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大战下谁最受益?聚合支付顺势崛起

  据专业机构预计,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7800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25.8%,智能手机将以指纹识别为标准配备,手机指纹识别功能的搭载率将超过50%。

  随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借助二维码及代理商进军线下,逐渐形成围绕两大巨头的账户+受理+转接+银行卡的产业链。受益于众多玩家卷入移动战役造成的服务商重磅扶持、支付工具碎片化以及传统POS 收单分润淡薄,聚合多种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京东钱包等输出技术和服务能力的聚合支付服务商顺势崛起。

  由于单纯的批发零售模式下议价能力较小,未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给予的返佣存在进一步下行的压力。而具有独特商业模式壁垒,具有较大规模优势,能够不断开拓增值服务的聚合支付就逐渐成为了领头羊。

  解决支付碎片化痛点、移动战役下“渔翁得利”

  在移动战役如火如荼的大形势下,商户或主动、或被动地不断接入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行卡收单等多种支付方式。聚合支付能够减少商户接入、维护支付结算服务时所面临的成本支出,提高商户支付结算效率,并在巨头重磅扶持计划下获得高额返佣。

  商户面临着支付工具碎片化的痛点,于是聚合支付随之诞生。最初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是为了对接更多银行接口,方便商户的一次性便捷接入,当线下商户收银系统由单一的 POS机变成多种扫码设备和扫码台卡,商户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账号申请、财务对账等流程,由此诞生了对聚合支付服务的需求。

  聚合支付服务商能够为商户提供多种接入方式如手机 APP、POS 机改造、ERP 系统改造、微信公众账号等、多种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及银行扫描支付等、以及多级管理体系,如支持多层级的连锁商户一体化管理,包括数据合并、财务对账等功能。

  巨头纷纷推出重磅扶持计划,移动支付战役下服务商“渔翁得利”。无论是传统 POS收单机构还是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移动支付巨头,随着线下收单规模的扩大需要将服务密集型业务外包给代理商,由其承担商户推荐、接入、对账、差错、风控、营销活动等工作并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润。

  随着银联主导的NFC、银行系推出的二维码以及美团,京东等移动大咖未来几年依然会激烈争锋、加大推广力度,代理商的重要性凸显,预计巨头扶持计划短期仍将持续,如支付宝“春雨”计划和微信“星火”计划(从商户支付的~5.5‰费率中拿出~3‰返佣给服务商)。

  传统 POS 收单分润淡薄,推动代理商“反水”投奔二维码阵营。费改后线下银行卡收单机构仅收取~1‰的服务费,倘若给予渠道 70%的分润,代理商目前仅能获得~0.7‰的返佣,远低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3‰分润;同时由于商户及用户对扫码支付的广泛接受,使得许多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代理商“反水”转变成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服务商,并基于利益最大化成为聚合服务商。甚至部分持牌第三方支付收单机构放弃自有品牌进军聚合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中~30%由拉卡拉机具所受理。

  聚合支付崛起:独特商业模式+领先规模优势+多元增值服务。

  随着所接入商户的快速增长,跑马圈地的服务商短期内能够享受较高的分润。由于用户和商户实际掌握在支付宝/微信支付手中其议价能力较低,市场格局初定后支付宝,微信将减少返佣费率(从最初的千6到目前千3,并正向千 1 迈进,未来或按阶梯计价或者打包价分润),只有具备独特商业模式壁垒(难以被绕过)、具有较大规模优势(具有一定议价权)、不断开拓增值服务(营收多元化)的领头羊才能强者恒强。

  独特商业模式。目前聚合支付行业一些公司在交易闭环中引入银行,利用银行商户资源增加交易流水,并由银行负责商户的资金清算。相较传统受理机构模式拥有两大优点:1)通过直营团队或渠道直接拓展商户的成本较高且效率一般,若通过绑定银行并为其拓展移动支付业务,使得自身的商户数量和交易量大幅增长;2)相较于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的资金清分能力更强,使商户能及时收到交易款项,极大地提升商户体验。

  领先规模优势。聚合支付产品的不断迭代需要服务商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团队储备,而对于模块化的产品,具有规模优势的服务商能够将成本分摊给更多的商户,意味着开发成本的降低。实际上交易量很小的聚合支付服务商难以维持系统正常运作,预计行业并购案例在 2017 年将频繁发生,使得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升、成本优势造成赢家通吃局面。

  多元增值服务。当前聚合支付服务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1)交易服务返佣,依然贡献主要收入;2)增值服务的收益,如对沉淀的 C 端用户提供消费分期、现金贷等产品,以及针对企业端的现金管理等;3)广告、SaaS 软件、卡券等其他定向服务。一些支付公司通过与银行合作二类电子账户产品,帮助银行拓展商户账户并收取手续费收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