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涨价合情合理

  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北京这样的城市,除商场和超市还能看到一些节前气息,一切似乎依旧。办公区照常熙攘,上班族还在奔忙。

  而最能明显感觉到春节临近气息的,是打车变贵了。网约车的叫价,普遍比平时贵1.3倍;高峰时期,则往往加价1.5倍。

  这样的加价是否合理?

  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都会把它视为天经地义。

  道理很简单,春节临近,一般工作者,上班族,他们通常坚守到年底。而网约车司机多是外地人,他们不受工作日束缚,赶在春运高峰期之前,就已陆续返乡。

  需求依旧旺盛,供给已然减少,涨价就势所必然。一见价格上涨,就恐慌大叫,以为被坑被宰——这类人的脑仁不比杏仁大多少。

  价格规律很简单,调节人的行动也有效。车费上涨,打车的人趋向减少,很多人干脆自己开车,或乘地铁公交。一些司机发现,开车收入比平时增加,他们推迟回家,甚至留守。涨价的后果其实在牵引着价格回落,价格不可能一直涨上去。出门叫车,只要多花一点钱,不难叫到车。司机多赚一些钱,出行也便利,有什么不妥呢?

  懂点经济学道理的人是幸福的。虽然多花些钱,终究心平气和。想不通道理的人,往往满腹愤懑,说出一些蠢话。常见的蠢话是,网约车凭什么加价,司机凭什么趁年关多赚钱。

  在他们眼中,网约车不应涨价,即便到年底,司机仍应坚守北京,提供平价服务。这种人有一种“地球都应围我转”的蠢劲头。

  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早在前几年,每年年底,媒体都会报道所谓“天价年夜饭”,煞有介事地计算成本,一桌饭价格比平时涨好几倍,然后一通指责,说年夜饭有大暴利。

  现在这种论调,在餐饮行业几乎看不见了。不过,很多人指责网约车涨价,还不是一样思路吗?

  当然,最奇葩的理由是:看,出租车都没涨价,网约车凭什么涨价?有人开始怀念出租车,认为出租车才是真良心啊,不会逢年过节,趁机涨价。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热文,标题是致滴滴,一个让我的出行变得不美好的互联网平台

  还以为作者受了什么委屈呢,仔细读下来,叹为观止。

  在作者笔下,原来上海出租车司机,善良淳朴、古道热肠,“即使你睡着,也能相信他可以平安无事将你送回家”“可爱的大叔们还会找熟悉的小路为你节省时间”。现在呢,他们居然也学会加价、拒载、空车绕行,人心浮躁。他们眼里全都是钱。

  这还只是说出租车,感慨他们“从好变坏”,逐渐变质。至于一开始就冲着赚钱而来的网约车司机,他们趁着年底涨价多赚价,岂不是要拉出去杀头?

  这篇感慨“金钱腐蚀道德”“交易败坏人心”的烂文章,出自上海,居然还能刷出10万+,真是让人慨叹。

  网约车出现后,显著地提升出行质量,这是很普遍的事实。这也是它历尽打压,仍然快速成长的原因。居然枉顾于此,怀念“以前单纯美好的小幸福”,想念起出租车时代的味道。只能说,这是一种怀旧病态吧。

  最后说一点,近期网约车涨价,还和网约车新政有很大关系。北京网约车很快就要实行“京人京车”政策,政府已明确表示,即便在过渡期,也不会放松执法。所以,我乘网约车,司机对我反复交代,被盘查之后,该如何如何。在火车站和机场,有很多司机被查被抓。一些“敏感地点”,司机不敢去,这也推高了价格。

  作为一个参照例子。上月圣诞节,菲利宾交通部声称,他们收到多宗关于优步涨价的投诉。优步的回应是,正值节日,乘客的出行需求十分旺盛,我们很乐意为他们服务。但是,由于网约车新政的影响——菲律宾政府对网约车证件的申请,同样是百般刁难,供给严重不足,价格上涨,成交量也大幅下降。民众出行更不方便。恶政的效果,全世界皆然。

  在北京,每次看到司机警惕四望的眼神,我心生悲哀。这些沉默的多数,他们为北京出行便利做出贡献,他们却是被嫌弃,被驱逐的一群人。目前大城市网约车司机里,外地司机占绝大多数。网约车曾表示,上海41万网约车司机仅有不到一万具有上海户籍。如果京沪深执行高门槛政策,司机群体减少70%以上。毫无意外,“春节特价”也将会成为未来的常态。

  那时候,骂的人也许更多,骂网约车无耻,骂司机贪婪,脏水继续泼到网约车身上。反正,在一些人眼中,无论企业如何用心服务,都是居心叵测,哪怕他们涨价一块钱,也会被认为是坑蒙拐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