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买猪看圈”指南

  花儿街参考】| 出品

  一枚轰开爱情真相的手榴弹,正在路上。这枚手榴弹的名字叫,宝贝,过年跟我回老家看看啊。

  Jack Ma和Lisa Du牵着手,在三里屯晒太阳,他们吃西班牙菜,看小剧场演出,他们在一起两年了。Jack Ma忽然看着Lisa Du说,“宝贝,过年跟我回老家看看吧”。大龄未婚女青年Lisa Du娇羞地点了点头,终于,她离结婚又近了一步。

  Jack Ma,来自贵州三线城市的“干部子弟”;Lisa Du,胡同里串大的北京大妞儿。

  (一)

  飞机转火车地,Lisa Du到了Jack Ma的老家。条件并不艰苦,没有卡车客车换驴车的折腾,出租车一直开到小区楼下。吃的虽然没有西班牙菜的矫情精致,口味也算清新。三线城市,住的比北京宽敞多了,180多平的房子。Lisa Du唯一不习惯的,是Jack Ma的分工体系。

  Jack Ma的爹,是当地供电局的副局长;Jack Ma,是爷爷家唯一一个考到北京上大学的人;Jack Ma家,是整个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

  但Jack Ma的妈妈没念过什么书,也没怎么上过班,把毕生精力奉献在了伺候Jack Ma 父子身上。

  对,是伺候,不是照顾。

  Jack Ma家每天的早饭,四菜一汤、有荤有素、且没有前一天的剩菜。Lisa Du偷偷问过“阿姨,是因为我来,您才5点起来做早饭,弄的这么隆重吗”,Jack Ma妈妈摆摆手说“不是不是,每天都要这样的”。Lisa Du又问了一遍Jack Ma,也是同样的回答。

  5点起床的早饭只是个开始,一天是有三顿饭的,一顿是要比一顿丰盛的。180平的房子是要打扫整理的。Jack Ma爹爹喝的茶,是要温度合适及时加水的,烟灰缸是要及时清理的。Jack Ma吃的水果是要洗好摆放整齐的。

  关键是Jack Ma和他爹一样,都特别坦然地接受他妈一个人忙前忙后的安排。

  大年初五,为了招待客人Lisa Du,全家人去附近的景点爬山。Jack Ma和他爹两手空空,特别自然地背着手走在前面。Jack Ma的妈妈一个人提着四瓶水,背着满满一书包的水果、茶叶蛋、小黄瓜负重前行,跟在后面。

  Lisa Du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说“阿姨我帮你拿着水吧”。Jack Ma听见女朋友的话,才主动从Lisa Du手里接过了装着水的口袋,然后拉起女朋友的手继续向上走。

  Lisa Du看着两个人牵着的手,忽然觉得这个一向暖男风格的人很陌生。

  那天在山脚下的农家乐吃饭,Jack Ma的爸爸问Lisa Du,“你会做饭么”。Lisa Du说不会。

  Jack Ma的爹爹又问“你妈都不教你么”。

  Jack Ma立刻出来打圆场说,“你看她这手,十指不沾阳春水,哪会干活啊。她妈妈可潮了,这个年纪都化妆涂口红,穿的也好看,可肯为自己花钱了”。

  Jack Ma的妈妈在一旁听着,特别羡慕的眼神。

  回家的路上,Jack Ma和他爹走在前面,两个女人远远地走在后面。Jack Ma妈妈忽然说,自己这一辈子活的太累了,等Jack Ma结了婚,伺候他爸爸去世了,她就可以为自己活了。

  回北京后,Lisa Du跟Jack Ma分手了,她在日记里写“我不知道一个不爱他妈妈的人,是否能真心爱别人。他对我好,只是因为我的条件更好。我很怕有一天,我的综合条件不如他了,他就成了另一个他爸爸,但我不想成为他妈妈”。

  分手那天,Lisa Du送给Jack Ma的最后一件礼物,是一支口红,她托Jack Ma带给他妈妈。

  (二)

  第一眼看见鲁小舟的时候,大刘觉得这个女孩很不一样。“有一种特别清高的气质”,大刘说。

  鲁小舟确实是个特别清高的姑娘。她的爸妈,都是当地高中的老师(非重点高中)。鲁小舟和她哥,学习成绩都一般,后来都念了师范,也都成了老师。鲁小舟家还有个特别有钱的叔叔,在马来西亚做生意。

  鲁小舟对自己家的定位就是“书香门第”。

  大刘家也是做生意的,买卖不算大,不过也是能在北京全款买下几套房子的。

  鲁小舟的清高,时常能扫射到大刘的铜臭一家人。

  比如鲁小舟说时常发一篇文章给大刘,说“我爸说这个很有意义,你应该看看,好好学习下”。她会看着房价愤愤不平地说,“都是有钱人做了许多坏事积累了财富,又来炒高房价”。她还会提出建议,“中国的有钱人应该把钱无偿分给穷人”,然后再补充一句“我叔叔在马来西亚,特别有钱,那边不一样,那边竞争特别公平”。

  大刘听的心里不痛快,但他没跟鲁小舟吵过,他觉得鲁小舟比自己小,过几年就好了。

  大刘的爸爸是街头开小吃铺发的家,服务行业,满脸堆笑地迎来送往,内心深处,他对鲁小舟这种清高的姿态、书香门第的家庭,还是有向往的。

  大年三十,鲁小舟家庭聚餐,叫大刘一起参加。

  鲁家吃饭的规矩,是鲁爸爸鲁老师先发表讲话,鲁爸爸畅谈了国内外形势,表达了对祖国的祝福,跟大刘说欢迎你成为鲁氏家族的一员,能在我们这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受到熏染。人最重要的,就是精神境界的提升。

  忽然叮当一声,鲁爸爸的手机响了,他目光扫过一眼,很激动地说“呦,小舟在马来西亚的叔叔给我拜年了,来来来,我给大家读一遍”。然后他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字正腔圆地把那段一看就是群发的拜年短信诵读了出来,读完了,鲁老师又跟大刘强调了一遍“小舟的叔叔啊,在马来西亚,生意非常大”。

  大刘说,当时他的眼前只有一个字“酸”。

  “我以为鲁小舟是个清高的姑娘,其实看了他们全家,我才知道这是酸。他们靠着这种酸,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加强自己的存在感,这种酸腐蚀了他们自己”,大刘说。

  春节是这样一个时刻,让单身的人对爱情萌生念想。让正在敲定伴侣的人,对未来充满了犹豫。让身边已经有了伴儿的人,巩固身上的脂肪。

  (三)

  在猫猫爹的强烈要求下,猫猫真地跟男朋友回了老家。此前男朋友一直坚持让自己的爸妈从老家来大连,跟猫猫的爸妈见面。

  但猫猫爸不同意,一定要女儿自己去看看。

  男朋友的老家,真地要从火车换客车,再换小电动三轮车才能到达的存在。

  猫猫第一次,见到了“2016年春节上海女孩去江西男友家”事件里,那样的饭菜。

  男友爷爷家的风俗,女人是不能上桌的。因为猫猫是大城市来的客人,破例让她上桌吃了饭。吃颜色特别鲜红的、也不知道用了多少染色剂的香肠、盆里盛着浓重酱汁浸染的鱼,还有一盘大块肥肉,名字也很直白,叫“大肉”。

  四大爷喝多了酒,问猫猫能不能亲他一口。

  爷爷拉着猫猫说“现在政策好啊,二胎全面放开了,以后你可以给老刘家生两个重孙子”。

  男朋友涨红着脸,跟老家的亲戚们说,让他们有空去大连找猫猫玩,几个同辈的小孩,立刻对猫猫热络了几分。

  猫猫说,整晚,她都是僵的。

  她跟男朋友是工作中认识的,男朋友是工作挺上进的人。

  猫猫大概知道一些男朋友家里的情况,但她不太介意。平时猫猫住家里,男朋友租住在一个环境特别不错的小区。俩人平时都捯饬地溜光水滑,去体面的地方吃吃喝喝玩玩闹闹。

  猫猫觉得钱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况且男朋友身上没什么农村气息。

  男朋友在大连的体面生活,仿佛一块屏保,让她觉得一切都是看上去顺眼的。但今天屏保画面被划开了,她看到了这个男人背后的生活。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们买房子,他家只能拿出一个平方的钱。我们的婚礼,会极为简单简朴。1克拉的钻戒,跟我再也没什么关系。以后他家有个大事小情,可能都要我们出钱。他老家的人来大连看病,孩子来大连打工,我们家的客厅就会睡满他老家的亲戚”,那天晚上,躺在农村火热的炕上,猫猫满脑子都是这些画面。

  “我不想受穷,我这样说是不是特别势利”,猫猫问我。

  小时候,我妈反反复复地告诉我,外貌不重要,心灵美最重要;我开始谈男朋友后,我妈来来回回地跟我强调,钱不重要,人好最重要。我妈只说对了一半,外貌太tm重要了,钱也太tm重要了。

  一个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叫穷的人,是没有资格说“我不怕穷的”。

  现在想来,猫猫的爹还是很心机深沉的,他大概是从一开始就不赞成这段姻缘,但他没有明确表态,他让猫猫自己去男朋友家看看。

  爱很奇怪,她有时无坚不摧到可以让人放弃生命,却也能因为一根上了太多染色剂的香肠,而瞬间土崩瓦解。

  最后,给各位即将有希望逃脱被催婚、步入另一片未知区域的人们,几条“买猪看圈”指南:

  Tip1:不够爱父母的人,请谨慎选择。比如Jack Ma对妈妈的冷漠,对女友的呵护有加。有些被宠溺长大的人,他知道怎样去讨好他需要的人,但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爱。

  Tip2:家庭背景有重大差异的人,请慎重选择。每个人身上都带着自己的底色,体现在一个新家庭中的冲突,往往是两个原生家庭价值观的冲突。

  Tip3:和自己的异性近亲属依然保持着特别亲昵关系的男女朋友,请慎重选择。我的一个闺蜜夏天跟男朋友回老家,看到男朋友的妈妈跪在地上给他剪脚指甲,然后男朋友光着上半身,躺在妈妈腿上看电视。俄狄浦斯情结的覆盖面积,远比你想象的大。而这样的男人,大概一辈子都是个巨婴。

  Tip4:请别把买猪看圈这事儿妖魔化。有人说,你男友父母的相处模式,就会成为他未来和你相处的模式。我不能完全认同这一点,酒鬼爸爸常会有两种儿子,酒鬼儿子或者滴酒不沾的儿子。渣男爸爸也会有两种儿子,渣男儿子,和恨不得为了自己的家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儿子。人们对于自己儿时厌恶的形象,会有不自觉的模仿和极力挣脱两种行为路径。原生家庭是他的前半生,你们的选择才是自己的后半生。

  贪财好色的花儿街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更有价值的阅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花儿街参考(zaraghost)、作者,侵权必究。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