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今年或面临政策风险

  编者按

  2016年,对于消费金融行业来说是爆发的一年,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细分领域不断迸发。但是2017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在长足发展的同时,风险不容忽视。零壹财经发布的《消费金融年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2017年消费金融的趋势指出,2017年非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可能面临政策风险。

  不少观点认为,消费金融目前还处于一个窗口期,市场主体大部分仍面临一个增量市场,保守预估2017年广义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在两万亿左右。零壹财经分析师王晶表示,从市场主体来看,有电商背景的互联网平台非常具有竞争力,蚂蚁金服过去一年成交量估计超过5000亿元;其次,零壹数据显示,2016年P2P行业消费资产的规模接近1000亿元,同比增长90.9%;从资产证券化发行数据来看,2016年整体的规模是51只,总额接近1000亿元,增速非常快,是2015年的7倍左右。

  

  

  《报告》同时显示,非持牌机构正在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新生力量,然而它们还难以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ABS。因此2016年交易所市场发行的消费金融ABS大幅增长,发行数量增至42只,发行总额超过700亿元,占全年发行总额的76%。

  不过,《报告》也提出,虽然消费金融仍是政策鼓励的重点,但新兴行业发展创新容易突破已有监管边界,暴露一些问题,监管层将注重风险提示,或将面临监管风险。

  同时,随着风险的进一步累积,消费金融领域在2017年可能出现重大风险事件,一方面借款人信用风险是各类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市场参与主体增加,提高了各类人群贷款可得性,轻而易举就能到手的贷款将导致信贷异常增长,各类市场主体在追求规模时可能会牺牲对风险的管控;另一方面机构间数据共享不足等,借款人多头共债问题将带来行业较高坏账,机构操作风险也会随之暴露,劝诱用户贷款、掠夺性放贷等,可能会令借款人出现过度消费和负债情况。此外,王晶也表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尚未经历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未来不排除受到宏观环境影响。

  其实,2016年类似的风险已经出现了苗头。市场上出现大批无抵押、纯信用、小额、短期、高息的线上现金借贷产品,其依托技术提升效率,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时,业务备受市场质疑,一方面是操作层面的质疑,如机构收取超高利息、背后有黑色产业链等;另一方面是对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健康性的质疑。

  不过,《报告》也认为,随着参与者的增加,某些消费金融市场已经开始由蓝海转向红海,在这个过程中,行业龙头利用资源、品牌等优势将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一些中小平台机构将被淘汰出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并孕育出一些垂直领域的独角兽。

  北京商报记者 闫瑾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设在国家首批十大智库之一的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内,依托人大法学院、信息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高礼研究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等院系,汇聚了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大数据、区块链、信息、计算机等领域的青年学者。目前研究中心承接了众多国家级和重量级课题,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腾讯、奇虎360、乐视、中国联通等企业和机构保持深度合作关系,与高礼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大数据金融实验室、区块链实验室等中国首批创新实验室。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打造支持行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化的国家金融创新的智库,以及金融创新的“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本平台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教授及其团队运营,推送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法律+金融+技术、双创四众、大数据、区块链、众筹金融等最新研究成果,分享各类原创精品。

原创投稿及学术交流请联系:

CFinstitute@163.com

  

  

  

  

  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教授及其学生文诚公共同创作的新著《互联网金融风险与安全治理》已出版,本书全面深入解读互联网金融最新监管办法与专项整治要求,阐释互联网金融风险与安全治理的法律逻辑和实现路径,剖析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互联网理财、P2P网络借贷、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等互联网金融各类典型模式如何合法合规创新发展。此外,本书还专题分析互联网金融广告的监管问题、互联网金融刑法问题以及如何将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手段运用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与安全治理。敬请持续关注众筹金融研究院推送的相关介绍!

  

  责任编辑:王敬琪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购书活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