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转型升级铺就腾飞之路

  

中国光大银行总行工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兼信用卡中心总经理 戴兵

  文 | 戴兵

  2016年,是我国信用卡产业厚积薄发、蓄势谋远之年。步入而立的中国信用卡产业立足历史发展积淀,顺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大潮,汲取金融科技时代创新活力,把握利率市场化推进重要契机,积极探索公司化独立运营的未来发展之路。从无到有,从步履蹒跚到高歌猛进,中国信用卡产业逐渐摆脱成长起步期的青涩,向着精准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即将在发展道路上“破茧成蝶,振翅高飞”。

  时代机遇激荡改革发展的澎湃动能

  

  2016年,信用卡产业迎来千载难逢的时代发展契机,多重利好齐集,共助信用卡产业转型腾飞。

  需求导航开辟广阔发展前景。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力推进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消费金融正驶入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2016年,政府层面释放出巨大的政策红利,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改善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庞大的消费需求和坚实的政策保障为信用卡开辟消费金融蓝海扬起了“风帆”。

  创新驱动激活强大革新动力。近几年,我国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金融业的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强力支撑下,包括信用卡在内的金融服务业掀起了一股科技引领的创新热潮。

  监管规范扫清前进道路障碍。人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制定了市场化价格体系;《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启动了个人银行账户支付结算分类管理……纷至沓来的监管政策,整治了积弊多年的“二清”、“套码”、“套现”等收单市场乱局,有利于促进市场充分竞争,推动产业实现战略转型。

  市场放开提升自主运营空间。银监会明确支持银行业探索业务板块子公司改革试点,为信用卡运营体制改革指明了总体方向;人民银行大力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了信用卡业务运营的自主灵活性;多家发卡行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试水,更进一步盘活了信贷资源,完善了信用卡的市场化机制。

  同业借鉴引进先进思维方法。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风生水起,引发信用卡产业重新思考与定位自身经营模式:一是创新思维和用户至上、开放、平等的互联网精神;二是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能力;三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灵活的运营手段;四是着眼于“小微”客户,服务于“长尾客户”的经营理念等。

  跨界融合确立精准定位的营销方向

  

  “互联网+”战略的落地实施颠覆了传统的信用卡客户营销模式。各商业银行融合互联网基因,通过渠道整合、资源共享、需求挖掘、场景嵌入,构建了一整套客户营销生态链,确立了未来信用卡业务精准式客户营销的发展方向。

  这种精准式客户营销模式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容:

  立体化——打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线下三条渠道,并通过网站导流、联名合作、线上促销、代理投放等多种互联网模式,实现O2O线上线下融合的信用卡业务营销推广;

  数字化——对消费者在生活场景中的行为轨迹、喜好习惯等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和信息挖掘,为客户细分和个性化营销提供全方位、精确化和实时的决策信息支持;

  场景化——通过手机、PAD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触达客户购物、打车、用餐、娱乐等各种具有支付需求的生活场景,使信用卡的服务与客户的支付需求产生实时无缝对接;

  社会化——利用社交元素如H5、微海报、漫画,甚至表情包等,借助移动互联网社交圈应用,以低成本的营销推荐方式实现移动端大规模精准获客和广泛式市场活动传播。

  “体验至上”定调智能交互的服务追求

  

  为给持卡人打造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随心(AnyWay)的“3Any”极致用卡体验,各商业银行积极推进信用卡客户服务创新,借助现代科技升级卡片支付介质,利用交互场景搭建智慧客服平台,形成了以智能交互为核心功能的信用卡客户服务发展模式。

  智能介质勾勒信用卡支付美好未来。移动支付多“Pay”覆盖、当面小额“立码付”、手环手表当卡刷……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2016年,各商业银行深入研究二维码、NFC、智能可穿戴等信用卡创新支付产品,为客户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支付体验。生物智能识别的时代正在逐步开启,科技将充分发挥支付主体——人本身的能力,指纹、人脸、视网膜、虹膜、声纹甚至皮下芯片等生物技术,都可能成为信用卡支付介质的标配,让客户真正实现支付的安全高效、随心所欲。

  智慧交互打通客户服务“最后一公里”。基于互联网交互式思维,信用卡服务正在从被动、单一走向主动、互动,努力做到“想你所想,给你所需”。各商业银行在短信、微信、APP等移动社交平台中融入文本、语音、视频客服等交互服务,提供卡片申请、信息查询、灵活分期、额度调整、积分兑换等实时业务咨询办理,同时挖掘客户需求,倾听客户意见,建立发卡行和持卡人之间的交互生态体系。目前,多家银行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信用卡业务的结合,全力打造新型智能客户服务系统,提供随时随地智能自动应答,追求“客户服务,如影随形”。

  数据驱动开辟专业“匠心”的风控之路

  

  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丰富的数据信息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信用卡产业的“客户下沉”和风控流程再造。各商业银行以匠心精神潜心挖掘数据价值,以专业技术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开辟了信用卡业务效益与质量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多维数据精准解读客户。大数据打破了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促成了信用信息的“百川归海”。近年来,个人征信平台发展如火如荼,多渠道的海量个人信用数据不断被纳入征信系统,带动了我国征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各商业银行积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基于信用卡申请信息、人民银行信息和外部征信数据开发信用评估模型,从基于大数法则计量向大规模精细化计量迁移,提升了客户识别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对长尾客户的拓展引入。

  专业技术再造风控流程。各商业银行积极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管理流程再造,探索覆盖信用卡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风险管理方案。

  在客户引入阶段,基于客户地理位置、通信行为等数据进行360度特征画像,利用身份验证模型、欺诈模型、还款能力模型、外部征信评分等多个计量工具迭代实现精准审批授信;

  在交易监控过程中,利用社交网络分析、神经网络模型、云计算、探针等技术手段实现潜在风险客户预判、实时交易伪冒侦测,完善交易欺诈监测预警体系;

  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借助网络社交数据和拓扑关系进行有效的客户信息收集与管理,实现额度动态有效管理,优化和完善贷后模型体系,提高客户违约预测能力和违约客户的催收效果。

  踏阶而上演绎体制转型的华丽舞蹈

  

  消费金融的广阔前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受理环境的日趋完善……多股力量交叠在一起,成为信用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精准化的市场营销、智能化的客户服务、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各个业务领域的改革创新,构建了信用卡全新的产业生态格局。以此为石,踏阶而上,信用卡产业迈上公司化运营体制改革的道路。经历了前期的成长蜕变,信用卡产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016年,信用卡产业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卡成功商业模式,努力探索独立子公司制改革,多家发卡银行开始积极筹备建立信用卡公司。2016年11月15日,光大银行关于设立信用卡业务独立法人机构的议案通过股东大会决议。通过设立独立法人机构,实行公司化运作,信用卡产业将突破现有事业部制的束缚,拥有更加灵活的经营决策力,发卡银行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和利用资金,制定更加切合信用卡业务特点的经营管理策略。

  毫无疑问,在公司化运营体制下,信用卡产业将会激发创新潜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向着更加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掀开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又一页。

  2016年注定是中国信用卡产业多彩的一年。展望2017年,信用卡公司化运营已呈水到渠成之势,在革旧鼎新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适应独立运营体制的发展要求。光大银行愿与同业一道,激流勇进,奋发进取,尽我“洪荒之力”,推动信用卡公司制改革稳步有序进行。我们相信,中国信用卡产业三十年磨砺,铿锵迈进,服务民生,金融报国;一朝改制,必将书写一卷蜕变与发展的华彩篇章。

  

  《中国信用卡》2017年第 1 期

  官方淘宝:https://shop160045533.taobao.com

  ¥25

  欢迎订阅

公众号ID

ChinaCreditCard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