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贵州地勘改革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副省长亲自调研指导

1.“推进国有地勘体制改革”已列入贵州省“十三五”规划和政府2017年重点工作

2.贵州省政府重视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副省长亲自调研指导两大局

3.贵州地矿局走在全省地勘改革的前列:已组建集团公司

4.贵州地矿局2016经营情况:总收入下降,地勘和矿业开发拖后腿

5.贵州地矿局5年内工作任务

一、“推进国有地勘体制改革”已列入贵州省“十三五”规划和政府2017年重点工作

贵州省政府高度重视国有地勘体制改革。先后在贵州省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入“推进国有地勘体制改革”。

在贵州省十三五规划中,“推进国有地勘体制改革”被列入第十四篇-“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建立跨越发展新体制”。

在贵州省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国有地勘体制改革”被列入2017年目标任务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第六项“更加扎实有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发展新体制”。

二、贵州省政府重视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副省长亲自调研指导两大局

2017年2月14日、2月15日,贵州省副省长钟勉先后到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省地矿局进行调研指导。

钟勉副省长在贵州省地矿局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要加快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拓宽地质服务领域,积极稳妥推进地勘单位体制改革,最终实现事业部分、企业部分都能健康发展。

钟勉特别强调,2017年的一项重大工作就是地勘单位的体制改革,此项工作已写入今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他表示,当前有省财政供款方式改革后的政策支持,改革时机好,省地矿局要抓住机遇,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局情深入推进地勘体制改革。改革要以整体的稳定为前提,要在《省地矿局关于推进地勘单位体制改革试点的请示》的基础上,尽快草拟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广泛征求局属单位和职工的意见。企业板块组建,主要是公益二类中生产经营类转化为企业;局属单位是统一组建、分类组建还是按以前的单位独立组建,各单位的想法和诉求不同,需要统筹谋划。改革工作需要各部门及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既能保障基础性、公益性勘查、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使市场化企业化部分实现自我经营自我发展。

钟勉副省长在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目前地勘单位改革要认真思考如何改和加快改问题。我省三家地勘单位自身就是改革的主体,要认真研究、思考改革,各自提出改革方案,三家地勘单位不统起来改,不强调方案一致、进度一致。总体上要把握三个“符合”:一是符合中共中央办公厅 厅字【2016】38号文件精神要求;二是符合省委、省政府和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和具体部署;三是符合单位自身实际和多数职工的合理诉求。做精做强公益性队伍,做强做大做活企业队伍。省国土资源厅加强指导,与省有关部门进行对接联系,做好改革方案。

三、贵州地矿局走在全省地勘改革的前列:已组建集团公司

贵州省现有地勘系统包括贵州地矿局、贵州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贵州煤田地质局等。据公开报道显示,贵州省地矿局走在了全省地勘改革的前列。

据了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下发后,贵州省地矿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立即向省政府报送了《省地矿局关于推进地勘单位体制改革试点的请示》并附《省地矿局关于推进地勘单位体制改革试点的建议方案》,受到省政府高度重视。

该局拟在明确事业和企业职能职责基础上,先行先试,按照“一局一集团”的模式,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合,实现事企分离、分体运行,打造事业、企业两大板块,成立贵州地矿集团。

12月15日,贵州地矿集团有限公司召开股东大会。组建贵州地矿集团有限公司,是该局在深化地勘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打造事业与企业两个版块的重要创新举措,也是我局拓展大地质服务市场的经营发展平台。目前,贵州地矿集团有限公司由贵州地矿地质咨询有限公司、贵州地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山水大酒店有限公司三个全资子公司组成。

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了集团公司章程、选举了董事会、监事会;宋卫华当选为地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何文忠当选为集团公司总经理,赵毅林当选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

四、贵州地矿局2016经营情况:总收入下降,地勘和矿业开发拖后腿

2016年1-12月全局共完成经营收入26.94亿元,其中:地质勘查完成6.23亿元,矿业开发完成1.11亿元,水工环完成14.37亿元,多种经营完成5.23亿元。

  

2010-2016年 贵州地矿局经营收入变化情况

2010-2016年贵州地矿局经营收入

年度/产业

经营总收入(亿元)

地质勘查

(亿元)

矿业开发

(亿元)

工勘施工

(亿元)

多种经营

(亿元)

2010

11.18

3.42

1.88

3.59

2.29

2011

13.90

5.48

2.25

3.48

2.69

2012

16.59

6.99

2.90

3.97

2.73

2013

20.37

8.97

3.02

5.43

2.95

2014

29.24

10.80

4.20

8.47

5.76

2015

32.77

9.32

4.87

12.98

5.60

2016

26.94

6.23

1.11

14.37

5.23

2010-2015年,贵州地矿局经营总收入年均增长24%,其中地质勘查业年均增长率22.20%、矿业开发年均增长率20.97%、工勘施工(含水工环)年均增长率29.31%、其他年均增长率19.58%。

然而,2016年经营总收入却大幅下降18%。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地质勘查33%,矿业开发77%,严重拖累了经营收入的后腿。

  贵州地矿局是贵州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勘系统,在当前严峻的地勘形势之下经营收入依然遭遇了巨幅下滑。转变经营发展模式、改革体制机制以度过当前困难成为问题导向下贵州地勘单位最迫切的事情。

五、贵州地矿局5年内工作任务

根据贵州地矿局十三五规划,将在2016-2020年实施九项主要任务。

包括:(1)围绕大扶贫战略,着力实施地质技术服务扶贫攻坚,推进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计划。(2)坚持服务“两化”战略,树立大地质大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公益性、基础性地质服务能力(3)积极获取矿权,加大风险勘查投入,加强矿权运作,为我局矿业发展奠定基础(4)进一步提高工勘施工装备水平,提升工勘施工能力,打造工勘施工品牌,促进工勘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5)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服务社会、服务民生(6)稳步推进矿业开发,择优建设支柱型矿山,建立勘查开发一体化新格局(7)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地勘单位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8)积极培育发展地矿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载体(9)加强和谐地矿建设,实现同步小康。

在资金保障上提出:按照规划目标制定完整详细的五年投资计划,要根据投资项目资金需求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为局规划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授信资金,扩大融资规模;二是建立局属公司融资平台,加强项目对外合作,实现投资风险转移。

显然,贵州地矿局将在局属公司融资平台的基础上,开展工勘、风险勘查、矿业开发、矿权运作等经营,并将建立勘查开发一体化的格局,从而解决对财政投入和地勘市场过于依赖的问题,实现自我造血和良性发展。贵州省地矿局打造事业、企业两大板块,成立贵州地矿集团的目的就在于此。

附:贵州地矿局十三五期间将实施的九项主要任务

(一)围绕大扶贫战略,着力实施地质技术服务扶贫攻坚,推进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计划

1.以“武陵山区成矿带”、“南盘江—右江成矿区 ”、“滇黔桂石漠化综合治理区” 、“五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等国家重点成矿区带和扶贫攻坚区为主战场和主攻方向,加强“攻深找盲”,圈定成矿靶区,在锰、金、铝、铅锌、金刚石、锂、镍等紧缺、战略、新稀矿种方面加大找矿力度,实现找矿突破,为大扶贫战略行动提供资源保障。

2.积极推进商业性地质勘查,依托整装勘查形成的矿产地和资源量,开展更高程度的勘查工作,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详实的地质矿产资料。用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到贫困地区从事资源开发及深加工等。

3.主动参与我省易地搬迁脱贫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搬迁安置区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为保障163万人、34万户搬迁居民安居提供地质技术方面的支撑和服务。

4.围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积极开展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引导推进土壤有益有害元素测试检测,指导适宜农作物种植,为建设现代农业园提供科学依据。

5.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承接和参与城乡规划工作,将过去围绕景区、城镇的地热勘查开发转向乡村,建设独具特色的温泉旅游度假乡村。

(二)坚持服务“两化”战略,树立大地质大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公益性、基础性地质服务能力

1.充分利用“一带两区五整装”支撑平台,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九大计划”、“50项工程”部署,紧密结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贵州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贵州省地矿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争取更多资金,开展地质矿产调查、页岩气地质调查、重要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山地丘陵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基础地质工作。

2.按照我省培育壮大一批石材基地的工作部署,以安顺市为重点,拓展有利区,积极开展饰面石材资源调查评价,圈定一批优质石材资源靶区争取实施勘查。

3.主动参与优质矿泉水开发利用,积极开展矿泉水调查评价和论证,优质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河、岩溶大泉调查评价以及开发利用论证等工作。

4.以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抓手,积极开展城市地质、地下综合管网、地下空间开发、城市防洪工程等调查评价及管理平台建设;开展城镇建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工作和城市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工作。

5.围绕我省大力发展山地旅游的规划目标,积极提升旅游勘查资质,积极参与山地旅游勘查、旅游地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等工作。

(三)积极获取矿权,加大风险勘查投入,加强矿权运作,为我局矿业发展奠定基础

1.加强对省国土资源厅投放的探矿权优劣性分析研究与论证,通过采取局内部合作竞标等方式,争取竞得一批优质探矿权;同时关注和加强对省外招拍挂矿权的成矿分析,积极参与竞拍,稳妥获取优质探矿权。

2.加强自有矿权地质找矿工作,在加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自有矿权勘查的同时,积极推进局风投公司与地勘单位的自有矿权合作及各单位自有矿权的地质找矿工作,力争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提升矿权价值。

3.重视矿山地质工作,对现有自主与合作矿山要重视和加强矿山地质工作,加强科技创新,为矿山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资源保障。

4.切实推进探转采工作,对满足探转采条件的自有及合作探矿权要加快推进地质工作程度的提高,积极做好采矿证申办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工勘施工装备水平,提升工勘施工能力,打造工勘施工品牌,促进工勘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1.加强与中铁、中建、中交、中水等大型企业的合作,积极承揽岩土工程勘察、桩基础施工、地基基础施工、深基坑开挖及支护、边坡支护等项目,打造工勘施工品牌。

2.积极拓展测绘业务,建立“3S”技术手段和“4D”产品结构的现代测绘,加快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地下管线测量、土地规划编制、互联网地图服务、无人机航测等新兴高科技测绘产业,打造测绘地理信息品牌。

3.在巩固传统岩芯钻探、地下水钻探能力基础上,着力提升地热、页岩气、煤层气等深井钻探施工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做强基础、做大业务量,打造钻探施工品牌。

(五)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服务社会、服务民生

1.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具有甲级地质灾害治理能力的单位为主体,强力打造地质灾害治理专项品牌,促进地质灾害业务发展,带动全局经济稳步增长。

2.按照贵州省地质灾害三年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加强技术创新、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承揽和开展学校、城市周边、农村、旅游景区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勘察治理工作;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揽和开展相关地质灾害评估、勘察、设计、施工等工作;以此为基础,打造地质灾害防治的专业化队伍。

3.积极参与河流治理和山洪防治等工程,引导开展建设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应急处置、监测管理等工作。

4.围绕大扶贫石漠化综合治理区,积极开展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工作,建设示范项目;积极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5.按照国家“水十条”及我省水质监测管理,提高水资源测试检测水平,积极开展水资源质量检测、分析、监测等工作;按照国家“土十条”整体部署,积极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尽早启动全省土地(土壤)质量调查评价工作。

6.积极向绿色地质、低碳地质拓展,积极参与和开展页岩气、煤层气、地热、浅层地温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的调查评价和勘查开发利用等工作,加大科技与装备投入,提高勘查开发技术。

(六)稳步推进矿业开发,择优建设支柱型矿山,建立勘查开发一体化新格局

1.适时实施大亮锌矿自有矿山建设工作,按照规划产能确保如期建成投产,力争扩大资源储量,按照需求逐步扩能扩产。

2.稳步推进西溪堡、长行坡锰矿等控股锰矿矿山建设和投产,以此为基础,打造铜仁地区锰矿资源生产基地,稳定锰矿产能。

3.扎实推进安龙豹子洞金矿的开发工作,加大勘查投入,力争扩大资源储量。

4.加强沟通协调,积极稳妥推进其他参股矿山建设、投产、开发工作。

5.加强对外合作,探索产业化运作模式,积极推进地热田开发。

(七)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地勘单位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

1.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中,以项目为载体,扩大合作范围,选择政局稳定、地质条件好的国家和地区,加快“走出去”开展地质工作的步伐,力争促成一批国外、省外的勘查开发项目。

2.加强传统地质领域研究,领跑全省基础地质、地质找矿、水工环研究,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撑贵州“两化”和地矿事业发展。

3.积极开展生态地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新领域的研究;依托地质科技园,积极开展互联网+大地质的服务研究,催生非传统地质经济新模式。

4.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建设深井钻探、工勘施工、物探、测绘、实验测试等设备仪器规范化操作体系,提升传统和新增设备仪器的产能;开展复杂共伴生、低品位、难选冶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与选冶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

5.建实现有工程中心、科普基地、技术战略联盟、人才教育基地和《贵州地质》等;力争新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基地,西南生态地学研究中心等。

6.以项目为抓手,建实局、队(院)科技项目库,申报国家、省和国土资源厅各类基金项目;加强需求对接,与知名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壮大科技实力;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关注国家间的战略合作协议,依靠国内产业公司,伺机走出去,开放发展地质科技。

7.根据财政供款方式改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财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新的地质工作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以绩效工资分配为主的激励机制;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做好各项制度的“废立改”工作。

(八)积极培育发展地矿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载体

1.按照“以互联网为纽带,借助‘互联网+地质’的发展模式,打造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首家地质服务大市场”定位,加快地质科技园运营工作,建设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拉动大地质服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走出一条依托于地质优势,又不局限于地质的开放式发展之路。

2.依托于基地、地热等优势资源,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培育地矿健康养生产业、地矿仓储物流产业、宾馆及特色旅游产业。

(九)加强和谐地矿建设,实现同步小康

1.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地质传统“三光荣”精神,推动地矿特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2.建立和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通过加快发展、扩大创收、强化考核等,稳步提高职工收入,维护地勘队伍稳定。

3.通过扎实的前期论证分析,结合我省的棚户区改造政策,选择条件成熟的基地,加快推进开发建设,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

4.抓好挂帮扶贫工作,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攻坚。重点是访遍织金县挂帮扶贫村各村各户,分析致贫原因,研究脱贫办法,做到精准帮扶,确保实现同步小康。

来源:中国矿业报、贵州地矿局、贵州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局、贵州省十三五规划”、贵州省2017政府工作报告等,《矿业界》整理。

相关书籍推荐: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o^)/

《贵州矿山地质环境》

地质出版社 矿业界书城价:90¥

  ·END·

70%的地矿精英已经关注

中国矿业第一大自媒体:《矿业界》

《矿业界》隶属于北京司南国际矿业咨询有限公司

长摁二维码

订阅《矿业界》微信公众平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