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零挂牌日刚过,一波利空正在接近......

  新三板参与者的初衷都是好的,大家都没有错,只是合不合适的问题。

  挂牌公司们最近过得好吗?

  如果把新三板比作一家公司,那么最近离职的、被劝退的、至今未发工资的、捏造业绩骗年终奖的“员工”尤其多。

  今年1月9日,新三板在当天无新增挂牌公司,离上一次出现“零挂牌”已经过去15个月了。这其实在新三板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与新三板“励志哥”三星新材(831645.OC)直到IPO过会时也未有过交易记录的情况相比,实属小巫见大巫。

  然而在新三板很多事情往往并没有那么简单。就在“零挂牌”的前3天,亨达股份(831687.OC)发布公告称,公司因调整经营发展战略,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申请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在随后一个交易日股价大跌至1.71元左右,最低1.62元,跌幅高达20.26%。

  但同时有当地媒体爆料称,由于受制于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亨达股份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就已经出现拖欠员工工资、财务状况恶化、银行抽贷等问题。

  深陷“欠薪门”等各种门的亨达股份董事长王吉万在回应“退市公告”时仅表示终止挂牌是为了谋求主板上市,且未得知有股东产生异议。

  剧情神反转有木有!但股价并没有反转,至今仍然是停牌状态。

  这个乌龙似乎与零挂牌、零成交并无关系,但侧面能反映出,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警惕散布虚假利好“暗度陈仓”

  最近IPO概念股似乎在新三板比较火爆。或许受到转板政策的刺激,带动了相关IPO概念股的雄起。但在这些Pre-IPO的挂牌公司中,并不是所有的都能挤上独木桥。据三板虎不完全统计:去年1月17日至今,IPO辅导进行中的挂牌公司共有268家,去年上半年未盈利的有13家。根据IPO实务操作中的审核标准,财务上必须连续两年盈利。也就是说,这13家公司想要重新申请IPO,要再等两年。

  而在去年5月左右,监管层就打算将在中小创拟IPO排队的公司头上设净利润审核门槛:最近一年中小板净利润不少于5000万,创业板净利润不少于3000万。如果按这一标准,会有相当一部分挂牌公司面临劝退,潜台词就是:业绩不达标,别瞎折腾了,赶紧回去洗洗睡吧。

  然而有些挂牌公司不服:“虽然IPO不成,但趁年前抬一抬股价套点钱回家过年还是可以滴”。

  安达科技(830809.OC)自去年5月份申请IPO辅导以来,大半年都过去了,可是证监会那边依然没有反馈消息。

  1月13日,安达科技终于按耐不住了,发布了实际控制人减持公司股份计划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控股股东刘国安先生计划在接下来两个月内进行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500万,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88%。减持目的为自身资金需求。而安达科技股价曾在11月21日创下26.63元的历史新高。

  此外,三板虎还发现,IPO申请时间在2015年之前的挂牌公司有18家之多,其中不乏达海智能、正和生态等在2012年就开始了IPO申请的老油条。这种超长IPO辅导期的挂牌公司十有八九都会因为种种公司问题而被迫放缓进度,其中不排除有些公司纯粹是为了更便利地获得融资或散布利好消息拉抬股价便于大股东套现。

  摘牌年年有,去年尤其多

  据三板虎了解,新三板2016年被摘牌的公司数量尤其多,在这里做了一下简单的统计:2016年为56家;2015年为13家;2014年为16家;2013年为0。三板虎掐指一算,2016年平均每个月至少有4家公司被摘牌,平均每周一家!而除了2016年外,在此之前摘牌的原因基本都是转板或者被A股并购,主动退出的其实并不多。

  不难发现,自从监管趋严之后,那些被摘牌的公司自然就像退了潮后的岩石滩,李逵还是李鬼,原形毕露。

  在新三板历史上,曾经有一次监管层发出指示,要求排队挂牌的公司财务自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很多公司要么因为现金流“囊中羞涩”,要么擅自调节利润后补不上窟窿,纷纷自动终止IPO申请。

  其实摘牌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无非就这么些原因:不规范经营、被收购、海外上市、还有美其名曰的战略发展。诚然,新三板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融资平台,但更应遵守游戏规则,毕竟合规经营才是王道。(熊鑫)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