局并未得到解决,质押券不足、LCRMPA考核等问题仍困扰资金面

我们一直认为MLF和逆回购持续滚动导致银行需要消耗较多质押券是今年流动性投放机制上一个较大的障碍,而且消耗质押券也导致银行LCR考核的分子(高流动性资产)下降,导致银行不愿意融出长期资金(压缩LCR的分母,未来30天资金净流出),因此只有降准是可以破解这些结构性问题,相比于MLF与逆回购投放,降准不需要抵押券,是较优的流动性投放手段。可惜的是这次不是降准,只是不用质押券的流动性投放工具,只能起到临时缓解作用,中期来看,质押券不足、LCRMPA考核等问题仍困扰市场,但至少货币当局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如果效果良好,未来可能会增加这种不需要抵押物的流动性工具投放。对于传统的降准,如果后续金融去杠杆取得成效,经济和通胀会逐步放缓,我们预计今年在二季度之后仍有可能看到降准措施。降准更有助于缓解目前的流动性结构性问题。

在临时流动性便利投放后,预计银行超储率回升会导致银行愿意积极融出,减轻非银机构的融资压力,但这也意味着央行可能暂时不会再投放MLF。加上这次操作,央行从16日以来大约净投放了1.6-1.7万亿;但考虑春节取现、缴准、缴税的2-3万亿的缺口,目前的投放量仍存在一定缺口;参考2016年春节,并未叠加缴税影响下,央行尚且净投放了6125亿MLF1.3万亿的逆回购;因此,考虑近几日MLF到期量较大且目前尚未续作,未来几天可能央行还需要通过逆回购和SLF等工具进一步投放流动性,也不排除进一步使用临时流动性便利工具。

定向阶段性降准阶段性解决问题,体现货币政策的灵活与精准,避免利率进一步上行但正面刺激有限

由于是临时流动性便利投放,仍有到期期限,预计对债市的正面刺激作用不大,但能避免利率进一步上升,也体现了央行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与精准性,有助于打造利率走廊。不过考虑春节后流动性集中到期(逆回购、MLF合计超2.4万亿)、3月末MPALCR考核,预计一季度整体流动性扰动依然存在。债券收益率一季度可能仍是震荡盘整态势。只有上述的流动性结构性问题得到更彻底的解决后,债券收益率才会有更确定性的下行,可能要等到二季度或者更靠后的时间。

  

  

  本文所引为报告部分内容,报告原文请见2017120日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发表的研究报告。

  相关法律声明请参照:

  http://www.cicc.com/portal/wechatdisclaimer_cn.xhtml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