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只用一招就释放资金6000亿 央妈这次搞了个大新闻

1月23日·金融综合资讯

1、【非银·动态】公开市场净投放万亿“大红包”

  为了抑制节前的资金面波动,1月19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了2500亿元逆回购,连续4日,累计净投放量已逾万亿元,但在市场人士看来,这仍难缓解节前资金面的“旱情”,截至18日,仍未有央行续作中期借贷便利的消息传出,货币政策继续维持中性,也导致市场对未来资金面的谨慎预期持续加重。

2、【非银·动态】国海证券“代持事件”终结 分担损失约5600万元

  1月19日晚间,国海证券发布公告称,在相关部门督促和协调下,已就“代持事件”与相关事涉机构达成处置方案,信用债全部由国海证券承担,共计面值35.90亿元,而形成的实际损失则按比例分担,国海证券分担损失共计约0.56亿元,而该公司的股票也在1月20日复牌。

3、【非银·数据】平均收益率跌至六年最低 证券类信托规模骤降7成

  据了解,2016年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1.54万亿元,较前年有小幅增长;但平均收益率却仅为6.99%,创六年来历史新低;其中,证券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807.12亿元,同比大降七成。对此,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的经济环境不足以支撑高额回报率,优质资产相对减少,资产荒依旧存在,所以,信托产品才接近真实利率水平。

4、【非银·分析】网贷行业 1月已有25家平台爆雷

  日前,51快影、君享金融、聪明投以及珠宝e贷等多个小平台先后出现兑付危机,而根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累计已有25家停业及问题平台,其中,跑路6家、提现困难16家、停业转型3家。而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在行业集中度愈发增强的背景下,中小平台的生存环境艰巨,这也导致会有越来越多的平台曝出问题或者退出网贷行业。

5、【海外·动态】索罗斯:骗子特朗普会失败 市场将下跌

  1月19日,索罗斯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特朗普是骗子、想成为独裁者的人”。而在他看来,目前,不确定性达到了峰值,市场上涨会结束,此外,中国正在形成贸易集团的过程中,如果特朗普再声称中国操纵汇率,中国或将反击。

6、【海外·动态】德银拟将高级员工奖金削减90%

  据外媒18日报道,德意志银行计划包括伦敦和纽约投行员工在内,将高级员工的2016年奖金削减约90%,而在16日,德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同意支付72亿美元罚款,以了结有关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不当销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指控,所以,才有了这一举动。

7、【海外·分析】汇丰银行:2017年美元只有一个方向:涨!

  近日,汇丰全球外汇策略师David Bloom称,特朗普振兴美国制造业的大选承诺将会“使新兴市场极度渴求国外多余的美元。”同时,汇丰银行预计,2017年美元兑日元将上涨约8%,美元兑欧元将攀升5%至1.01,而且,美元也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事情本来就是这样。

8、【期货·动态】下半年黄金行情值得期待

  1月19日,受到耶伦发表的“鹰派”言论的影响,开年以来持续上涨的金价出现了回调态势,盘中国际现货金价一度下探至1197.4美元/盎司,跌破此前已攻破的1200美元/盎司的关口。对此,前海开源执行投资总监谢屹则表示,金价后续会由于基本面和加息预期而回撤,但今年下半年黄金的行情值得期待。

9、【期货·分析】郑糖或迎来转折之年

  回顾2016年,白糖期货主力合约一路高歌猛进,而按照白糖三年一个周期计算,接下来的2017年,将是国内糖市牛熊转折的关键期。而本榨季国产糖产量预估约为1000万吨,产量可变化的空间较小,所以,走私量、进口量以及抛储量这三个变量将是未来行情变化的关键因素。

10、【银行·分析】消费信贷新雷区:宣传4.0%实际7.22%

  近年来,消费金融被炒得火热,各路消费金融公司、网贷公司花样层出不穷,而传统银行也在近年加大了对消费贷款重视度,但据业内人士介绍,有些“猫腻”会按照全部本金计算利息,平均到每个月归还,比如某大行推出的一款贷款产品,年利率宣传4.0%,但是实际情况是利息前置的算法,综合计算实际利率达7.22%,消费者需要多加留意。

  【深度】

只用一招就释放资金6000亿 央妈这次搞了个大新闻

  12月20日,一则“大新闻”刷爆了金融圈,因为近期的流动性缺口过大,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近日已获央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各家分批分次,期限为28天,并非择机恢复正常。

  当然,对于这则新闻,不少“吃瓜群众”都看得不明所以,这里,我们就来解读一下,看看其中到底隐藏着哪些深意。

  “定向降准”能带来什么?

  首先,“定向降准”就是对特定金额机构准款准备金率的略微下调,能够释放出来不少货币,有利于特定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能够弥补流动性缺口过大,简单点说,就是市场上的钱会变多。

  而与“全面降准”相比,定向降准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引性,既能够增加金融机构的可贷款资金,又有利于将更多的金融资源投放到“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促进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所以,这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早在2015年4月19日,为了让银行具备足够的可贷款资金,央行也出台过该措施,当时,据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测算,大约能释放出1.1万亿元至1.5万亿元的银行资金。这对惨淡的实体经济来说,是巨大的支持。

  至于这次的成效,在新闻公布后,中金固收也做了测算,从结论来看,五大行的这次降准,将大约释放6000亿资金,并且,这是历史上货币当局第一次使用定向与定时降准,以往的降准都没有限制期限,而这次是临时性的,在春节后会恢复正常。显然,这主要为了应对春节前提现、缴税、补缴存准等的影响。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近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接连“大手笔”投放流动性,仅在降准当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11300亿元,为史上最大单周净投放,其中,周二净投放2700亿元,为一年来最高,也佐证了是出于应对节前资金面紧张的局势。

  “去杠杆”不能急于求成

  但对于这样的做法,不少人依旧是心存疑虑,毕竟,现在的杠杆问题非常突出,而在去年,新增贷款达到了11.72万亿,创下了历史纪录,所以,在不少人看来,央行去年之所以不降准,就是出于杠杆问题的顾虑,而现在如果采取降准的办法,就有可能使杠杆问题更加突出。

  对于这种担心,其实,并没有多大必要,因为,降准和去杠杆并不矛盾。

  众所周知,杠杆具有放大投资的效果,经济活跃时的加杠杆能够放大收益,经济疲软时则会放大损失,如今,中国经济增速呈“L”型走势,以钢铁、水泥等产能库存双双过剩的行业为例,大量企业营业现金流的创造能力很薄弱,只能依赖贷款进行“输血”,杠杆率也被动提升。

  但是,当这项企业的负债成本增长到一定规模时,如果其营业利润无法覆盖利息支付,那么,该问题就有可能大规模集中爆发,不良贷款的攀升,也会冲击到银行体系的稳定,后果不言而喻。

  所以,去杠杆是对的,但怎么去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当前的货币政策来说,不仅要保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也得为化解现在的金融风险创造条件,这一以来,就必须用比较平和的节奏,而从目前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就是以静制动的最好方式,采用“定向定时”降准,既能缓解当前市场的流动性,给濒危企业“续命”,又能够限定时间,防止杠杆风险的继续扩大。

  而实体产业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社会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对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贡献最大,所以,与这次的降准一样,采取优惠的金融政策,解决这些企业的融资难,降低其融资成本,对搞活整个国内微观经济是大有裨益的,归根结底,这就相当于是一个“良性去杠杆”的过程。

  “釜底抽薪”才是关键

  当然,即便是为“降准”拿掉了加杠杆的黑锅,但对于解决实体产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作用依旧有限。毕竟,在这一层面,既有国内金融体制滞后的问题,也有这些企业本身性质问题。

  所以说,只有从根源上入手,加快中国金融体系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让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性质,通过经济杠杆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再加上对这些实体产业采取金融优惠政策,才能让融资难以及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所改善,杠杆风险也才有化解的可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